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考点积累_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hacker|
101

文章目录: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点

一、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夏朝:王位世袭制

2、 商朝:内外服制、甲骨文(占卜)——最能反映商朝的社会生活

3、 西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目的:拱卫周王室的统治

分封制:

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前代帝王的后代

封国:齐 鲁 燕 卫 晋 宋

权利:周王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诸侯王

义务:①服从周王的政令

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③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作用: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使西周成为当时的强国

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王室通过分封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缺点: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宗法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宗、小宗相对而言。

作用:①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把国和家相结合,防止了内部的纠纷,强化了王权。

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 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

诸侯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诸侯间竞争激烈,各国进行政治和军事上的改革,秦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

3、秦朝:BC221年灭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①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和军事等大全总揽于手。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

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监察百官。

③地方:采纳李斯建议,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郡县两级长官均由皇帝任命。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④制定秦律:轻罪重刑。

影响:彻底打破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但高度皇权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政权的瓦解。

规律方法总结:

郡县制和分封制度影响不同的原因:

① 分封制同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自主权,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郡县制削弱了地方自主权,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汉代:初期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使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大,严格威胁了中央集权,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武帝实行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大封节度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唐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扩大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

宋代:收精兵:禁军一半收归京师,一半留守地方,实行统调分离。统兵权归三衙,调兵权归枢密院。

削实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各州设通判,可向朝廷直接汇报,知州由文官担任。

制钱谷:各地赋税地方只保留一小部分,其余的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是后期的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元代: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直接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现在省的开端。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事物。

2、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汉代: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的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变成外朝,逐渐退出执政的地位。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度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审议驳

尚书省:负责执行 交由六部

影响:三省间相互牵制又互相补充,挺高了办事的效率,完整相权被分割,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朝:

中书门下是宰相办事机构,掌管行政

枢密院掌管军事

三司省掌管财政

参知政事为副丞相,掌管行政权

元朝:废三省,只保留一省——中书省,宰相的权势又逐渐变大。

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 的行政机构。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清朝:清初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设军机处,只能跪授笔录,简化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 选官制度:

战国至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察举制(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向社会征聘人才)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来担任官吏。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武举和殿试。

影响: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代所沿用。

4、 监察和谏议制度:

监察:御使大夫、刺史

谏议:门下、谏院、都察院。

第二部分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3、商周:少量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发展成二牛一人,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传统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西域的坎儿井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人力)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单位)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目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

(1)条件: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使劳动者有可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土地。

(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评价:

积极: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推动古代经济发展和中国文明发展的基础。

消极: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1、发展的历程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冶金、制瓷、丝织等领域在世界上一直领先。

(二)发达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

(三)主要成就

(1)高超的冶金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

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时期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出现和推广

秦汉时期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

灌钢法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西方称中国是“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起,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器外销

宋代: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出现五大名窑

元代:青花瓷、彩瓷

明:景德镇是著名瓷都,五彩、斗彩瓷

清:珐琅瓷;粉彩;西餐具、鱼缸等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有“丝国”之称

唐朝—技术提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缂丝技术。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是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古代社会稳定的因素;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

1、整体状况:

小农经济;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2、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隋唐: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艰难发展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取代麻、丝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衣料。

明中叶: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也就是出现了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3、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4、《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哪些?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鼎。

文言文内容解释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古代文化常识记忆口诀

古代文学常识有很多,又比较难记,平时遇到不会做怎么办?不用怕,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我们给你总结了记忆口诀,一起看看吧~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家长们记住了吗?给孩子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学习更轻松!

古代文学常识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五、诗句与人

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5、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7、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

参考资料:文学常识-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如下:

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4、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5、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不是89岁的乾隆,而是南越武帝赵佗。赵佗原为秦朝南征大将,秦亡时割据岭南,一度称南越武帝。赵佗从战国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约103岁。

4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下午 09:43:06

    卜)——最能反映商朝的社会生活3、 西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目的:拱卫周王室的统治分封制: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前代帝王的后代封国:齐 鲁 燕 卫 晋 宋权利:周王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诸侯王义务:①服从周王的政令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③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作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下午 03:41:07

    不同的原因:① 分封制同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②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自主权,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郡县制削弱了地方自主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下午 06:22:25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古代文化常识记忆口诀古代文学常识有很多,又比较难记,平时遇到不会做怎么办?不用怕,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下午 05:09:13

    ,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3、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