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2010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 2、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 !!急
- 3、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题求解..小悦悦事件在法律与道德方面的问题
- 4、《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
- 5、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的重点,快要考试了😭
2010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2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1、进入大学后应树立哪些新的学习理念?要养成优良的学风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2、论述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什么是法?什么是道德?试述他们两者的关系。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道德: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关系:
A区别: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调节领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B联系:
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C总结: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4、简述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内部的结构关系。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
(3)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这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4)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5)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5、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
(1) 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包括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及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成人学校等。
(2)中义的大学:指那些能够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的由多门学科、多种专业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独立设置的各类学院。
(3)狭义的大学:专指综合性大学,也就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力量,较高教学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必须设立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的学科的大学,即综合性、多学科、高水平的全日制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全日制大学。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既表现为大学所具有的与其他社会组织迥然相异的精神风貌,又表现为高校为培养出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与他人迥然相异的精神特质。
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
6、简述人才素质的构成要件及其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7、理想与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大意义。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特征: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多方面和多类型的,现实性和预见性。
(2)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特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有不同的内涵、层次,与理想相互依存。
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8、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具有持久生命力、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9、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3)其次,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4)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10、如何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用于战胜,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顺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11、如何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在法律层面上,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一种犯罪。热爱祖国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在道德层面上,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如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而且也包括了现代道德,如与国际主义一致的爱国主义,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放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
(3)在信念层面上,表面祖国是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所来之处,也是我们生命的所归之处。为了祖国的 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品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2)高中: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什么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4、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和发展的。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源,或者说是产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据和原因。(
15、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6、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四个坚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7、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还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3)合理地调控情绪。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生活中的烦恼要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8、简述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9、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0、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正确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哪两种错误思潮?结合实际谈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21、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价值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什么?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2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什么特征?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意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4、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需要哪两种手段?为什么需要这两种手段的结合?
道德和法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为重要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25、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其重要内容。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6、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校大学生应如何培育和提高职业精神?
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27、爱情的本质是什么?谈谈你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认识。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和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关心集体、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28、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9、如何理解法的一般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有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通知阶级抑制的规范体系。
本质:从法律所体现的抑制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0、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适用条件,又称假定,是指适用规范必须存在的一定情况。一定情况的出现或存在,是规范起作用的必要前提。
行为准则,又称处理,是规范本身的具体规定,这无疑是法律规范的中心内容,它主要是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应为),可以做什么(可为)和禁止做什么(非为)。
法律后果,又称制裁,是指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作的处罚。这是国家强制力在法律规范中的重要体现。制裁的方式可以多样,一般可分为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31、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32、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特征:将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如何培养: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式;参与法律实践。
33、宪法及其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效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4、新中国经历过哪几部宪法?新宪法经历过哪几次修改?其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954、1975、1978、1982年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1988、1993、1999和2004年修正案。
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36、简述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点: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7、简述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公民与人民不同:(1)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相对应,是指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二者的法律地位也有区别。我们讲“人民的权利”,主要是指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权利”主要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3)地位不同导致了在享有权利方面的差异。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权利并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4)二者的范围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更广泛,除包括人民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5)公民通常所表达的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群体。
38、简述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39、什么是民法?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40、什么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中做了怎样的分类?
41、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42、什么是代理?以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为标准,可将代理分为哪几类?
43、什么是民事权利?我国民法规定民事权利有哪些?
44、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45、什么是债?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原因有哪些?
46、刑法的概念和原则是什么?
47、简述犯罪构成四大要件的内容。
48、简述故意犯罪形态的内容。
49、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每个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0、什么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其构成要件是什么?
(字太多了,不让输入,后面几道大题你自己到书上找答案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 !!急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级 服装设计班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D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2、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 B )
A.指引作用 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3、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甲某的行为犯了 ( C )
A 过失杀人罪 B 遗弃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无罪
4、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是 A 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 拒绝赡养年迈,丧失劳动力的父母
C 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 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5、“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 C )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 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6、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D )
A.合情合理又合法 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 D.是违法行为
7、宪法是( A )
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规定公民权利的法律
C.规定公民义务的法律 D.规定普通法律怎样制定的法律
8、中职学生小强处于好奇、刺激心理,因为经常拨打“110”,被警察现场抓获。 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中的(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9、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只好 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小明的行为是( C )
A.正当防卫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10、王某系某职高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刘某发生口角,追打 刘某,致使刘某摔伤,此事例涉及的民事关系是( B )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公民关系 D、法人关系
11、小张长得很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里很难受。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D )
A. 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12、某大型超市以年节工作紧张为由,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这种 做 法侵犯了员工的( B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取得劳动报酬权 D、接收职业技能培
13、甲对正在实施抢劫的乙进行制止时,造成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D)
A.自助行为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 D.正当防卫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 C )
A 党的领导 B 执法为 C 民依法治国D 公平正义
15.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于某通过各种形式散布谣言,声称某地某时要发生多少级的地震,在社会上传播,使公众产生生产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因为他的行为是(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B、妨碍公共安全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D、玩闹行为
16.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 D)
A 建议 B 服兵役 C 批评 D 受教育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 C )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行政复议
18.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 B )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19.下列哪项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标志 ( D )
A 就业协议 B 有效证件 C 人身保险 D 劳动合同
20. 某校中学生李某、于某二人长期泡在网吧,一旦没有钱上网就去持刀抢钱,达600多元。后来二人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李某、于某二人的行为属于( D)
A、抢夺罪 B、一般违法行为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ABCD )
A、上七年级的小丽认为抽烟很潇洒,于是开始抽烟
B、小恒放学后经常堵住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
C、小聪经常到迪厅去K歌,为了唱歌跳舞时更带劲,就吃“摇头丸”
D、小新放学后经常到牌桌上赌几把,想多赢钱花
2、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AC )
A、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80岁的老人
3、王某在某电脑公司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因电脑频繁死机,王某与电脑公司发生了纠纷,对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ABCD)
A.王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B.王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王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D、王某可与某电脑公司协调和解
4、犯罪的基本特征(ACD)
A社会危害性 B.犯罪主体. C.刑事违法性D.犯罪的主观方面
5、下列哪些是违反法律的 ( C D )
A 中职生不等下课就回家吃饭的行为 B 李涛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事后主动赔偿
C 吴波跟同学李竞有矛盾,怀恨在心,找人把李竞打成重伤。D 何亮偷窃网吧财物的行为
三、填空题(20分)
1、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
2、刑事诉讼 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它是以立案为起点的。
3、从整体上看, 程序正义 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
4、 诉讼 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5、诉讼的灵魂是 证据 。
6、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最轻的一种处罚方式是警告 。
7、社会危害性 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8、 刑事违法性 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9、 违法必究 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10、在情、理、法三者 法律 是首要的判断标准。
四、判断题(10分)
1、良好行为受高尚道德支配,做遵纪守法的人,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对 )
2、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错)
3、人民主权原则很抽象,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错)
4、破坏宪法权威,就会导致法制无存。(对)
5、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对)
6、违法有大事、有小事。(错 )
7、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线,加强自我防范。(对)
8、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实施的与其职务相关的犯罪行为(对)
9、未成年人参与赌博且屡教不改只是一种不良行为,没有法律责任。(错)
10、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对)
五、简答题(20分)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联系实际,作为青年学生谈谈自己如何防范黄赌毒危害?
(1)、加强法制教育,了解其危害。
(2)、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4)、加强自身修养
(5)、文明交友
(6)、文明上网,不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李某与吴某有仇。一天晚上,李某持刀一把到吴家找吴某,吴父见李某持刀闯进来急忙挡阻,被李某用刀砍伤臀部,吴某听见其父喊救命,就拿起铁叉,李某走进房间后,被吴某当头一叉打倒在地,吴父跑进屋来拾起菜刀照李某肩部砍了两刀,吴某又找来一支扎枪,照李某胸上猛刺一枪,致使李某当场死亡。
本案所述一系列行为中那些属于正当防卫行为?那些行为已构成犯罪?并指出其罪名。
1、属于正当防卫行为的有:吴某一叉打倒李某行为;
2、属于犯罪的行为:李某砍伤吴父的行为;吴父砍李某的行为;都是故意伤害罪。吴某扎死李某的行为,罪名是故意杀人罪。
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题求解..小悦悦事件在法律与道德方面的问题
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视若无睹,最后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传播后广为人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道德反思热潮。
事发至今已有2个多月的时间,小悦悦因伤重已于10月21日不治身亡。两名司机肇祸逃逸的不负责任行为,以及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表现,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广大舆论的谴责,而见义勇为的拾荒阿姨受到表扬。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和良知的探讨,总体而言是件好事,但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首先,能否单凭此孤立事件就认为整体社会道德水平已经严重滑坡?相信并非如此,中国社会也不乏乐于助人也勇于助人的好人好事,但是相对于诸如“小悦悦事件”的负面新闻,并不能在大众传播上吸引眼球而获得轰动效应,因此较不为人知。不过,那18名路人的冷漠态度,也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当人们从“小悦悦事件”联系到自身经历过的类似事件,遂不免认为社会道德已经出现了危机。也就是说,此事虽然未必有普遍意义,但却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其次,从此事发生后媒体上所出现的种种反思言论看,不少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五年前的“彭宇案”时,在导向方面出现了偏颇,片面渲染和夸大南京市民彭宇搀扶摔倒老太,反而被老太以撞倒自己为由控上法庭,因此造成今日民众普遍有“想救不敢救”的心理。姑且不论媒体是否该为此负起责任,“急公好义、济危抒难”终究是一种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行为,倘若要先考虑到救人的成本与代价再来决定是否救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其三,还有一些反思言论主张立法奖励见义勇为者、惩罚见死不救者,持此观点者包括一些著名律师和学者。事实上,早在“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酝酿此事。表扬见义勇为者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善举,但是一旦与金钱挂钩,恐怕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道德问题。
政府和全社会应该如何积极、公正的面对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一、有效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建立正确社会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是反映人民心声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尤其是主流媒体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由媒体的政治责任所决定的,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我国媒体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小悦悦之死经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在人们指责人人冷漠、社会道德退步的同时,新闻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且看,这些年来,媒体上所宣传的是什么?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大家看到的是如“东郭先生”一般热心帮助他人的下场,是数年的官司缠身、心力交瘁。近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又尽是某老人摔倒没人敢搀扶,或者是要去搀扶的人还有找个路人做旁证……新闻媒体如用放大镜般把那些极个别的讹人事例拿出来赚取观众眼球、博取收视率,导致一些没有是非辨别能力的人也跟着盲目起哄,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报道的多了,仿佛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我相信,现实社会中每天都会有人跌倒,而且每天都在发生扶人的事件。但是为什么扶人的事件是没人报道?因为他不是一个新闻视点,因而他不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不能片面的把舆论监督作为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的手段,应有大局意识,把媒体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到先进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舆论导向的高度来认识。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真正担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去反映社会现象。如果我们一直都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雷锋的名字,一直就活在我们中间,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救还是不救,也不会再是一个问题。
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社会良好道德规范
今年是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也是中国社会关于“道德”话题讨论最热烈的一年。“小悦悦事件”掀起了全社会关于道德的反思,而从这一系列的反思言论看,很多反思者或是归咎于媒体,或是责难于制度,或是不满社会麻木,或是批评法律不够周全,唯独从自身的角度对此事进行自省和反思者极之罕见。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道德终究还是要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全社会道德修养的提高,其根源就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要实现仁德,须要从自己做起,而不应要求别人去做”的话,这是非常深刻的,只有批判、没有自我批评,终究会落入“手电筒思维”的陷阱——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历史早已证明,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群体道德水平呈现出整体提升态势的时候,实际上就预示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振兴的黄金时期的到来;相反,当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出现滑坡、堕落态势的时候,实际上就拉响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警报。道德可以因为个人、团体的自律而实现,但道德的自律需要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个人、团体要有道德的自觉。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这是人与人之间道德范围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今年9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出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部分全国道德模范在基层,在高校展开事迹巡讲。有评论分析,近年来,政府方面发力社会诚信建设、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努力就是在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用全社会的力量培育和谐健康的社会文明机体。
三、营造惩恶扬善的和谐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惩恶扬善的社会环境,保护和激励人民群众见义勇为的行为。使见义勇为成为公众本能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事前事后谈起认识来,人人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但在下一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又展开新一轮的讨论,本质上仍然旧话重提。
我们要正确和科学的看待“小悦悦事件”。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见死不救的事件发生,也都有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涌现,我们诚然没有必要把个案上升到整体全局,但是“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而不是一两个路人的冷漠,暴露出的问题确实带有社会的普遍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正视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公民道德却严重滑坡的客观现实。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有:“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因此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创造惩恶扬善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必须认识到,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过程中的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一些备受公众瞩目的司法案例,比如令讹诈救助者、诬陷好人者得逞,对本来令人不齿的行为罩上法律的外衣加以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的判决,即完全没有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那些以己度人的判词,为后世留下笑柄之余,也严重混淆了是与非的界限,重创了公众的善良心理。一旦见义勇为成了高成本的事情,令公众心有余悸,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出问题了。因此,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
能,因为他还不满18岁,还没有经济独立。孩子家中的监管之下,关键是偷偷的拿钱,没有征得家长同意。如果已参加工作,会影响处理的。
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的重点,快要考试了😭
你好,思修一般都是开卷考,到时候直接翻书就可以了,考点一般不会变,大概归纳如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P13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P40
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P48
4.什么是民族精神P49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101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P122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P101
8.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84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P80-81
10.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P176
11.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P200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12.理想的含义P21,特征P22,与空想的区别P22
13.什么是民族精神P49
14.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38
15.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82
16.集体主义的原则P105
17.继承权的分类P221
18.什么是民事权利P221
19.信念与信仰的关系P23
20.什么是证据,证据的特征P199
21.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P70
2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125
23.跟军人离婚需要的条件P172
24.爱情的本质P164特点
25.人生的目的是什么P65
26.法的作用P134本质176
27.国家主席的权利P216
28.治安管理处罚种类P137
29.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为的区别P228
30.犯罪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区别P233
31.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P233
3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105
33.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76—78
34.结婚的条件P170离婚的规定P172
35.法人的分类,法人成立的条件P220
36.依法执政的内容P18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P185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核心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心理健康指的是?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生活同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导向功能。
8.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爱国
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0.信念是?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3.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概括为?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5.人生观包含哪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1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包括?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17.在我国,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18.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过程有?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20.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1.被继承人死后,所欠债务怎么处理通常公民所欠税款或债务,并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财产继承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财产继承应该是全面的继承,既继承财产,也继承财产方面的义务,这种继承又称“概括继承”或“总括继承”。所以,在公民死亡后,死者的遗产继承人应负责代替死者交税或偿还债
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9、 违法必究 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10、在情、理、法三者 法律 是首要的判断标准。四、判断题(10分)1、良好行为受高尚道德支配,做遵纪守法的人,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
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19、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
P22,与空想的区别P2213.什么是民族精神P4914.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3815.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8216.集体主义的原则P10517.继承权的分类P2
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 B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19.下列哪项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标志 ( D )A 就业协议 B 有效证件 C 人身保险 D 劳动合同20. 某校中学生李某、于某二人长期泡在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