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煤矿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时必须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遇到以下前4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1、挂红:因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所以水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
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辩别真伪,其方法是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凉爽感,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但是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发生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5、水叫: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6、底板鼓起: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取处理措施。
煤矿透水怎么处理
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事故地点人员应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规定及时汇报调度室,并通知、组织受灾影响范围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向矿领导汇报,通知救护队及相关部门。成立救灾指挥部,有组织按步骤处理灾害。救灾指挥部成立后,应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如果是老窑积水,积水量受老窑井巷空间限制,可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往往有充足的补给水源,应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补给水通道,然后加强井下涌水的排放。当然,井下突水情况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某种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同时,条件允许,必须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
发生透水事故后常常有人被困井下,指挥人员仍应本着“救人是第一任务”的原则,争时间抢速度,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早日脱险。透水事故发生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当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遇险人员可能生存,对于这些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打钻或掘一段巷道)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水位低时,存在两种情况:
(1)突水时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如平巷、下山),并把他们淹没,一般情况下,这些地点不会有空气存在,也就不具备人员生存的条件。然而,多次出现过人员躲在这些巷道高冒处获救的案例。
(2)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水淹没后,与该巷道相通的独头上山等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淹没,仍有空气存在。在这些地点躲避的人员具备生存的条件,如果避难方法正确(心情平静、适量喝水、躺卧待救)是能生还的
1998年5月20日内蒙古乌海市卓子山矿区地面降雨冲人巴产乌素煤矿井下,13人被困井下,其中有1人在井下避灾34天后生还出井。很多类似这样的事例说明,突水事故发生后,有些地点具有人员生存条件的,即使躲避较长时间也不至于生存无望。对于那些低于外部水位的避难地点,则严禁打钻,防止独头空气外泄,水位上升,淹没遇险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加速排水,即早日营救他们。
网上找的答案~我想应该每个矿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
矿井发生透水前有哪些预兆
矿井透水征兆: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3、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4、水叫。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5、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6、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7、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8、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9、水色发浑,有臭味。
10、硫化氢气味加大。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
11、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12、钻孔底发软或出水。
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煤矿井下透水有哪些预兆?
煤层或岩层透水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征兆。井下工作人员都应熟悉发生透水事故前的预兆,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透水前的预兆常有: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巷道壁或顶板“挂汗”,它是积水通过岩石微小裂隙时,凝聚于岩(煤)壁表面的一种现象。 3.煤层变凉。煤层含水时能吸收人体的热量,用手触摸时会有发凉的感觉,并且手放的时间越长,感到越凉。 4.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5.工作面温度降低。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6.水叫。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锅水声,这都是透水的危险征兆。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张弛)
怎么防范煤矿透水
煤本身是不具有吸水功能的,但我们做蜂窝煤的时候把煤碾成粉状的就相当吸水,根据这个原理,在煤矿内本身存在煤粉具有防透水的能力,这样并不是安全无忧了,遇到山洪似的大水那我们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准备一个探测仪,随时要探测煤矿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如果在井下,遇到矿难怎么逃生?
(1)若火势很大,现场人员难以就近取材灭火或控制灾区情时,应迅速袋戴好自救器(同时帮助受伤人员戴好)退出灾区。撤+退时要首先判明或了解事故原因、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已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现场实际情
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2)撤退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本 班班长及有经验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处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风流撤退。 (4)处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火势小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可迅 速穿过火区到火源上风侧;或顺风撤侧,但必须找到捷径尽快直入 新鲜风流中撤退。 (5)若在自救器有效作用城里 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有 储存备用自救器难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寻找有压风管 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避灾待救。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时应靠巷道的 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 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 转。 (7)若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火灾和烟雾可能造成 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室时, 应在烟气袭来之前, 选择合适地点,利用现场条件、材料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 避灾自救。
时间也不至于生存无望。对于那些低于外部水位的避难地点,则严禁打钻,防止独头空气外泄,水位上升,淹没遇险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加速排水,即早日营救他们。网上找的答案~我想应该每个矿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矿井发生透水前有哪些预兆矿井透水征兆: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
多次出现过人员躲在这些巷道高冒处获救的案例。(2)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水淹没后,与该巷道相通的独头上山等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淹没,仍有空气存在。在这些地点躲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