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知识常识大全_人文与历史常识大全

hacker|
122

文章目录:

有哪些人们必须知道的历史常识?

很多人认为历史只是纸堆里面的一些旧故事,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其实不然,历史可以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思路,对人生有不一样的境界,甚至可以指引你接下来要做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博古通今的原因。而我们现代人去看历史,更多的是看这个人的英雄事迹或者所做的历史贡献。但是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些历史常识必须要掌握,例如历史人物的年龄。

一、知晓年龄的益处

观看身边的人学习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忽略年龄这个常识。我们不要小瞧年龄,你知道了历史人物的年龄,就比较容易梳理历史的脉络。有一部分人认为知晓年龄是那些历史的专业学者,才去研究的。我觉得,知晓年龄并不是什么专业技能,而是一种衡量历史常识性方法。将技能不需要你专门的去训练,只要在你看历史的时候,有这种意识就可以。

二、案例分析

根据历史记载,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但是比西楚霸王项羽大二十四岁。很多人认为刘邦跟项羽因为不断的发生战争,所以年龄应该相差无几,但事实上刘邦跟项羽就是小鲜肉跟老腊肉的差距。而且刘邦是经历六国灭亡之前的历史的,而项羽就没有,所以刘邦跟项羽对战,项羽会失败也是情有可原,论心思深沉他比不过刘邦。从中也可以看出,刘邦老当益壮。为他在做事方面会相当谨慎惜命,这些都是从年龄当中看出来的。

三、以史明镜

历史是一个民族兴旺衰亡的证明,就像一个镜子一样,无论前面的人做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他都能给出公正的评价。而且历史还凝聚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所以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因为我国的历史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影响了几代人的思维。

必须知道的历史常识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历史常识的考查,且试题的数量和考查范围呈现出了日渐增加的趋势。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中的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关于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宁夏卷中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卷中对端午节的习俗的考查;2008年上海卷中对服饰装饰功能的考查;2008年海南卷中对干支纪年的考查;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关于姓氏起源题等。这些试题的出现给只关注课本知识而忽视课外常识的考生一个“下马威”,因为它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书本没有明确的表述,却又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历史常识性知识。

历史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科举官职、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各种纪年、音乐文娱、科举官职、史学理论等等。历史常识类的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借助文史常识来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考查范围以古代史的传统文化较多。难度以识记为主,知之者易,不知者难。在复习备考时,对这类知识要多注意,以增强复习备考的实效。以下列举几类必须知道的历史知识。

(一) 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始于西汉,迄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如宋太祖,明太祖;后继者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判定依据主要看有没有“祖”或“宗”。

谥号是根据帝王生前行为由臣下议定,朝廷也会赐予死去的贵族大臣谥号。它始于周初,秦朝时曾被废止,汉又恢复,沿袭至清。常见的有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汉武帝、隋炀帝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一般认为由汉武帝首创,“建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号。年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标志,每逢新皇登基常改元,即改变年号。通常的做法是新皇登基那年不改,第二年才改变年号。如唐太宗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27年才改年号为“贞观”。同时应该注意一个帝王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年号,这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尊号也叫徽号,开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尊崇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尊号多是活着的时候奉上的,死后也可以奉上,如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也可以累加,如武则天用过的尊号有“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

对于古代帝王我们不直接呼名而是称号,唐以前的帝王称谥号,唐至元多称庙号,到明清,每个皇帝(明英宗除外)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以年号称,由于尊号太长,称呼不便,用得很少。

(二) 姓氏来源

我国姓氏繁多,《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通常所说的百家姓,只不过是集中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100个常见姓氏。姓氏究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氏族的名称演化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现象有关。如熊、牛、云等。

2. 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 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则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

4. 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5. 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有些姓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 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7.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呼延、慕容、尉迟等。

8. 以谥号为姓。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9. 因避讳而改姓。如邱是讳孔丘等。

(三) 纪年方法

1.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单配单,双配双,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第一个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类推:

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 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与公元纪年的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1+n,如民国三十年即1911+30=1941年。

4. 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公元元年前一年是公元前一年,后一年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公元纪年中,每100年为一个世纪。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四) 避讳问题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名叫“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读作“征”了。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改称“女直”。“元来”改“原来”就是为讳朱元璋之“元”。

2. 官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不写海棠诗,在他留传下来的1400余首诗中,连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没有,《古今诗话》里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3. 圣人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现在不少人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先人最早并不姓邱,而姓丘。春秋末年,孔丘被举为“圣人”,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所以就改“丘”为“邱”了。

4. 家讳: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 改字。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其他字,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做法。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2. 空字。是把需要讳的字去掉,不写在书上。观世音菩萨,为避太宗讳而改为观音菩萨。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王世充”写成“王充”。

3. 缺笔。是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两笔。黄昏的“昏”字本写作“上民下日”,也是为了避讳唐太宗的“民”,才缺笔以“氏”代“民”写作昏。

(五) 地理山川

1. 阴阳: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

2. 区域名称:中原、关中、江南、江东、江河、岭南、塞北、关内外、九州、西域等。

如关中,初指函谷关以西地,其后专指关中盆地。后来又有众关之中之说,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关东,秦汉时期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是以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明以后“关东”,乃山海关。以辽、吉、黑为关东,关外。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

江左、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一段,自南而北,折向东流,江南地区在这段江流之东,故名江东。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

3.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4.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北京: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六)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止。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等为主,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1.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3.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七) 史料分类

1. 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一般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加真实可信。

2. 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随着新课程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行,高考历史试题更加突出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材料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信息不断扩大。而历史常识类试题的日渐增加可以引导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这类试题既能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历史人文素养,又符合当今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也切合了目前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因此,在2010年高考备考复习中,我们要对文史类试题予以高度重视,要对一些重要的文史常识进行整理复习,要精选全国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与历史常识相关的试题,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以保证高考取得更好成绩。

有关历史人物、时间、地点等的知识!

庞德公,东汉末年之隐士也!此人乃卧龙、凤雏之师也,其才华不可知其深也!(有意者,加群:123538716 人在精不在多)

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围困扬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俘,不屈牺牲。副将史德威寻遍遗骸不得,遂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墓并增建祠堂。

恩师知遇 饱学成才

史可法的祖先史应元、父亲史从质、母亲尹氏,对他自幼寄望极殷,虽家境贫寒,他仍苦学不辍。明天启元年(1621)冬,19岁的史可法独身赶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应试,寄宿于大兴县郊一所古寺中。时任京畿视学的名臣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到大兴县微服私访,因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见一书生伏案而卧,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光斗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光斗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掩门而去。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留下深刻印象。20岁时史可法在府中会考,左光斗选拔他为北直隶八府之冠,而且怜他家贫,收作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刻厉不懈,发愤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光斗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认为:“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天启五年(1625年),左光斗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诬陷,下了东厂监狱,一时京中人士避祸惶惶,噤若寒蝉。史可法不顾可能受到的残酷迫害,从早到晚在狱门外等待,却苦于无法入狱探望恩师。不久得知左光斗受了炮烙酷刑,早晚将死,更忧心如焚,千方百计筹集了50两白银,痛哭着跟狱卒协商,使狱卒深受感动,方能化装进狱探视。史可法乍看到恩师席地倚墙而坐,面目焦烂难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忍不住跪下,膝行到左身前,悲痛交加,呜咽哭泣,左光斗虽睁不开眼,却能辨识出声音,为爱惜人才,不愿史可法受连累,克制着似同父子之情,怒斥史可法速去。史可法只得忍痛挥泪而别。从此,史可法由起初只是感激左光斗的知遇之恩,发展到深思如何为官、为国。他深感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主要出于期望家道之复昌,而恩师左光斗的尽心栽培,却是欲使之作“志事”、“支柱”、“天下事”,成为国家栋梁。相比之下,左光斗的学识、品格、气节和博大的胸襟,使史可法由衷钦敬,刻骨铭心。他常常对人“流涕述其事”,并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可以说,史可法后来受人称颂的政绩,和死守扬州所表现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是左光斗给了他十分重大的影响,左光斗对塑史可法的精神品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cchere.com 西西河 foundera]

国难当先 为官清廉

明崇祯元年(1628),27岁的史可法中了进士,授陕西西安府推官,此后历任右参议、右佥都御史、风庐道。其间,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立场的支配,镇压过农民起义。但史可法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关心人民疾苦,确实做过不少有益于民有补于国的善举。如天府六安后,他“不烦公帑,不括民资”,曾“捐俸筑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年,六安发生蝗灾瘟疫,粮价飞涨。史可法下令“平粜”,设粥厂9 处,赈济灾民,并上表朝廷,求免田赋。因此在六安“孺子妇人无不见公之真,勇人悍卒无不怀公之德”。崇祯十二年,清兵乘虚入关南下,史可法亲督2000官兵驰援京城。崇祯十四年,清兵又至,史可法驻兵黄河边,严阵以待,迫使清兵慑而退去。显示了史可法尽忠职守并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崇祯十六年(1643),史可法擢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他见南京文恬武嬉,军营空额很多,于是上疏提出选练南兵等方略,为崇祯帝所赞许,命他整饬营务。这不免触犯吃空额的将校的利益,使他们感到怨愤。这时继妻杨氏因为他还没有儿子,劝他娶妾,他叹息说:“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只过继堂弟史可程的儿子沼青为嗣。次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率领下攻克北京,明思宗走投无路,在三月十九日自缢于北京煤山(今景山公园内)。四月初,史可法方闻恶讯,痛彻肺腑,立即会同户部尚书高弘图、兵部侍郎吕大器、翰林詹事姜曰广等人,“誓告天地,驰檄勤王”。清兵在吴三桂勾引之下,打着明朝“除暴安民,替明君雪耻”的幌子,在击败李自成以后,便向明朝属地长驱直入,形势急转直下。史可法亦由“联清灭寇”的主张,改变为“御敌灭寇”,毅然走上了抗清复明的道路。当时崇祯皇帝的太子及永、定二王下落不明,存亡未卜,惠王、桂王道远难至,而福王、潞王、周世孙“各避贼舟次”,这就出现了“立贤”、“立亲”之争。姜曰广起初属意立福王朱由崧,因为他是神宗之孙、光宗之侄、思宗崇祯之兄,较潞王为亲;史可法等主张立潞王朱常方,他是神宗之侄,“昭穆不远,贤明可立”。他们认为福王“不孝、虐下、干预有司、不读书、贪、淫、酗酒”,有“七不可立”。姜曰广等于是改变了初衷。后来,南京文武大臣集于中军都督魏国公徐智能基府议推戴及镇压农民军等事宜时,拥有重兵的凤阳总督马士英“独念福王昏庸可利,为之内贿刘孔昭,外贿刘泽清,同心推戴,必欲立之”。只因座中主立潞王者多,马士英便见风使舵,作暂让步。不久,“葛衣角巾,旧枕敞衾,子影空囊”的福王,与常应俊数人,随一叶小舟,流离飘泊到淮安。马士英闻讯,暗中派人寻之,把福王接至凤阳马士英处,同时拉拢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大造“凤督定策立福王”之论。史可法对马士英的反复无常,很为不满,写信予以斥责,重申福王“七不可立”的理由。阴险狡诈的马士英新提重兵,分乘1200艘兵船,护送福王至南京,以武力威逼群臣拥立福王。马士英以“拥戴福王”之功入阁以后,一面培植私党,重用阉党余孽阮大铖等人,一面拚命排挤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诸大臣。他把史可法等人心存芥蒂。《青磷屑》中载有:“士英入参机务,可法动受其制,不得已而出”。[cchere.com 西西河 foundera]

江北督师 步履艰难

南明朝昏君奸臣们沉醉声色,排斥异己,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骄兵悍将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面对清兵南下,各地守军或望风而逃,或争先迎降,甚至“为王前击”的紧急局势,史可法一帜独耀,时刻以抗强虏收复国土为己任,虽被朝廷排挤,丧失兵部尚书实权,仍自愿督师江北,并决心驻守扬州,以身殉国。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十五日,福王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次日,史可法被迫奏请到扬州督师,当然得准。时史可法虽挂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衔,而实际上,弘光帝以马士英掌兵部事。十八日史可法出京,月底抵达扬州。其时在抗清战略中,史可法奏准于江北设四镇:封总兵官刘泽清为东平伯,辖淮海,驻于淮北,经理山东一带招讨事;封总兵官刘良佐为广昌伯,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带招讨事。史可法以为,有此“实战实守之计,御于门庭之外,以贻堂奥之安,则中兴大业,即在于此矣”。可是事实远非如他想像的那么顺利,一到扬州,史可法陷入了错综复杂的新的矛盾之中,举措至为艰难。江北四镇同马士英早有勾结,多方笼络,故四镇虽受封爵,却都没有按命在指定的地方驻防。而且,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名为官兵,实胜盗匪,且各怀鬼胎,混水摸鱼,趋利若鹜,总想伺机吞并别镇,因此,磨擦时有发生。对于繁华富庶的扬州,四镇无不垂涎。高杰抢在黄得功的前头赶到扬州城外,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气势汹汹的企图屯驻扬州。巡抚黄家瑞等,率民团拒守,互相对峙已一个多月。史可法是在这到处断壁残垣、田园尽皆荒芜、内战已乱的情况下,带了刘肇荃等将领,只率本部3000人马而进驻扬州的。一到扬州,史可法立即着手调解上述矛盾。先差人飞骑发文书给黄得功和二刘,宣谕军令,又请督饷的万元吉好言抚慰,情词恳切,使四镇间矛盾暂缓。随后,史可法亲赴高杰兵营,以大义斥之。高杰十分蛮横,反要求严惩扬州官兵,遭到史可法的断然拒绝。高杰恼羞成怒,悍然扣留史可法,软禁于福缘庵中,派新兵手执利刀,环守四周。史可法始终毫无惧色,日日以大义劝谕高杰。史可法的为国分忧,首先感动了在暗中注视的高妻邢氏,邢氏明晓大义,常劝高杰。高杰本已渐为史可法的精诚感化,再经邢氏说促,终于表示愿意俯首听命。由于江北四镇的调停,加之总兵刘肇基指挥得法,迅速收复了宿迁,逼使清兵撤去邳州之围,暂收敛南侵的锋芒。但是,因朝廷日趋腐败,史可法的困难仍在日益加重。不但战胜无奖,连正常的粮饷亦被马、阮扣发,抗清之军成为“不食之卒”。而弘光帝却在南京“渔幼女,饮火酒,伶官演戏为乐,修兴宁宫,建慈禧殿,大工繁费”。是时,马士英将阮大铖、钱谦益拉进阁中,重用私党,朝歌夜弦,纵情朝夕。刘守周、高弘图、姜曰广诸贤先后遭斥,被迫告退。是时,朝廷纲纪混乱不堪,马士英等实际已篡夺弘光朝的大权。史可法忧愤填膺,曾上呈奏疏,痛切陈言: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歌,痛愤相乘,犹有朝气;今兵骄饷绌,文恬武嬉,顿成暮气。屡得北来塘报,皆言清必南窥。水则广调唬船,陆则分布精锐,黄河以北,悉为清有,而我河上之防,反未料理,人心不一,威令不行......宗社安危,决于此日。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枕戈待旦,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以臣观庙堂之作用,与百执事之经营,有未尽然者,......臣恐恢复之无期,而偏安之未可保也。南明政权腐败已透,此奏章自然无济于事,由此却表现了史可法强烈政治忧患意识和步履艰难的处境。

历史解释人物

《历史人物》是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沫若。

《历史人物》属于郭沫若的史学研究著作。在书中,作者对屈原、曹植、万宝常、王安石、李自成、李言、夏完淳、鲁迅、王国维、郁达夫、闻一多等处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郭沫若先生广征博引,在对大量古代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而又独到的见解,突出反映了其以人为本文艺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就在这人民本位的标准下边从事研究,也从事创作。"阅读过《历史人物》后,你将会在思考历史、评价历史人物时开启一条思路。

书名

历史人物

作者

郭沫若

ISBN

7300062628

定价

19.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2-01

中国历史历史故事大全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大全历史人物介绍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中国历代皇帝中国历史人物介绍大全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介绍

作品目录

改版说明

屈原研究

附录 离骚今译

论曹植

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

王安石

甲申三百年祭

关于李岩

夏完淳

鲁迅与王国维

论郁达夫

附录 再谈郁夫人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初抵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活动。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8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金文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其间创作了《屈原》、《虎符》等著名历史剧及大量诗文。建国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文联主席等职。有《郭沫若全集》38卷行世。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3 下午 11:27:55

    理解,考查范围以古代史的传统文化较多。难度以识记为主,知之者易,不知者难。在复习备考时,对这类知识要多注意,以增强复习备考的实效。以下列举几类必须知道的历史知识。(一) 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始于西汉,迄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