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秧歌_央视网大秧歌

hacker|
117

文章目录:

扭秧歌是种怎样的娱乐活动?

秧歌在我国北方汉族地区极为流行,人们大多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是汉族民间的一种舞蹈,它可能源于古代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和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

在古代,扭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具特点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众的热情欢迎,积极参与。

扭秧歌是一项热闹好看的节日活动,秧歌和插秧有关系吗?

有关系,秧歌来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人民祭祀上天,祈求风调雨顺的活动有关。

 

一、秧歌的发展史

清代《广东新语》记载,每年春耕时,农村的妇女儿童一起到田里插秧,由一人敲响大鼓,大鼓一响,人们都唱起来,一连好几天都不停歇,称之为“秧歌”。

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扮演戏曲人物,逐渐形成了这种民间歌舞活动,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秧歌源远流长,经常和民间的迎神赛会结合进行活动。

狭义的秧歌包括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现在的东北大秧歌就是典型的地秧歌。而高跷秧歌是指踩高跷进行秧歌表演的活动。

广义的秧歌还包括高跷、旱船、花灯、花鼓灯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同出一源的秧歌,发展到今天,已经派生出多种名目的秧歌。例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秧歌、山东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等。

 

二、东北大秧歌

流行于东北民间的大秧歌的产生和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忽必烈称帝后,把老百姓每五十户编为一队,派一位士兵看管,元兵为寻欢作乐,常集合百姓唱歌跳舞,以后就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

东北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风格热烈活泼,音乐节奏明快,服装色彩艳丽。东北秧歌的流传与发展,同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秧歌队的扮相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

秧歌中的小戏《杀江》《铁弓缘》等都是用戏曲剧目加以改编而成。同时秧歌动作也吸收了戏曲表演中的跳、转、翻、滚的技巧。东北秧歌对其流行地区的其他戏曲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二人转”就是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集合了说唱、扇花、手绢花等技巧,并吸收了其他戏曲表演形式而形成的。

什么是扭秧歌?

秧歌,原是南方农民插秧时进行的一种群众性歌唱活动,它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二中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秧歌分为两种:一种是徒手表演的秧歌,叫“地秧歌”或“地蹦子”,另一种就是高跷秧歌。这两种秧歌的相同之处是角色和曲调都基本一致。秧歌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所以被称为“扭秧歌”,以后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节目。

扭秧歌现在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可分为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不同类型。王锡龄在《陕南巡视目录》中记叙了陕西南部西乡县沙河镇的秧歌:“田间农民有系彩,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俗名大秧歌本此。”这种秧歌同现在陕北、山西等地新年社火中的大秧歌相似,成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柳边纪略》中也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

扭秧歌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踩着锣鼓点,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起舞。表演形式十分活泼,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

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

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

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手持一把伞边舞边唱,象征着风调雨顺。“伞头”唱的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民间小调。他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些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扭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很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参与,现已成为节日游行的必演节目。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东北大秧歌有哪些特征?

关东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两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是一种民族性的集体舞蹈,发展已经超过千年,一定会形成自己成熟而稳定的风格,并不失时机地诞生许多相近的艺术形式。

关东秧歌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

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史书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关东地区就已经有了农历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

《柳边纪略》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

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繖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

至清末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关东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

东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跷两类。地蹦子又称地秧歌,流传面较广;高跷盛行于辽宁,特别是营口、海城和盖县一带。

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可用3个字加以概括,即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味道。

东北秧歌音乐以五声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六声性乐曲,七声性的乐曲仅占一小部分。

东北秧歌音乐的调式以宫调式、微调式较多,羽调式、商调式次之,角调式的乐曲较为少见。宫调式、微调式较为明亮,这两种调式较多的原因与东北秧歌音乐中很多乐曲的情绪热烈、欢快有关。

东北秧歌的节奏富有变化,具体表现之一在主要步法“踢步”上。

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

关东地区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关东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关东地区民间称赞秧歌好喜欢用“扭得浪”来形容,即不但舞姿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大,节奏感强,表情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

此外,秧歌的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两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

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

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耕读等。

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看秧歌最过瘾的是遇上打对台,即一个场子来了两支秧歌队。因为过年时的秧歌大都给赏钱,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队。

如果两伙秧歌队同时到,或是后到的秧歌队不愿退让,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扭得好,能吸引人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动退出。

每逢这时,两支秧歌队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卖力,较着劲儿地扭。

秧歌的主要乐器是唢呐和锣鼓。表演时,秧歌队伍是随着唢呐声和锣鼓的节奏走的。优秀的喇叭匠,不仅会的曲调多,演奏技巧高,而且还练就许多绝活。

技艺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时,两个鼻孔里各插一只燃着的香烟,头顶和两臂各放一只盛水的碗,走着吹、转着吹、登上桌子吹,喇叭不断、香烟不灭、水碗不洒。

这类绝活平时用不着,遇到想多讨赏钱或打对台的时候才亮出来,出奇制胜。所以,办秧歌的都尽量请当地名气大的唢呐匠。

东北大秧歌的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

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通常,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主要是给能够给得起赏钱的人拜年。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费看热闹。

过去关东地区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招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

过年开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高潮。这时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商家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营业。

元宵佳节之日,秧歌队纷纷集中到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市镇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有的还特意办出与赏花灯气氛融为一体的秧歌。

街市上精彩表演此伏彼起,热闹非凡。酷爱秧歌的演员们也都在满街观众的喝彩声中尽展才华,过足了秧歌瘾。因为闹过这两天之后,他们就要卸去彩妆,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扭秧歌是什么时候成为全民娱乐的?

据现有资料证明,秧歌可以追溯至明代初期。据古代家藏族谱《赵氏谱书》中记载:

二世祖赵世袭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

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1770年,清代文学家陈英弼编写了一个秧歌剧,名字叫做《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在剧里面序中所述:

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见,早在200多年前的清代,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在借鉴蜀歌了。另外,秧歌中的“乐大夫”还有“螳螂门”和“八卦门”之分,也就是说秧歌的舞蹈基本动作还吸取了古代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套路,秧歌融汇了蜀歌,还借鉴了武术套数,最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清代秧歌表演内容由3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和“众星捧月”等。

它的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跑扭结合,人们在舞秧歌时,需要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而男性需要颤步晃头、挥臂换肩。

此外,清代秧歌还有六大特点。一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深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阵法巧妙;六是鼓乐清纯,快慢适度。

详细来说,秧歌的队伍主要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秧歌队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和大锣等组成。

“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这个人一手抱伞。关于他的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他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他是一个过路的士大夫,手执雨伞是为了祛病辟邪。

秧歌中的花鼓一般由16至24个男青年组成,全部都是戏曲中的武生扮相,他们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他们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是随着节奏相应地做出动作。

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通常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和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同,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

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和《跑四川》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和二胡等一些古典乐器来伴奏。

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也就是“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

大架子秧歌代表了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小架子秧歌除了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伴奏。

它的舞蹈动作不多,多以跑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也就是走三步,再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的。

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和多人舞,人数不会太多的。

在清代,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具特点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众的热情欢迎,积极参与。

在很多地方,秧歌早已经成为了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自发表演项目,按照理论家的说法,秧歌还被视为百戏之源。

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人们又将水稻带入东北。随着这一现象,秧歌的名称正式形成。大约在清朝中期,“秧歌”这一名称得到固定。但是,名称的形成,并不代表秧歌这种娱乐方式的形成。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

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籍歌舞以缘饰故事。

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

清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秧歌的文字记载,近代文学家黄濬在他所著的《红山碎叶》中记载:

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称‘姎’,谓女子之歌。按古书姎字乃渠帅之称,似有未协。

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秧歌是“女子之歌”,这个观点非常值得注意。

清代文学家祁韵士所著的《西陲要略》中记载:“新疆呼妇人为鸯哥。”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姎哥、央哥、羊高、鸯哥都是一个意思,其实就是维吾尔语对女性的一种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至少是少妇。

其实,新疆的“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调情的气氛,又有简单情节的戏剧表演,与汉族的秧歌极为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也就是维吾尔族少女扮演的。汉族的“秧歌”之名,也是由此而起的。

“姎哥”也曾经是一种角色名,东北地区有“秧歌角色”的说法。秧歌中化装舞队有“高跷姐”、“拉花姐儿”、“花梆子”、“老扬高”、“伪火神”、“报子”、“花鼓子”、“拉药姐儿”、“花和尚”、“哑巴”和“膀姑”等各种角色。

这与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领队的“扬高”,其实就是维吾尔族所讲的“姎哥”,也就是汉族的“秧歌脚”或“秧歌角”。

扭秧歌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3 上午 09:02:49

    弥日不绝,是曰秧歌。”秧歌分为两种:一种是徒手表演的秧歌,叫“地秧歌”或“地蹦子”,另一种就是高跷秧歌。这两种秧歌的相同之处是角色和曲调都基本一致。秧歌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所以被称为“扭秧歌”,以后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节

  • avatar
    访客 2022-07-03 上午 08:05:28

    ,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具特点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众的热情欢迎,积极参与。在很多地方,秧歌早已经成为了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自发表演项目,按照理论家的说法,秧歌还被视为百戏之源。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人们又将水稻带入东北。随着这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