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中东战争对中国油价上涨的影响
从2004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两年里价格翻了一番,且涨势未停。眼看着油价小步勤挪、钝刀割肉,西方大国嘴上着急,实则内心镇静。因为石油小刀割下去,它们疼得有限。
危机是最好的老师,欧美日诸国已经被教训了三次,如今早已有备而来。现在轮到我们来反思我们的能源政策、发展模式了。
与前三次石油危机相比,本次油价波动原因不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不明朗。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皆源于战争,油价突然飙升,对经济杀伤力强大。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的起因是中东战争,油价上涨4倍,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的起因是两伊战争,价格猛涨3倍,让美国GDP下降了3%,并引发拉美债务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是因为海湾战争,油价上涨3倍,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降到2%以下。
而本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一些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未来几年将会继续增长,换句话说,中国正遭遇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阵痛:能源短缺加石油依赖。增加战略储备是我们可以从西方国家借鉴的应对之策,例如,美国政府从1977年正式开始储备战略石油,预计以后将逐步增加到10亿桶。而日本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天,民间储备可使用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
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高油价有助亚洲推进经济自由化”的文章,作者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将迫使中国、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调整自己的能源政策,包括取消补贴和价格管制,把石油定价权交给市场。文章认为,政府对石油价格实行补贴和管制,消费者面对的不是真实价格,导致石油依赖。这种观点有其道理,中国的石油政策是从生产到价格的全程垄断,久为各方诟病,结果是价格涨跌都有人叫唤。
高油价还可以激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便开始调整产业政策,把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向海外转移,重点发展低能耗的产业、开发低耗能的产品。以美国为例,在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已上升至30%。当年的石油危机甚至造就了现在日本小排量汽车的风靡世界,直接导致了丰田的如日中天,通用、福特的日薄西山。而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输入国,多年来过于注重外资数量,且缺乏高油价逼出来的创新,因此使能源消耗量暴增,能源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
对于替代能源的开发,客观地说我们动手太晚了。也许是大家都没意识到中国的经济能发展这么快,没想到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这么快,多年来,能源多元化政策更多地流于口号。亡羊补牢,毕竟好于什么都不做。从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去海外找油的行动中,从最近提出的一系列核电、水电开发计划里,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希望石油不会成为卡住中国经济发展脖子的黑手,希望未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中国不再成为操弄市场的石油大鳄们的提款机,我们也能像欧美国家一样,有备无患,轻松应对
世界石油价格趋势?
图1-5 世界油价变化趋势图
如图1-5所示,20世纪50年代,中东首次出现了标价,即跨国石油公司在油田收购原油或者销售石油的价格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将石油标价与矿区使用费和税收联系在一起。1960年欧佩克成立后,逐渐控制了石油产量,并逐步掌握了国际石油定价权,1970—1973年,油价从1.8美元/桶上升到3美元/桶。到1973年为支持阿以战争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提高到5.11美元/桶,并且于1974年油价迅速升至11.65美元/桶。1978年伊朗革命爆发,1981年原油价格提高到36美元/桶,石油价格的飙升引起西方工业国家的恐慌。随着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油价在90年代逐渐回落,甚至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跌至近10美元/桶。但进入21世纪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局势的相对紧张,油价快速上升,曾一度达到140美元/桶的高峰,直到2011年仍维持在100美元/桶左右。以高油价为重要标志的后石油时代得到确认。
1970年左右为何中东石油油价上涨?
1967年6月,以色列突然向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发动空袭,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在中东地区建立公正、永久的和平,要求以色列从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上全部撤出”的第242号决议,但该决议因美、苏、英、法四国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的失败而未能得以贯彻落实,为此,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第一次联合起来对美国和英国实行了石油禁运措施。怎奈由于当时美国的五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中东地区石油生产总量的57%,英国、荷兰和法国的三家石油公司控制着41%,[⑥]所以,这次禁运措施并没有对美英等国造成任何影响。
然而,中东地区的局势并不以美国及日本的愿望为转移。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包括非洲产油国在内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同海湾阿拉伯国家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以石油为武器的统一战线,采取独自的石油政策,不仅纷纷将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实行国有,而且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同时对亲以色列的美国采取中断或减少石油供应的措施。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此外,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还把所需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和“敌对”三个类别,以便采取“利用矛盾,分隔作战,逐步为赢”的石油攻势。符合下列三条件之一的划为友好国家:(1)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2)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3)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
就是石油禁运措施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的,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的,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
外找油的行动中,从最近提出的一系列核电、水电开发计划里,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希望石油不会成为卡住中国经济发展脖子的黑手,希望未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中国不再
争爆发。包括非洲产油国在内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同海湾阿拉伯国家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以石油为武器的统一战线,采取独自的石油政策,不仅纷纷将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实行国有,而且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同时对亲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