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保障和改善民生8个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人民法院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部署,牢固树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意识,把司法为民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行政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行政审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作用。
2、公正审判,保障民生
各级人民法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到行政审判和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以积极的态度救济民权,以优质的服务减轻民负,以快捷的审理解除民忧,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以有力的执行实现民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要依法受理和审理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政案件。要坚持公正司法,努力实现公平正义。
4、要切实提高审判效率,及时化解纠纷。人民群众不仅期盼司法公正,也期盼司法高效。
5、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官”民和谐。
6、要维护和支持行政机关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行政执法行为。
7、要落实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要加强诉讼过程中的释明、引导工作,使当事人知晓其诉讼权利、义务和诉讼流程。
8、加强调研,注重宣传
在认真抓好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同时,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涉及民生行政案件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把案件审理的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和审判程序关,确保办案质量。
扩展资料
重要意义: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为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水平的需求主要应依靠市场而非政府。税费规模庞大的结果必然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泛滥和浪费的盛行,从而损害创业与就业。
税收长期超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其危害是限制了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抑制了个人的成长,不利于就业,使民生恶化。从长期来看,比起扩大财政支出,而通过完善现行税制,降低经营者的税收负担,严格公正执法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等改善民生状况更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通知
十八大后关于民生方面的的政策
举世瞩目的“十八大”已经召开了。这次大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大会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将成为重要国策。自党的“十六大”民生新政实施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哪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已经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民生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与完善。“十八大”将会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民生理论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民生政策,惠及百姓,惠及千家万户。
“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全方位考量我国民生政策发展历程。逐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必须符合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必须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必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必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就一定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民生新政策。
“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一种改革精神和创新勇气。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敢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我们要在民生新政方面敢为人先,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总结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民生新政本来就是改革的产物,只有在改革精神指导下才能够更加完善与健全,更加赢得民心,更加惠及百姓。
“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精神。我们要积极吸收海外一些有关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好做法、好思路、好政策、好制度,结合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现状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人类社会发展虽然所走道路不同、制度各异但也有许多相似性、相通性。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汲取,以人类发展共同成果来促进我国民生事业向前推进。
“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将是一个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将“民生优先、富民惠民”这一重大国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将社会财富科学、合理、公正分配,才能使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当然也需要房地产界的责任与担当。在基本住房保障建设方面,房地产界能够也应当有所作为。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质量标准
“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亮点。” 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认为,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3个问题: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据介绍,针对一些大城市长时间灰霾天气,国家发布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检测指标,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十二五’在原来控制两种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变成了控制4种,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周生贤说。
对于目前国内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周生贤表示,主要存在未批先建、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所在地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以及有关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健全4种情况。今后,环保部将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加强依法环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大力推进信息公开,把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级政府所做的承诺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加大群众参与的力度;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
保障房建设质量为硬杠杠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数量和质量,成为记者提问的焦点。当有媒体问起保障房明年的开工规模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姜伟新答:还在研究中,不能说。但他忍不住补充道:“5年3600万套,去年1000万套,今年700多万套,你自己来算账,还剩多少?”
“反正不会低于500万套。不高于多少,正在研究中。”姜伟新又加了一句。
“大概600万套左右。”翻译刚准备接话,他又补了一句。现场一片笑声,姜伟新笑着往后一仰:“看你们渴望的眼神……我这都已经违反纪律了。”
透露数量不一定会“违反纪律”,保障房质量要是出问题,那可是真的违反了纪律。“在大规模进行的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当中,大的资金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过,反倒是质量问题产生过,我们还追究过责任,地方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追究过企业的责任。”姜伟新回答说。
据介绍,住建部将保障房质量作为硬杠杠,把分配公平作为生命线,完善质量、分配和运营管理中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配套的建设问题,道路包括地铁建设、学校、卫生室、托儿所等等,这些大配套的建设也是一个很重的任务。”姜伟新说。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惠及更多群众
如今,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人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重新构建了崭新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看病更加方便,那为什么现在有一部分群众感觉还不明显呢?
“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医院看病还比较难、比较贵。二是医保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之鑫透露,我国下一步医改重点推动3个方面的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县级医院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施管理运行方面的综合改革,力争使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朱之鑫认为,人民群众的医疗诉求问题,主要还是医患矛盾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问题,也有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问题,这些主要是以药补医这种深层次矛盾所引发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其次要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让群众理性对待疾病;第三就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切实维护好医护人员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
朱之鑫表示,当前医改已经进入到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社会上或者记者们经常讲的深水区。
就业瞄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
“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说,第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互促共进,既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举例来说,近3年来,每年家庭服务业都能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家庭服务业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第三,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渠道,可以说,发展有小则活,收入有小则快,就业有小则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给予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就业,给予企业人均4500元的培训补贴;第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现在都是普工,要成长为技工,现实的选择是技能培训。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仅是设备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我们对农民工培训实施‘168’计划,一年培训600万人,给予每人800块钱的培训补贴。大学生到企业、到科研项目见习,也给予当地最低工资80%左右的生活费补贴。”杨志明表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同步发展的就业新路。
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应重点学习哪些内容
保障、改善的民生的话我觉得应该着重学习宪法、行政诉讼法、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物权法、民法通则等,特别是程序法这一块,保障好改善更多的是程序合法性才能保障实体权利的合法维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说,第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互促共进,既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举例来说,近3年来,每年家庭服务业
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将“民生优先、富民惠民”这一重大国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将社会财富科学、合理、公正分配,才能使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离
的培训补贴。大学生到企业、到科研项目见习,也给予当地最低工资80%左右的生活费补贴。”杨志明表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量的增长和质的
强涉及民生行政案件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把案件审理的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和审判程序关,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