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体育与健康》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体质现状?
- 2、大学生运动现状
- 3、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技能教学的实情是什么呢?
- 4、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科研现状的比较研究是怎样的?
- 5、当代大学生运动健康现状
- 6、如何改进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体质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逐年下降,我们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深刻的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所在。通过宣传教育,我们要使大学生们多途径地学习健身的知识,从而培养起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更加科学的锻炼和运动方法,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这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众所周知,每天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锻炼意识的养成对一个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年富力强,所以很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对健康的追求。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如雨后竹笋遍布校园内外,甚至潜入学生宿舍之中。我们不可否认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以及便利的条件,然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沉迷网络游戏而无可自拔,这对他们的体制健康状况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因素
在决定学生对体育态度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提供的体育条件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器材设施或运动场地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其次,在体育课程的开设上,很多高校只是面向大一、大二层次的学生开设,大三、大四只能在课外进行自主活动或锻炼,而学校由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这就造成了学生体育活动量的不断下降。再者,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表面上虽然有很多,足球、篮球、羽毛球、棒球、乒乓球、田径、体育舞蹈等样样尽有,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没有达到要求,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社会因素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人们在关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对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却在下降。尤其是在大学扩招之后,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综合素质却在逐渐下降,这就导致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择业困难越来越大,使就业压力愈加严峻。对此,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考博这一条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会把所有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更加没有多余的时间供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就使他们的健康水平日趋下降。
二、改善大学生体质的健康策略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使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更加普及化、大众化,真正热爱体育运动,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改革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不断调整,依据同学们体质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使大学生们得体质健康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对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进行调整,使同学们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作为高校体育老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非常关键。老师们应该在保证体育课堂上运动负荷适度的同时,加强培养同学们的终生锻炼意识和持久锻炼的体育理念。
(二)开设俱乐部,使大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体育文化,体育俱乐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拓展,是我们体育文明发展的关键过程。但是,针对体育俱乐部,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开设合适的试点,避免盲目性,这样可以让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自主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提高锻炼身体的热情。
(三)合理分配和使用体育场地与器材
一所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在2到4万之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体育场却只有两三个,器材也少的可怜,远远满足不了同学们的需要,这是中国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状况。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同学们的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体育健身事业发展中的老大难。为了改善体育场地和器材缺少的状况,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率,对这些硬件设施进行合理地安排和使用。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将具体的使用时间划分开,依据实际情况将使用时间具体分配给各个院系,院系再具体分配给各个年级和班级。同时,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立俱乐部,并根据俱乐部中的使用时间模式分配硬件设施。
其次,要延长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时间。针对这一点,各个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在体育场地上及周边安装节能灯等照明设施,使同学们获得更长的体育锻炼时间。
再次,要增加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适当扩大体育场地,利用校园现有的条件,尽量多地安装临时羽毛球网、网球网、乒乓球台、休闲健身器材等体育锻炼设施,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同时享受体育锻炼的快乐。
三、结语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寻求更多的宣传教育措施,拓宽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途径和形式,增强他们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大学生运动现状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如何?身体素质又咋样?根据本报对回收的97份有效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汇总,发现在这97名大学生中,每周运动1次和2次的学生均为总人数的20%,每周运动3次的学生占30%。与此同时,37%的学生每周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足2小时,而体育运动每周超过10小时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5%。
“每周运动3次,有时候也是在体育课上运动一下,其他时间很少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山东大学大三女生小唐说,只有在应付体育考试的时候,才会刻意增加运动量。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不少人都说自己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但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多。另外,调查发现,经常运动的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有时候晚上会约同宿舍好友一起去操场跑步,有时候会找个空地打打羽毛球。”小唐说。
有时间也只想补觉
问卷数据显示,长时间玩手机和电脑以及身体锻炼意识差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同学认为课业紧张和教育体制的不重视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参加体育运动较少的原因”这一问题中,懒惰嫌累和没时间是最主要原因,出汗洗澡不方便、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等也成为大学生不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部分原因。
既然大家都清楚体育锻炼的好处,为什么不付诸行动呢?山大数学院大二学生陆金玉说,专业比较难,课程也很多,有社团活动,还报了驾校学习,女生偶尔还要出去看看电影逛逛街,剩的时间就不多了,“有点时间也不想动,只想补觉。”
除此之外,不少同学因为没有同伴而打消了锻炼的想法。山大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大二的张静静说,她们宿舍六个人,都不怎么运动,虽然自己有锻炼身体的想法,可是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去跑步就放弃了。“有时候想打个羽毛球,可是自己也玩不起来啊!”
不少学生反映,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渠道是体育课,但不少学生在体育课上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并非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该项体育课程容不容易过关、是否给高分、老师好不好相处等因素考虑在内。
山大经济学院的大三学生李毅说,足球课是比较难的课程,老师要求也高,要颠10个球不掉才能及格,有一定难度,所以选课的时候也会考虑避开。
身体机能就是用进废退
“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女生,上体育课时会选择活动强度小又不被太阳晒的体育项目,对她们而言,上体育课也只能算完成学业,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于涛教授说。
于涛认为,用进废退,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要想维持好的身体机能就得靠平时的体育锻炼。年轻的时候体育锻炼的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但是等到年老,不注意锻炼身体的人往往会更容易生病,经常锻炼身体的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往往这些人寿命也更长些。“现代人的生活不像古代。普通人需要奔跑、跳跃,甚至奔走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导致了大家不注意平时的体育锻炼,所以体能下降。”于涛说。
但是,好的身体机能毕竟是保持健康生活的最基本条件,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得注意锻炼身体。“要想锻炼身体,不能依赖每周的体育课,个人要制定一个良好的锻炼计划,现在很多人去健身房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里面还有专业的健身教练进行指导。”于涛说。
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技能教学的实情是什么呢?
高等教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不例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满足学生走上社会后的人才需要,更要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动机需求。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体育教学的关键,从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学在对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信息化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多情况下只重视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动作的教授,很少对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进一步的掌握进行传授,导致学生大多只了解了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很难利用该项目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及学生体育学习情绪关注较少,出现学生独自练习多,合作练习少等现象,但技能的掌握不能只靠闷头苦练,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体育技能教学的目标难以达到,学生不能较好的促进和适应体育技能学习的发展。
就目前在体育技能教学方式上,大多数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师作为技能传递者对知识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技术动作。目前,高校体育课主要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田径等,学生要在技能方面要达到熟练程度需要很长时间。另外,教学方法以枯燥的模仿与同一动作的重复练习为主,很容易消磨掉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女生尤其如此。
当前,国内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存在较多问题。首先,从网络精品课程开设情况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本身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是很强。多数依旧采用亲自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有些老教师,自身技术动作已不能较好的完成,语言讲解又不能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结构与幅度,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更有部分教师其本身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会出现一些错误引导。
其次,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的信息化资源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课后的自我练习,加上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导致错误动作定型。最后,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不足。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数只有每周一次的课堂,缺乏可利用的网络交流平台。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科研现状的比较研究是怎样的?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知识创新直接动力源的大学科研机构,在推动国家科技文化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为我国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实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需要跨越的不仅是在办学规模、物质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显性差距,更重要的是缩短在高校科研氛围、科研观念、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隐性差距。 大学体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对增强国民体质、促进科研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本书通过人工查阅及网络检索体育核心期刊,结合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在比较研究视角下,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结构分析及历史描述等,简要梳理我国大学体育科研职能的历史沿革,分析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科研的现状,探讨高校体育应如何完善科研职能和提升高校体育科研水平的软实力。 一、高等院校体育科研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高等院校科研职能确立的历史回顾 大学科研职能是大学为促进自身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挥学科门类集中、人才汇聚的优势,有效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积极推动知识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一种社会赋予的责任和相应能力的统一。
按时间顺序梳理,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科学研究的职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 我国现代意义大学的初创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19世纪末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开始。当时国家层面上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科学研究并未成为大学的一项职能。虽然清政府颁布了几个新学制,从制度上规定大学可设立科研机构进行学术研究,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学科研还未真正开展,只有个别专家学者进行一些自发的研究。 北洋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习日本、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改革,先后颁布了几项教育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
1934年,教育部根据《大学组织法》第八条的规定,公布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及《学位授予法》。其中规定:为了方便招收大学本科生研究高深学术,为了方便教员进行科学研究,大学需设置研究院,下再分设研究所。此后,在许多大学中都建立了研究院及一系列的研究机构,使得大学的研究工作在组织形式上和学科分布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中苏的友好关系,苏联的大学传统在我国大学管理中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实行。大学只承担培养人才的单一职能,在大学之外成立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这个时期,科研工作与大学教育是分离的,大学的科研职能没有纳入到国家科技体系中。
当代大学生运动健康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已成为“老大难”,也是刻不容缓地需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向好,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同样显示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
如何改进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变革加速了学校改革的步伐,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大学体育教学是贯彻着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教学改革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问题渐渐暴露。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一、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从理论到实践及体育教育的大力投入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然而这些改革范围的形式与内容较狭窄,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日益进步的时代,把握我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带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与价值目标的变化,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以便我们能正确把握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以下介绍大学体育教育的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之前由于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造成学生的体制与健康水平下降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前苏联的体育教育受到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导致体育教育观念比较死板,最后当其人口下降,人均寿命降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美国大学体育课观念已与健康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体育锻炼与体制、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内容。俄罗斯的体育教育已将体育课的次数增加,教学内容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毒品、自杀防御等。
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之前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形态、身高、体重等体制指标严重不达标,还有些健康指标的下降已达到令人担心的地步。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不久前公布的有关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料表明,大学生患上强迫性习惯紊乱的人占了总数的大半,我国青少年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率的三倍。因此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关人员必须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确定“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在大学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使得体育课充满着生机,而在现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处在主导地位,教师依据课程安排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厌烦上体育课,久而久之,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自己喜欢的,让教师也处在被动状态。这些问题是不利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改进的,若不引起重视,就会造成体育教育在目标执行上的混乱。以下主要阐述了大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学有缺陷,教师教有偏差,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
1.学生学有缺陷,教师教有偏差。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仍比较重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轻视学生心理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结果是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其次,学生在对体育课内容进行选择时,仅仅依据个人喜好来取舍,不以自身素质发展为需要,最终体育课达不到满足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体质与素质的效果。例如,对人体心理与生理具有特殊作用的项目如田径等无人选择,最终这些项目不得不退出大学教学舞台。
2.课程设置单一。
大学体育课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往往只有简单的几种形式,在实践课上,习惯于简单的队列队形等调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主体,其次一周也只有一次的体育课,无论从体育活动时间还是次数上来讲,是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的。学生对于单一的形式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渐渐讨厌上体育课,甚至不参与体育课的学习。
3.缺乏对学生体育训练的指导。
大学体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是否完成相应的任务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能力的关注比较少,从而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目前在大部分大学体育课中,存在部分学生盲目锻炼、没有教师指导的现象,这从根本上导致学生的科学体育锻炼的思想难以养成,目前,迫切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提高体育教育的措施。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需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因为它不但有利于课堂文化的延伸与课外体育教育的配合,而且能将社会文化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实现学生本身全面发展。只有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把教育功能与本机功能结合,才能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为了突破形式单一,无人指导等多种问题局面,向着体育功能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综合教育发展,就必须从教学内容增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制订教学目标与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下简要介绍解决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种措施。
1.教学内容增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突破学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依据个人喜好选择某个项目上课,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体育课内容,让学生不再只是选择几种单一的运动项目上课,来增加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另外,还要多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的体育课,丰富学生的现代生活,增加体育课的娱乐性。最后,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提升学校内部群体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推进学校加大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式,促进体育文化大环境的建设。
2.提高教师素质,制订教学目标。
为了改变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改变自己体育教育的传统观念。虽然学生才是体育教育学习的主体,但教师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对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多样化教学。这样每个学生只有明白与自身相适应的目标,努力完成目标,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快感。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造进行体育学习的有利条件,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我及他人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并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总而言之,了解大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有利于我们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进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提供好的条件。
,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在大学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
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使大学生们得体质健康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对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进行调整,使同学们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作为高校体育老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非常关键。老师们应该在保证体育课堂上运动负荷适度的同时,加强培养同学们的终生
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结构与幅度,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更有部分教师其本身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会出现一些错误引导。其次,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的信息化资源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课后的自我练习,
想补觉。”除此之外,不少同学因为没有同伴而打消了锻炼的想法。山大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大二的张静静说,她们宿舍六个人,都不怎么运动,虽然自己有锻炼身体的想法,可是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去跑步就放弃了。“有时候想打个羽毛球,可是自己也玩不起来啊!”不少学生反映,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渠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