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学生素质教育实用常识_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课

hacker|
97

文章目录:

中小学生安全,健康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健康素质教育方面:

1、利用网络. 利用微博,豆瓣等受普遍重视度高的网站进行宣传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已成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成人了解到孩子的成长仅仅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

2、走进社会除了网络上的宣传之外,可以利用周末或者每天傍晚的时间,在一些居民区,校园外,热闹的街头巷尾派发一些关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宣传册,发放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父母和青少年的,一方面了解父母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欠缺的部分,另一方面让父母意识到孩子在素质教育方面所欠缺的地方。与小区的居委协商,张贴宣传海报等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同时有居委出面,在寒暑假开办一些小型的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培训课,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办一些关于育儿的讲座等.

3、 合作共赢 向一些专业的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机构传达我们的构想,通过协商希望达到能够与相应机构合作的机会.从而扩大我们的宣传范围,加强宣传效果.如果当我们的宣传力度做出效果成绩的时候,我们可以与这些机构达成适当的协议,例如以推荐其所出版的针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书籍,从而获得一些专业机构的支持.

4、 自我充实 在实行任何一条推广方案前,需要我们自身先要求具备有充足的专业的有关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知识体系.

中小学安全教育方面:

一、课间活动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交通安全教育

1.行路安全

首先要认识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过;黄灯亮时,不准通过,但已超过停止线后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

横穿马路时,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不要倚坐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图省事翻越或钻越护栏和隔离墩过马路,而应走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在没有人行穿越道的路程,须直行通过,主动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抢行。

在城市里的马路上,一般都用白色或黄色的线把马路分成机动行驶的快车道,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其他慢行车辆行走的慢车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不要几个人并排行走,在没有划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行走。低年级的同学们出门时,要有家长的带领,在行路时,如果有人在马路对面打招呼,不要突然横穿马路以防发生事故。

走路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或因想事、聊天而忘记观察路面情况。那样很可能被路面上的石块、木棍伴倒,摔伤或撞倒树上、电线杆上,甚至可能发生车祸。路边停有车辆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免得汽车突然启动或打开车门碰伤。不能在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跳皮筋、做游戏或追逐打闹,更不要扒车、追车、站在路中间强行拦车或者抛物击车。雾天、雨天走路更要小心,最好穿上颜色鲜艳(最好是黄色)的衣服、雨衣,打鲜艳的伞。晚上上街,要选择有路灯的地段,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和路面情况,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或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及各种无盖的井里。

穿越公路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一慢、二看、三通过”

2.骑车安全

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就是满12岁,骑车上街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上街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间去骑。

骑车要直行,不能忽左忽右地拐来拐去,转弯时不能抢行、猛拐,要提前放慢速度,看清左右及后方,并要打出明确的手势,表示转弯的方向,超车时不能影响被超车辆的行驶。骑车经过交叉路中,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车辆,遇到路口红灯时,要及早刹车,不能越过路口的停车线。

两人或多人一起骑车上街时,不要并行,更不能互相攀扶,不要你追我赶地疯闹,或相互开玩笑。那样既影响别人正常行驶,也容易造成事故。骑车时,不能撒把,来显示自己骑车技术,也不能图省力和好奇,去攀扶机动车辆。

骑车不要带人或过大、过重的东西,也不要手里拿着其它物品骑车。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3.乘汽车安全

坐公共汽车时,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不要拥挤,不能在车还没停稳时就抢先上下车,否则很容易造成摔伤或撞伤。乘车时,不能向车外乱扔杂物,也不能把头、胳膊或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这样容易被对面来的车或路边的树枝刮伤。同时坐车千万不能携带鞭炮、汽油一类的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下了汽车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就必须从人行横道通过,绝不能一下汽车就急忙奔向马路中间,更不能不等汽车开走,就从车前、车后往马路中间跑,这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打出租汽车时,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一旦不幸遇到翻车事故,不要死死地抓住车厢的某个部位。而要去抱住自己的头,并缩起全身才是上策。如果遇上交通事故,要维护好现场,同时呼喊大人,通知医院,以便迅速抢救伤员,并及时向交通警察或治安人员报警;还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四、食品卫生教育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

4.不要乱吃零食,要时刻保持口腔卫生,这样才能长出坚硬、整齐、洁白的牙齿。

5.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6.家里的餐具经常消毒,厨房要避风,防止发霉。

7.不要偷吃果园的水果, 可能有喷洒的农药,以免中毒

五、防溺水安全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就生圈。

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

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

5.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

7.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8.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的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9.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六、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1.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2.我们的家长有很多都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3.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4.使用蚊香要注意,点燃的蚊香放在金属盘、瓷盘或水泥地、砖地上,同进还要注意远离可燃物。

5.使用火炉要小心,炉旁不要放可燃物,千万不要用火炉来烘烤衣服,如果要烘烤,必须要有人看管。

6.使用液化石油燃气灶要注意安全,点火时,要先开气阀,再用电子点火。用完后,要随手关阀门,同时特别要注意用液化气做饭、烧水时要专心看守,以防水把火浇灭。

7.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8.不要在人口密集,和有油库、炸药、酒厂、化工厂附近燃放鞭炮和烟花。

9.不要乱烧垃圾,同时不要把燃烧的煤渣放在垃圾堆里,这样容易燃烧引起火灾。

10.清明节时,扫墓也要特别注意香蜡引发的火灾。

11.家中发生大火应就立即就地取材,用湿毛巾盖住火焰,并迅速切断火源。

12.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灭火,更不要直接用手端锅,以免汤伤,应立即将锅盖盖上,或用沙土、棉被湮灭。

13.如果是电器着火,立即拉闸断电,用干的毛毯棉被捂盖,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

14.发生火灾第一件事是拨打“119”讲清着火地点。

15.不要慌张,沿墙壁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包住口、鼻,如果衣服上着火,不能盲目乱跑,应该扑倒在地来回打滚或跳入近旁的水中。

16.如果在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首先要保持镇静,要辨明方向,千万不要拥挤、盲从,不要往座位下、角落里或柜台下乱钻。

17.要学会使用灭火器,常用的有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A、上下摇动 B、拔掉保险销 C、喷嘴管朝向火焰的根部

D、压下阀门,人离火不要太近,在喷射时人成弓步站立。

七、如何防止意外伤害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10.不要在楼梯上玩耍,特别是楼道拥挤时必须靠右走。

11.严禁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 踩空或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12.严禁爬高或在阳台护栏上探取东西,特别是擦窗户时不要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

13.严禁用仿真手枪对准人或路灯、窗户、玻璃射击这样伤害他人和损坏物品。

14.抬餐、打开水时防止烫伤,应小心谨慎,在家使用高压锅前,一定要先检查气阀是否通畅,打开锅盖时,防止蒸汽烫伤,应侧过身朝另一个方向打开。

15.喝汤也要小心,慢一点去尝一尝、试一试。

16.大人炒菜时,不要站在油锅边,以防油星飞溅烫伤。

17.还要特别注意有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要接近,如癞蛤蟆、马蜂、狗、蛇等。

18.不要在建筑工地玩耍,地上杂物较多,容易扎伤脚,楼房上面随时可能掉砖瓦砸伤头。

19.不要在垒放的木材、油桶、木箱等地放玩,以免物品倒下压着人。

20.不要在危房旁玩耍或捉迷藏,以免坠落砸到。

21.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

22.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

23.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应与家长商量,好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

24.严禁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录相厅、歌舞厅,以免接触到一些坏人。

如何培养学生课间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案

所谓习惯,指经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极其巨大的能动力量。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乃至人生成功的基础。这一点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中学生处在少年过渡到青年的时期,他们的人格尚未成熟稳定,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对社会的复杂性又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性格的不成熟性,使他们模仿性强、适应性强,好表现自己,不良行为或多或少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这种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治,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初中学生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初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老师和家长从外部给予一定的提醒和督促。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还不是自动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外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因此,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严格要求更是不可忽视。对于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许多地方与小学不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着一些偏差和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作为初中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就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入手,制定出适合班级实际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文明礼貌,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早读,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间休息,午间休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对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提出具体要求,如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巩固练习,三本(笔记本、练习本、纠错本)的准备等。总之,对初中学生行为习惯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只要严格要求,才能切实做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学生好习惯的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训练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做到十个结合,即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连续训练六周。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做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虎头蛇尾”,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第二,训练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要知道:学生一旦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事实证明不少学生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学生,可最终是害了他们。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第三,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学生第一次偷东西,老师发现了,很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学生第一次偷东西老师没发现或没重视,等他偷了十次老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

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目的的训练很必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决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师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担负着一定责任的。可以说,教育习惯是教育观念乃至教师综合素质最持久最顽强的表现,好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成功,坏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失败。著名作家毕淑敏少年时曾是学校合唱队成员。有一次,指导教师训斥她:你唱歌不好听!她受到了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真的唱歌不好听。后来在表演中,指导教师命令她“只能张嘴不能出声”,这一命令使毕淑敏深感自卑和恐惧,从此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敢放声歌唱。可能仅仅是习惯性的一句话,习惯性的一个表情,习惯性的一个眼神,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不知那位老师是否想象到,毕淑敏直到现在也不敢开口大声唱歌。可见,教师的教育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呀!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其中特别要做到: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志训练意志,以性格培养性格。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细心发现,细致工作,及正确引导。只要我们都来做这样的有心人,就会真正培养出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各方面都过得硬的合格的中学生。

如何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运动,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及课间操的基础上,开展课间操活动的继承及发展,也是课间操的一种新形式,是大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有效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加强课间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可以适时地反映学校的校风与校纪,更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通过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不仅能在学习之余有效地利用课间时间保证了学生的锻炼,更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更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合作精神。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可以全面、有针对性、适时地锻炼学生的体质,所以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需要全体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为全面地提高大课间的质量献计献策,与各部门紧密配合,保证大课间这一项体育活动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顺利有效地实施。

如何提高学生在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采取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贯彻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实验工作的精神,积极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从小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面试网 )

6、创新型原则。我校场地小,学生多,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摇呼啦圈,拍球,丢沙包之类的活动。

四、健全机制

(一)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篇五: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5、建立活动考核奖惩制度。学校每天由蹲点行政负责对所辖班级进行考核,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在每天考核中,班主任未能及时到场,每次各扣2分,未能按计划进行活动,每次扣班级管理2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取消期末素质教育先进班评比资格,同时取消该班所在年级组的素质教育先进年级组评比资格。

6、体育老师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督查工作,在考核中体育老师未及时到场或指导不力发现一次扣两分,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扣除当月校内浮动工资。

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

6、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7、活动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09:30——10:00为大课间活动。

8、附: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进行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时要注意哪些原则问题?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体说,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围绕三项主要目标实施: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育目标;三是发展目标。

全面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对象的全面性应树立””有教无类””、””长善救失””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学生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得、有所乐、有所发展。

(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全面和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确立其目标系统,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3)人才观念的全面性。遵循主体性原则,首先要体现教学民主性,其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再次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遵循主体性原则,一是要体现教学民主性,二是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再次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亦即教育的发展功能,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遵循发展性原则,一是要树立以发展为内涵的三个””课堂教学观””,即课堂教学本质观、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质量观。二是要把握发展的””三个度””,即向度、量度和效度。

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即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实际,全面地进行渗透教育,使学生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遵循渗透性原则,一是要提高对课堂教学渗透意义的认识,它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二是要重视渗透的全面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上午 03:56:03

    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

  • avatar
    访客 2022-07-05 上午 05:52:34

    免坠落砸到。21.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22.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23.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