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中华书局的书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 2、国学经典都有哪些 哪家出版社的国学经典比较有权威
- 3、中华书局出版社在哪
- 4、中华书局的性质及历史
- 5、《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6、收藏基本常识:碑帖如何鉴定与辩伪
中华书局的书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据我所知,就是百年历史,年代久远,注重品质,偏重人文方面,大家名家出的书较多。像林语堂、闻一多这样的国学大师,当代的林夕也有。
你是说书有权威性,可靠性?还是我的回答?我有买过中华书局的书,有所了解。忘记说了,他们还有出历史方面的。
国学经典都有哪些 哪家出版社的国学经典比较有权威
国学经典包罗甚广,难以一一详述。入门学习建议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上下册)。若需进一步研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十三经译注”是不错的选择。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国学经典品质不错
中华书局出版社在哪
普及常识:1954年5月,中华书局从上海迁到北京。现在属于中国出版集团。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中华书局的性质及历史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由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新式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局不久,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内出版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华书局云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及社会名流,如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张相、舒新城等,并陆续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颇有影响的书籍,编辑出版了《大中华》、《新中华》、《学衡》、《中华学生界》、《中华小说界》、《小朋友》、《中华故事》等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从建局到1949年,中华书局共出书5800余种,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重要古籍、少儿读物等多种门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50多个分支局,1000多家分销处还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设立分局,业务遍及全国并海外发展。是当时中国仅有的几家大型综合出版企业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著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典籍。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
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著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著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21世纪,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在汉语的世界化方面,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中华书局将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 yphe 书名 :
本书是中华书局《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系列的第三本,在编辑思路、内容形式上延续了前两本的做法,在内容上进一步充实,增加了“节日民俗”、“音乐舞蹈”等内容。通过有趣的提问、巧妙的切入,用生动有趣的文字、直观形象的图片,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可读、可查,是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读物。
收藏基本常识:碑帖如何鉴定与辩伪
碑帖的鉴定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它涉及面很广。鉴定者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除对历史的演变要清楚外,还要对文字学、金石学、绘画、雕刻、纸、墨、装璜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当然,更重要的是对金石碑志本身的了解。对于什么时候哪块碑出土、断裂、焚毁、佚失、损坏以及损坏哪几个字或哪几笔、现在什么地方等都要了如指掌,不然的话就要给鉴定带来困难。旧时收藏与鉴定碑帖,多以某权威或豪贵者的言论为准绳,或只以著录、名人题跋、藏印为依据,缺乏全面客观的审视,因而往往以假乱真,造成很多失误与笑话。很多收藏家在这上面吃过大亏,可见鉴定的学问之深奥。 但我们也不要将其看得过于神秘而高不可攀,如果是假的就一定与真本有区别,只要鉴别者通过细心观察,逐渐具备一定的眼力,掌握其作伪手段,平时多看多比较,一定有蛛丝马迹可寻,就会发现种种与真本不同的破绽。一、伪 造 碑帖多以拓本或拓片的形式出现,若一见到黑底白字、纸色泛黄,甚或有名人题跋的碑帖,就如获至宝,以为见到了文物,岂不知其中赝品大量存在,若不辩真伪盲目收藏,不但浪费了感情,且徒然贻笑大方。 伪造现象在碑帖发展史中已不鲜见。伪造,简言之即无中生有,无原石与拓本而凭空根据某碑志或帖上某人的书法,再摘一段古人文章或诗词,二者结合刻石以欺人。如传说中大禹时代的《□嵝碑》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伪物;周穆王吉日癸已四字也是后人妄写;三国时张飞《立马铭》显见是后人所造。若史学家对此不加考证信以为真,以此订正史实,岂不越来越糟。对伪造者,因无原石原本可对,所以需要了解其如何从碑帖摹制而来,再根据史实推断,抓住伪造中破绽,才能证明是赝品。法帖中作伪现象更为普遍。如《淳化阁帖》,前人就曾批评编者王著鉴别不精,其中伪迹甚多,如苍颉《戊已帖》、夏禹《出令帖》、孔丘《延陵帖》汉张帝刘□《辰宿帖》、张芝《冠军贴》、《欲归帖》、《二月帖》等等,都是伪物。 二、重刻 一般来讲,只有当时书丹上石或按墨迹摹勒上石镌刻的碑刻,称之为原刻。原物已毁或早已失传,因而重刻的叫重刻。重刻一般分三种情况: 1、依原迹重刻 如元赵孟頫《福神观记》即清吴荣光重刻。 2.依旧拓重刻 如虞世南《夫子庙堂碑》,其碑原刻未几即毁,唐时丞相王旦重刻,又毁;宋王彦超等再重刻。 3、摹写重刻 如秦《峰山刻石》久毁,宋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写本重刻之。古代之碑在当时就一刻再刻者屡见不鲜,如《峰山刻石》就有许多重刻本流传于世,后人评价其次第为: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郑氏第三,应天府学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由此可见一斑。总之,重刻的目的还是为了再现原物以飨后人,故刻工比较严谨认真,尽量恢复原状,其用意与下面翻刻有所不同。 三、翻刻 另有一种,原石尚在,依拓本再刻谓之翻刻。 翻刻之因有三: 一、古时名碑因路途遥远椎拓困难,为取用便易而以旧拓翻刻之,如欧阳询《九成宫碑》,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二、原刻损泐过多,以旧拓翻刻之,如先秦《石鼓文》,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三、原石尚在,然椎拓不便,或原石已佚,碑贾翻刻充作原拓、旧拓,鱼目混珠而牟利,如:《四山摩崖》、《云峰山全拓》、吴《天发神谶碑》等。 四、其他作伪手段 为使作品更逼真,更有价值,还有一些作伪方法。如染色充旧,即用茶叶或颜撩将新纸染色仿旧。但这种作法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看去总觉不舒服。又如题跋作伪,即将真本题跋割下,装裱在伪本上。这种移花接木的办法很容易蒙蔽一些迷信名人收藏题记的人,故决不能盲目依靠题跋来论真伪。遇这种情况,除要确定题跋和原帖的真伪外,还须注意题跋内容是否与帖相符,帖内是否钤有题跋人的印章。还有嵌蜡填、补考据处石花及在拓本石花处填墨以充旧的,这种作伪效果往往很不自然,仔细观察即可辨认。 还有伪刻名人印章作伪的,无非是骗取收藏家的信任,但此种伪印除艺术不佳、格调粗俗外,时代不同的印章而所用印色却往往完全一样,且钤印的位置也显杂乱无章。 另外,更有甚者,将整个拓本全部按旧拓用墨涂描一遍,还有根据旧拓制成锌版,然后将锌版腐烛后拓墨充旧者,这些更不易辨认。 五、辨真伪 综上所述,面对如此繁杂的作伪手段,那么,若手中捧着一本自认为良好的旧帖,我们应如何去辨别其真伪呢?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冷静,心静才能详细观察,综合考虑,不致急躁武断。然后仔细观察作品字口是否有神,有无涂墨现象,纸与墨是否相合,再观其首尾有无名人题签、题记,有无收传印记,题记和印章与拓本内容是否相符,有无张冠李戴,再看整本是否染色,考据处是否有拼补或描填痕迹。若拓本真实,题跋、印章亦可靠,便有可能是善本,还须进一步推敲。若拓本好,但无名人跋与印,亦不失为善本。但若拓本有问题,即使题跋可靠,亦只能是次品或资料,不具文物价值。 总之,各种作伪无论手段如何高明,钩摹如何精细,与原石相比总有一定距离。第一,字划神气不同。真品精神十足,伪品萎靡不振。第二,石花不同。经过天然风化而剥落的石痕非常自然,而伪品人工椎凿痕迹颇浓。如再仔细观察,必然还有遗漏点划或错字出现。旧拓本皆采用当时佳墨精心椎拓,墨色浓重黝黑、纸墨相发,神采飞动,每一展卷,总是墨香四溢,令人神怡心旷,而伪作则多用近时劣墨,平淡粗劣,且无墨香。故作伪者其他皆可修饰,唯墨气无能为力。 六、观石花断年代 如果各种迹象表明,此本绝对是真品,虽非精品,但亦非伪造,就是不知是何时所拓。那我们除根据纸质与墨气推断外,就需要借助字口的肥瘦与观察石花的泐损情况来断定年代的远近了。如今看到的碑,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近年,虽已逐步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在这之前,这些碑都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历经风雨的侵蚀,有些地方开始出现石面自然剥落的痕迹,即石花。有些地方出现人为的划痕或自然人为的断裂现象,有的一断为二,有的断为三节,更有甚者已渐为残石碎片。 经过历代文人墨刻、商贾、盗墓者的不断推拓,碑的字口由初刻时的肥厚圆润而逐渐变得细瘦而枯干。这些潜移默化的微小变化,为我们给碑帖断代提供了依据。
以一一详述。入门学习建议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上下册)。若需进一步研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十三经译注”是不错的选择。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国学经
显见是后人所造。若史学家对此不加考证信以为真,以此订正史实,岂不越来越糟。对伪造者,因无原石原本可对,所以需要了解其如何从碑帖摹制而来,再根据史实推断,抓住伪造中破绽,才能证明是赝品。法帖中作伪现象更为普遍。如《淳化阁帖》,前人就曾批评编者王著鉴别不精,其中伪迹甚多
之,各种作伪无论手段如何高明,钩摹如何精细,与原石相比总有一定距离。第一,字划神气不同。真品精神十足,伪品萎靡不振。第二,石花不同。经过天然风化而剥落的石痕非常自然,而伪品人
察,综合考虑,不致急躁武断。然后仔细观察作品字口是否有神,有无涂墨现象,纸与墨是否相合,再观其首尾有无名人题签、题记,有无收传印记,题记和印章与拓本内容是否相符,有无张冠李戴,再看整本是否染色,考据处是否有拼补或描填痕迹。若拓
真,尽量恢复原状,其用意与下面翻刻有所不同。三、翻刻另有一种,原石尚在,依拓本再刻谓之翻刻。翻刻之因有三:一、古时名碑因路途遥远椎拓困难,为取用便易而以旧拓翻刻之,如欧阳询《九成宫碑》,宋、元、明、清皆有翻刻;二、原刻损泐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