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带有质疑的常识_还有哪些有关质疑的名句

hacker|
149

文章目录:

生活中有怀疑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1、聂利: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

2、孙中山: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一天,先生又教了一段课文。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能背了。可是,书里说的什么意思,他还有些不明白。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念书的同学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直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3、柏拉图:

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的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的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4、达尔文:

达尔文这个被宗教界称为怪物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大胆质疑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的。

达尔文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5、伽利略:

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这一天,伽利略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你有这些质疑吗?

1.

不知是哪一位名人说过,即使是真理,我们也应当大胆地质疑。因为质疑会让我们主动思考,进而改变突破促使社会进步。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生活当中的很多小事都会产生质疑。但我很清楚,我的那些质疑与这个不是同一个概念。

最开始有这种念头是去理发店洗头的时候。每当店员问我:您要用哪一种洗发水?好的还是一般的呢?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就一般的吧。

其实不是不想用好的,更不是舍不得用好的,而是我感觉确实无法区分她所谓的好和一般,并且心里总是犯疑乎――作为一个行外人,那些洗发水用肉眼是不能辨别出优劣的。

还有当躺着洗头的时候你是根本没机会看到洗头妹挤的是哪一瓶?所以当所有这些疑惑涌上心头的时候,害怕吃亏的我毅然决定要一般的。

2.

最近听同事经常说起盲人按摩的各种好,于是连续工作了一个半月的我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一下。一来想通过按摩享受和放松疲惫的身躯;二来想印证一下他们是不是真的聋哑。

几天前机会终于来了,领导安排我去城里办事。在办事的间隙我无处可去,像往常一样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瞎逛打发时间。

不经意抬头发现那条街上都是些按摩店,于是想都没想就径直走进一家店面稍微大一点的。里面的摆设简洁干净,只见两聋哑人正在为俩老人泡着脚。

不知是不是因为很少有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去消费,见我进去他们都以一种似乎惊讶的眼光迎接我,搞得我有点不知所措。

顿了一下,看起来像老板的一个中年男人用手语招呼一个十七八的小伙过来。他递给我一张消费菜单示意让我选择,我看了一下也不知道哪个好就随意指了一个――全身按摩。

然后他把我领到按摩床前,在躺下之前我问他“需要脱鞋吗?”他不着声。我提高音量又问了一次,他依然不着声,但这回他用手向我比划着。我没看懂也用手比划给他,几个回合才弄明白所有的事。

看来是真的聋哑人,心里这样想着。这时他已经开始帮我按摩颈和背,本来我挺放松的,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手法不对,感觉越来越痛。

要是平时我早就发火了,但因为也听别人讲过按摩本来就会痛,于是我咬紧牙强忍着。慢慢地我发现那些按过的地方确实挺舒服的。

尽管直到最后那个不专业的想法依然没有完全消除,但我还是肯定地表示确实很舒服很享受。

像这样的质疑还有很多很多:逛超市时导购推荐的东西肯定质量有问题;购物后店家送的赠品都是次品;商场里做活动一定有消费陷井……

3.

这种莫名的质疑还延伸到了生活的其他地方:比如打电话要是别人没接,那么肯定是故意不接的;发的红包要是不领走一定是因为什么地方得罪了人;说好的捧场有事来不了,那以前的好可能就统统成了装逼……

我已分不清到底是别人还是自己不怀好意。 这些空穴来风的质疑到底该不该呢?

不得不承认,这些非黑即白的质疑其实本质上是一种不信任,是钻进了生活的牛角尖。 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曾经的道听途说和确有其事的经历。这样的心理不过是担心自己又吃亏而已。

现在突然觉得那样的担心似乎有点儿过了。我不禁感叹:那些充满偏见的质疑使我的心里产生多大的阴影面积啊!心里的阳光都去哪儿了?

难道不应该将这些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比如购手机送话费的活动,确实有必要把消费的附加条件和所送话费的使用细节搞清楚。而诸如朋友偶尔因有事爽约那样的情况,我们就应当相信他确有其事而不是立即想到故意而为之。

很高兴自己终于对这些年的质疑态度产生了质疑。因为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生活,保不齐某一天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跌倒的老人时,在我的一贯逻辑之下,不扶会成为不假思索的抉择。

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从今往后,我要让信任回归我的生活。

我相信用信任取代质疑一定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生活中有哪些我们可以质疑

套子之我见 《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典型的“套中人”形象,也传达出典型的“套子观念”。别里科夫把自己全身上下都包裹在套子里,连思想也如此;他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最后因为恋人的三声大笑而断送了性命。资料上说,套子是规矩,是限制人类思想行为的观念制度;对于合理的套子应该保留,而落后反动的套子应当破除。这是没有错的。然而,我却认为,这话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破套的难处,不在于“破不破”,而在于“破什么”。人的观念由社会造就,当整个社会陷入偏激与盲目,套子的合理与否便难以判断。为什么别里科夫会成为套中人?这样性格的形成当然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的产物。人永远被环境所影响,也必然对环境存在着妥协。别里科夫身处一群开放民主、向往自由的同事中间,没有受到感化却仍旧因循保守战战兢兢神经过敏,说明在他身后,存在着一个闭塞专制恐怖的大环境,它逼迫别里科夫向套内退缩,塑造了别里科夫的观念与性格。别里科夫会认为自己错了吗?恐怕他是看不见自己的套子的。他说:“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同样,中国旧社会的女人们也曾以守贞殉夫为美,以三从四德为美,以三寸金莲为美。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荒唐至极,是应该破除的套子,但在那时并无人破除;不但不破除,还引以为傲引以为美,这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事。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套子破除之后才评论一番,真正看清身边套子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事不仅仅是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和将来。练习册上有一道讨论题,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些“套子”?又加上提示:有的同学唯师唯书……我对此无语。如果你知道它是套子,它便不可能把你套进去了。在大多数人已经不唯师唯书的今天,我们大可以把从前的套子拿出来嘲讽批判;那少数顽固的唯师唯书者,也当然会找到新的依据,使他的套子趋于合理,是不会等着我们来批判的。但是这样做能让我们看见身边的套子么?我们只在新套子里讨论旧套子,又如何打破新套子呢?我认为,打破套子,只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样的眼光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对先前经验的分析,来源于大量的知识与思考,来源于对人类公正自由的理想的理解。我想,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在陈旧的套子上寻找漏洞的过程;它极其缓慢,需要客观条件偶然机遇,也极其艰辛极度冒险。因而,所有打破套子的人都是孤独的,在刚刚打破套子时,他们往往会面对整个世界的质疑与非难。但丁,马克思,爱因斯坦,无不如此。更有甚者,为破套而失去自由乃至生命。整个世界也在他们的身后缓缓运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破了套,只是随着大众一起踩过旧套的残骸。——那便又在新套子里了。不过,有谁说这不是一种进步呢。每个人身上都有别里科夫的影子。无论跟随世界走了多远,它仍然存在。打破它的方法惟有思考,立足于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观并且看清事物的本质。当思考独立存在,套子的真正面目方能显现。也只有在这样的尝试中,社会才能不断向前。

我们的生活需要质疑

生活就像一搜小船 行驶在海面上 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要敢于挑战它艰辛的困难,质疑自己前方的路途是否正确,也可以跟着它到随波逐流!

我们要敢于质疑生活中的一切不明白的事物 就像学习一样 ,学问就是要多学多问 从小老师教导我们不懂的就要问 就是要我们不懂的要敢于质疑,知识就像海洋 无边无际 我们要敢于探索一切未知事。

现在的我们从来不敢质疑老师说的话 不敢探索书本上的疑问,我们把它当作真理 认为老一辈的人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认为古人写的书都是最权威的 ,就算有疑问也不敢推翻 我们不敢创新 太过于依赖书本的一切正确性,这样我们的文明发展就会止步不前!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哲学教授到动物园给小动物们讲课 突然有一位青蛙跳出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时动物园的小动物们才知道原来教授所说的东西并不是全对的 他们才意识到真正的道理。

生命如歌 或高亢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 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 或浓淡或素雅 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 才美丽动人 生命如酒 或浓烈或清香 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 才醇厚诱人!体味生命的价值 品味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真理坚持自我  敢于质疑 推动社会的发展。

记得小学时 读到的文章《皇帝的新衣》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小孩,很多成年人害怕别人嘲笑他们的愚蠢而附和骗子的谎言时,大街上只有一个小孩站出来说出了真话 ,突然觉得这个社会那么的悲哀,难道只有一个年幼的孩子看出了谎言吗?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 只是他们不敢挑战他们的国王 那是他们的王 那是他们最大权利拥有者 就像现在的权威一样!

时光不停的流逝 一去不复返,没有回头。过去的新到了如今也成了今天的旧,现在的新也即将成为未来的旧,世界就在这新旧不断变换中前进,小船在逆水中行走 不进则退,我们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超越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3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3-03-17 下午 04:48:30

    的阴影面积啊!心里的阳光都去哪儿了? 难道不应该将这些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比如购手机送话费的活动,确实有必要把消费的附加条件和所送话费的使用细节搞清楚。而诸如朋友偶尔因有事

  • avatar
    访客 2023-03-17 下午 03:04:14

    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直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 avatar
    访客 2023-03-17 上午 11:43:05

    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