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素养150个小常识_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hacker|
108

文章目录:

如何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词汇,在中国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学、大学时我们学习的许多数学、物理学定理、定律都是用西方人的名字命名的。中国人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只能举出地动仪、圆周律等具体事件的实例,少有系统性的成果。而且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做这类事都属于猎奇讨巧,即便是能工巧匠,他们的技艺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毫末之技,虽说算不上见不得人,至少不是正常文人努力的正路。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只有到了五四运动后,以教授从西方引进的数理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新学才在中国兴起。因此,培养科学素养对中国人而言不但历史十分短暂,而且更重要的需要传统观念的转变。

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不是战争的残酷,不是帝王的霸业,而是一项项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指南针的发明让人类可以跨跃重洋,蒸气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工业时代,青霉素的发现挽救了千百万的生命,电的发现让能量可以远距离传输,爱迪生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现代社会,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明让地球变成了村庄。因此,一个以科技为重的社会才会生产出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真正引领未来。然而,中国对科学技术的宣传和学习都存在问题。

所谓科学素养,一是思考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能够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而不是主观臆断;二是应该有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比如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牛顿三大定律等有清晰的了解,并且相信其为真理(,在此不探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问题,因为对一般民众要求掌握这些过于苛刻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许多的封建迷信、许多骗子的骗术就都会自然地失去市场;我们处理问题就会更加理性。然而目前我们的社会在培训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媒体对科学技术的宣传本应起到更大的作用。然而,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官本位文化让媒体对科学的宣传让位于其他新闻。看我们今天的媒体,中央台十几个频道只有一个专门的科技频道,简单说来,科学只占十几分之一的份额。在新闻中,对出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的报导也都是在新闻的最后几秒钟时简单介绍一下。相对于领导出访、政府新闻、经济信息,科技新闻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在报纸上,科技消息也都位于十分不起眼的版面,且篇幅十分有限。想当年,一篇《哥德巴赫猜想》让多少有志青年立下了献身科技事业的宏愿。而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可能再用一篇报导引起巨大轰动,但科技在媒体上的地位,不得不让人鄙薄科学技术,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很难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更难让我们的科技发现和发明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要培养公民的科技素养,就要在媒体中加大、加重对科学技术的报导。

今天我们从中学开始教授数理化本来是从少年开始培训公民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手段,但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把所有的课程都当成了获取分数的手段,至于学的是什么并不重要,甚至也不关心,关心的只是如何解题,如何掌握解题技巧。而课程本身讲的定理也好,公式也好,考试结束后忘个一干二净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许多中学生学了电学不会装电灯,学了力学想不起利用杠杆原理,学完自然不分不清上弦月和下弦月。许多人几年后就将中学数理化中学到的本应受用一生的基本科学常识丢光了。

这种状态不改变,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就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 何谓科学素养?如何培养、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原来的接受学习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构学习、分层学习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使得“科学素养”这一与时俱进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迎接科学素养的新的内涵而转变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乃至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学习方式 转变 科学素养 养成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等同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它指导学生对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作出选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以往的接受学习已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现代几种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一种学生在本能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按照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主张“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使已有知识与新信息建立起联系从而建构合理解释。”[1]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意味着我们要把探究作为一种学生认识自然和理解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

科学探究是从老师或学生的问题开始的,一切科学探究的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通过阅读教材、实验、观察等多种途径,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如的进入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对探究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主要是通过实证资料进行的。所以探究活动中实证资料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收集实证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具体事物,描述其特征;测定物质的特性,并做好记录;实验观察和测量,并做好记录;从教师、教材、网络、调查、访问、书刊、文献等途径合理解释探究结果。

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生理差异,他们的知识背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加上探究本身的开放性,注定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探究结果就必然存在差异。为了达到对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的目的,就需要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

探究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学生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它与接受学习方式不是对立的,只要是有意义的学习,无论是探究还是接受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只是探究学习方式更强调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2]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动性: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从事学习活动,能动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2、有效性: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这样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它们发挥最佳的效果,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3、相对独立性:自主学习过程是独立展开的,但是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学生的学习环境不能完全有自己掌控,而且学习过程不能完全脱离老师的指导,所以还有依赖性的一面。

4、自我监控性: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评价和调控。这里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自我认识能力,从而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有针对的自我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不要老师的指导,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能动学习,而自学是在完全脱离老师的情况下的学习,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自学可为进行自主学习作准备。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互动,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的的活动。[3]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成绩作出评价。合作学习的展开,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的特征如下:

1、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是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个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同时,各班各合作小组之间又是同质的,只有组间同质才能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也就是说应该混合编组。

2、 任务分割,结果整合:把学习任务切割成若干块分给各个小组成员,这样小组成员就对自己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但同时他们又要把自己的那部分学习任务讲授给别的同学,各小组的结果还要进行最后的整合。

3、 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在形成性评价时,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任务,但是小组中每个人的积分将加在一起,各小组的总分进行比较。

4、 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即把原来合作小组打乱,组成新的测验组,优等生和优等生一起测验,差等生和差等生一起测验,以保证公平合理。

5、 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四)建构学习

建构学习是指学习的形成过程,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信息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过程。[4]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接受由老师传递的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加工处理,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对所遇到的各种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并努力发现事物的规律、主动的赋予知识以意义。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和丰富的过程,同时包含着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认知结构的重组。这样学习过程就成了能动的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

(五)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和机械学习相对的,是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他将学习按照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指的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非任意的实质性的和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相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实质性的联系是指不拘泥于字面的,学习者真正的理解了学习内容的意义。而机械学习则只能产生人为的、非实质性的联系。

(六)分层学习

所谓分层学习是指协调学习目标和要求,把学习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学习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5]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具有性和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认知方式、兴趣、爱好的差异等,这些差异直接造成了学业成就的差异,导致了差异教学的实施,而分层教学和层次学习就是差异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分层学习使的各个层面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知识的学习找到了自己的基点,在比较适合自己的平台上发展自己,不像以往,好学生、差学生一刀切。分层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简单的讲就是借助于理科教育所应当培养的公民素质,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郝德首次用这一术语来探讨科学探究教育问题,他认为“与科学知识探究及其在人类各种事物中的应用有关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种认识反映了科学以及我们的民族、社会进步和当今人类适应时代需要革命性变化。”[6]科学素养的特征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的,而是贯穿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或者设计各种项目而发展科学素养。

裴勒等人则认为在1964年前后,“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理解以下六方面的内容,并认为前三个方面的内容特别重要:(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指导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科学中的基本概念;(6)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7]

在此基础之上,70年代初,寿沃尔特提出了七个维度组成的科学素养的定义,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具备:(1)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2)与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和理论;(3)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并增进对世界的了解;(4)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价值原则相一致;(5)理解并接受科学与技术是密切联系的事业,并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互动关系;(6)通过接受科学教育以及拓展终身的科学教育,形成各种对世界更为丰富的确信的并且更加激动人心的看法;(7)掌握多种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操作技能。

而辛恩则进一步把科学素养分为“实用科学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和“公民科学素养。”[8]20世纪80年代,与科学技术、科学政策、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等密切相关的课题成为人们在探究科学素养内涵时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米勒指出,公民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结构体系,它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1)对基础科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科学概念术语的充分理解;(2)对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本质属性的理解;(3)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技术之与个人和社会发展影响的理解。

从国际范围内人们对“科学素养”的探究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含义的概念,而且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的概念。[10]科学素养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它的内涵是开放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赋予其不同的涵义。针对当前基础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科学素养又具有了新的侧重点和要求。[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素养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的思考社会问题,把自己的学习放入其真实的社会情景之中。科学素养也强调在主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背景中发展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的培养。总之,现代科学素养,在强调知识、技能、过程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转变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

首先,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为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了科学的本质,也认识到了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以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其次,科学应以人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肩负起发展科学、发展社会的使命,主动积极的学习。以往以接受学习为住的课堂更多的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枯燥的课堂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可想一个对科学没有兴趣和热情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再次,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有了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了体验科学兴趣的可能,从而使其科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同时,科学素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它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不变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人处在科学素养的达成的不同阶段,分层学习利于学生再学习过程中科学素养的不断养成。

最后,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标中,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讲授灌输、学习来形成,它们只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内化而成。所以,转变学习方式是利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希望可以帮到你。。加油

大学文科生应该掌握哪些自然科学素养

一、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和谐的因素

1.大学生科学素养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了大学之后,专业知识又成为学生们的主攻方向。教育体制上的“一脉相承”最终带来两大弊端:①中小学不重视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在大学中延续;②学生长期保持着应对考试的“惯性”,即便到了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的大学却仍然沿袭过去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为考试而学,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大学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化。

大学实行文理分科,造成了文、理科学生之间分界明显,不少文科生、艺术类学生因为高考不考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而在高中二年级放弃了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因而缺乏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而由于同样的原因,理科大学生缺乏人文学科知识。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和国家教育部规定必修的部分公共课,理科学生的课程中人文内容很少;而文科生的课程中自然科技知识不多,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二、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评价大学生素质的主要量化指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科学素养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软条件,其高低对他们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导致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在这方面加强学习的意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大学生缺乏提高科学素养所需的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大学生所承载的带动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提高的责任感。

三、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上投入时间少

由于学生、学校对就业的不可预知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成:本科+考研=就业,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分数、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四六级英语过级、各门功课过线、专升本、本考研,大学也变成了“应试型教育”。

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之下,学生从入学开始为就业做“策划”,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为考取研究生。导致这部分学生把所学的课程分为“考研课”和“非考研课”而区别对待,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成绩”——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考研用得上的课或“专升本”用得上的课。在这种“氛围”的压力下,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能展现自己“成绩”以外的科学素养上多投入时间,这些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中“应试教育”的积极响应者。

四、学校的科学素养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调查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的倾向,课堂讲授侧重于讲解科学原理、概念,较少采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成绩的评估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和重现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做考卷、解习题、背教科书,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本质缺少有效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

在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方面,虽然学校每年都有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等科技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把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过程体验放在首位,制定的预期成果标准过高,把国家级、省级的比赛名次看得过重,真正参加的学生却不多,组织科技活动预期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在社团活动方面组织有唱歌比赛、演讲比赛、“三笔字”比赛等文体活动,然而与科技知识有关的比赛活动却不多。学校的学生社团数量不少,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类社团却很少。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与氛围。

几点思考

一、改革课程设置,选好用好教材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加强实践课。具体措施是:①就理科专业而言,应该考虑提高理科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拓宽教学内容。如: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程、人文精神培养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②对于文科专业,可以开设一些科学类选修课程,如现代科技概论,科学史、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③开设一些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供学生学习,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课程。④邀请校内外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讲座、科普讲座等。通过文理渗透,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理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选修课是本科学习阶段及其重要的学习历程,是大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选修课在大学的课程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但多数学生未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提高学生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核力度,保证大学生这一重要的学习历程得到落实。二是教师要选好用好教材。目前高校教材版本很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关系处理好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好教材,要选择教材,但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新的开发。因为现在教材内容过多阐述“是什么”,而没有从“为什么”的角度给学生以详细解读,需教师去填补这些“空白”,搞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创新科学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如专题讨论、小组学习、问题学习、模拟实验、辩论会、实地调查、个案分析、课题研究等,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学生开展问题讨论、写小论文、设计实验、拟定研究(设计、制作)题目和研究方案,使学生即得到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三、改革完善高校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高校考试制度对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切实将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改革高校传统的考试内容,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要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不仅要在书面考核题型的设置上体现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而且要在传统的书面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一步丰富考核形式,采取任务设计、模拟问题情境、对话等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开展对大学生素养的考查与评价。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将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

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这一掌握高级专门知识的特殊社会文化群体,在全社会科学文化精神传播与普及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立的教育环境。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强化科学导向,创造新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性地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电视台、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利用校舍有限空间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及本地科技成果展览室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操作室,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诺贝尔奖宣传展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诺贝尔奖;举办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科普报告团成员、科技馆讲解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什么是科学素养

素养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行为模式。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理解和运用印刷信息开发自己的知识潜能的能力。

科学素养一词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英语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跟学者有关,指有学识,有文化;另一种是真对一般公众而言的,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北京师范大学郁波教授是这样给科学素养定义的,科学素养有三个层面的解释:一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生活方式。

据我分析,科学素养就其概念本身有其鲜活的一面,这和科学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CECD)认为:“科学素养是应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该组织还认为,“科学素养还包括应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世界并能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作出科学结论并能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美国“2061计划”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mericans)将“科学素养”定义为:

“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通过日常生活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科学素养的形成受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怎样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更新观念。首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体系,对评价对象能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增进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其次,及时更新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由过去高校单一的知识传授观念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转变;由过去的专业对口型教育向适应培养观的转变;从继承型、传统型教育向创造型、开拓型教育转变;由封闭型办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两课”(课内课外)的主渠道作用和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功能,努力抓好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训的工作。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理性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随时引入新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足,正确对待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建立和健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实践环节。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对大学生增设必要的科学实验教育课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从事创新活动打好基础,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11-14 下午 08:07:11

    的影响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怎样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新观念。首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体系,对评价对象能

  • avatar
    访客 2022-11-14 下午 09:04:16

    内容很少;而文科生的课程中自然科技知识不多,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二、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存在偏差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评价大学生素质的主要量化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