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安全常识微视频_防中暑安全教育视频

hacker|
124

文章目录:

防暑降温小常识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要解暑降温,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有些人喜欢脱光上衣做事,实际上不但不凉快,反而会因紫外线照射晒伤。夏天中暑常常是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的,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温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最佳的饮料:

白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盐可以补充体钠的丢失。

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选饮品。

菊花茶——中医称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纲目》说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清热疏风;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医称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选择。用鲜苦瓜捣汁或煮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

番茄——中医称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肾经脉,其功效可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绿豆——中医称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用绿豆煮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鸭肉——中医称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本草纲目》称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调味品:

食醋——中医称醋味酸微苦,性温,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发烧就不宜喝醋,因为醋有收敛作用。

最佳的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因天气变化、室内空调过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即是说,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清凉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等,亦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要解暑降温,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有些人喜欢脱光上衣做事,实际上不但不凉快,反而会因紫外线照射晒伤。夏天中暑常常是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的,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温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最佳的饮料:

白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盐可以补充体钠的丢失。

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选饮品。

菊花茶——中医称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纲目》说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清热疏风;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医称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选择。用鲜苦瓜捣汁或煮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

番茄——中医称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肾经脉,其功效可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绿豆——中医称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用绿豆煮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鸭肉——中医称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本草纲目》称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调味品:

食醋——中医称醋味酸微苦,性温,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发烧就不宜喝醋,因为醋有收敛作用。

最佳的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因天气变化、室内空调过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即是说,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清凉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等,亦是夏季旅游常备的

夏天了,应该注意什么

夏季安全注意事项

一、雷雨天安全常识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雷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大家应高度重视雷雨天的自身安全,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1、应注意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插头;不靠近水管、暖气管等导电物体;不在灯头线下站立;不在喷头下淋浴;不拨打手机。

2、不在高楼平台上停留;不在走廊聚集、奔跑及大声呼喊。

3、不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在大树下躲避雷雨。

4、不在旷野中打雨伞和高举其它金属物件;不在旷野中奔跑;不穿戴湿衣、鞋、帽等走动。

5、不骑行自行车;不进行户外球类活动;

6、乘坐汽车、火车等,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7、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接到窗户及房门上。

8、突遇雷电时,应立即下蹲降低自身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膝上,身体其它部位不要接触地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9、一旦人体遭雷击后,往往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往往可以出现奇迹。在抢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

二、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同学们应高度注意食品卫生安全,谨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购买食品要仔细查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尽量选择新鲜、贮藏时间短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

2、不采购未经检验的肉类、死因不明的禽类和水产品。不购买路边“无证”摊贩售卖的熟肉、凉拌菜、凉皮等食品。

3、夏季食用生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少吃或不吃炝虾、毛蚶、醉虾、醉蟹等生食水产品。

4、加工好的卤菜和熟肉食品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应充分加热。

5、加工凉拌菜的蔬果一定要洗净消毒,现做现吃。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6、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条件好、具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餐前洗手,尽可能使用公筷,倡导分餐制。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切勿食用违禁食品,不要暴饮暴食。

7、夏季气温高,适时、适量吃些冷饮,能消暑解渴,利于身体健康。不宜过多贪吃冷饮,不宜在大量出汗、饭前饭后、喝完热饮等情况下食用冷饮。选购冷饮时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产品;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8、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组织救治,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得到及时调查处理,避免因时间拖延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无法认定。

三、防中暑安全常识

中暑是炎热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之一,轻的病人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心慌及面色潮红,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甚至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重者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言语及神志不清、手足抽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危症。因此,大家要注意防暑。

1、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色浅的衣服;戴隔热遮阳帽;多喝盐开水;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备有人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片等防暑药物。

2、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然后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在病人的头部和颈部,让病人多喝水(最好为温盐水或西瓜汁),并服用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物。如病情严重,要迅速送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四、防洪水安全常识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同学们要高度注意防洪安全。

1、坚持天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当地天气变化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天气征兆: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2、不围观洪水;不从山底下走,不走低洼地带,更不能在山沟内、低洼处住宿;不在大树、围墙和岩石下避雨;不明水情不擅自过河。

3、洪水来临要尽快转移。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处暂时避险。同时,采取拨打求救电话、制造烟火、挥舞带色彩的衣物等方式向外界寻求救援。如有船只、木排、门板、桶、盆、缸等漂浮物,可进行自救。

4、如遇山体滑坡,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撒离。撤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险的。

五、游泳安全常识

游泳是夏季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消暑纳凉,愉悦身心的作用,夏季游泳,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一般参加游泳运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私自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及各种传染病人不宜游泳;经期女士不宜游泳;饱食或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后不宜游泳。

3、准备好必要的用品及防护设备,如游泳衣、水镜、救生圈等。下水前应作陆上热身,以免发生抽筋等不适反应。

4、把握好游泳时间。游泳时,身体热量散失快,能量消耗大,不宜在水中呆得过久,一般不应超过一个小时。

5、游泳过程中,如果发生抽筋或体力不支现象,切不可惊惶,也不要举手挣扎,应平躺在水面上,露出嘴和鼻子,同时深吸气,浅呼气,使身体仰浮在水面上,用与抽筋腿同侧的手握住脚趾向上拉,另一只手压住抽筋腿的膝盖,使腿伸直。

6、如发现有人溺水,一定要从溺水者的侧面游过去,千万不要从正面过去,以防被溺水者抱住而一同溺水。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后,先要清除掉他口鼻中的泥沙,然后。救护者可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的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捶其背,使其腹腔里的水流出。如果溺水者已经苏醒,要给他穿衣保暖,并让他安静休息,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抢救。

预防中暑安全知识

预防中暑安全知识 篇1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疾病。从病因上来说,中暑是一种物理条件致病的疾病,即高温。因此中暑有特定的发病季节和环境,最常见的发病季节当然是夏季,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就是各种高温环境,比如炼钢炉等。不要小看中暑,中暑可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了解中暑不仅可以预防自身中暑,也有助于及时识别、帮助中暑者,使他们脱离危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为36~37℃。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人体的体温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当环境温度为21℃时,大部分的体热(71%)靠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热,少部分的体热(29%)则由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变小,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量减小,而蒸发的散热作用则增强;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人体蒸发有两种方式:即不感蒸发和出汗。

人体及时处在低温中,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出,然后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察觉,又称为不显汗。人体24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人大,因此,在缺水时婴幼儿更容易造成严重脱水。不感蒸发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散热途径。

出汗是可以察觉的汗液分泌,又称为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而且穿衣服多时,气温达25℃便可引起人体发汗。

汗液中水分占99%,而固体成分不到1%,在固体成分中,大部分为氯化钠,也有少量氯化钾、尿素等。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抽搐,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当人体的中心体温达到41℃时,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预防中暑安全知识 篇2

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温环境中,对高温、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

除了高温、高湿、烈日暴晒等直接原因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运动,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等也会因为散热障碍而导致中暑;过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气不良,加之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都会导致中暑。

中暑的表现

根据中暑程度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而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要小心先兆中暑。

此时,如果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此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此期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中情况最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多发生在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时,此时会突然出现肌肉的阵发性痉挛。

(2)热衰竭常常发生在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多因为直接在烈日下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初的症状一般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如果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数、躁动不安、瞳孔缩小、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热射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暑者死亡。

预防中暑安全知识 篇3

中暑预防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升高(超过32℃)、湿度较大(超过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严重的中暑。易发因素包括:1.环境温度过高;2.人体产热增加;3.散热障碍;4.汗腺功能障碍。炎炎夏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人,只有掌握了正确预防中暑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中暑的发生。

改善工作条件

工厂、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应做好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安排,给员工充足的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一些工作尽量安排在夜间。烈日曝晒下,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中暑常见的诱因。使用人群: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者,如夏季烈日下指挥交通的交警,锅炉工人等。

关注特殊人群

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如果居住条件差,高温天气时通风不良,容易发生中暑,特别见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一些特殊情况

一下情况尤其容易发生中暑,要特别当心:

每年高考,考场外等待孩子的家长们;

夏天驾车带孩子出门的父母,下车时把孩子留在熄火的车内;

各大高校开学前的新生军训。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期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以及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以备不时之需。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夏日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感到口渴时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2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惫,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多食含水量丰富的食物

夏天多食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的蔬菜;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的营养之需。在高危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理机能的恢复,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点30分至6点30分。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此外,注意午休,中午睡1~2小时,也有利于身各系统得到休息。

加强校车安全

校车必须在上下车时,轻点两次人数,避免把儿童遗留在车内。

教训:2013年6月17日8时许,江西某市一名幼儿园司机,在小朋友下车后未及时核对人数,也未检查车内情况,将一名5岁女童遗忘在车内长达7小时,最后该女童因热射病抢救无效而死亡。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也警惕我们千万注意!

不要贪凉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宜,及时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降至24℃一下。

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不要立即去吹空调、吹风扇、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婴幼儿中暑的防范

儿童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家长要尽量减少孩子在阳光强烈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注意防晒,可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倍的防晒乳液外擦。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适当补充水分,最好饮用一些淡盐水;不要贪食冷饮,否则会导致肠胃疾病;多食清淡饮食、蔬菜和水果。

孕妇中暑的防范

孕妇应选择凉爽、宽大、棉质的衣服,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不要贪凉,避免感冒,保证睡眠。

盛夏时节,孕产妇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散步或购物时应避开高温时段,避免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短时间的外出也要带上帽子或打遮阳伞;室内空气干燥时,应打开加湿器或在家里放一盆清水。

老年体弱者中暑的防范

老年人体质虚弱,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因此,天气炎热时老人应减少室外活动,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感觉到热时,一定要借助自然风和地上晒水或电风扇、空调等来降温。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少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至少补充2500毫升的水分。

上班族中暑的防范

上班族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时间过长,很容易中暑。他们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吹。

警惕车内中暑

夏日,室外温度往往超过40℃,车窗被太阳曝晒,吸收热量,加上车子密不透风,车厢内的温度更高。所以,当车在烈日下停了一段时间后,最好别立即上车,应打开车门、车窗,让空气对流,待车内温度下降后再进入车内。

长途汽车司机中暑的防范

对于在烈日下出行的长途汽车司机而言,不要长时间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因为车辆在停止状态下长时间开空调会导致车内空气难以对流,发动机运转产生的一氧化碳可能聚集在车内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警惕室内中暑

室内中暑多因内部空气不流通,产热大于散热;另一方面经常待在室内的人温度调节功能较差。夏日炎炎,即使待在家里,如果没有空调则要时常开窗,以及开风扇让室内有气流交换。若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热、皮肤发干且发红、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就得注意降温以防中暑。

警惕运动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应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同时注意补充水分。美国运动医学学院推荐,运动前2小时最好补充500ml液体,在夏季运动前2小时可饮水750~1000ml。一般可以在运动前或夏日出门前,先引用200~400m含电解质的液体,运动过程中每隔15~20分钟,追加补充150~250ml电解质运动饮料,直至运动或出汗停止,余下的6~12小时内也应该注意补充液体。

夏日,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户外作业最好戴上遮阳帽,不要在阳光下停留太久。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流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要改善工作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夏日外出带上绿茶水或淡盐水。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半茶匙盐调和,每15分钟喝半杯,一天喝3~4次。

回家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物擦拭,蒸发散热。

防中暑安全知识

尽量避免在11~15点高温时段出门,也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或者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空调室内室外的温差不宜太大。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防中暑安全知识

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穿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

定时、足量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饮用饮料时以少量多次为宜。

夏季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安全注意事项有:

雷雨天安全事项;

2.饮食卫生安全事项;

3.中暑安全事项;

4.洪水安全常识;

5.游泳安全事项。

【预防措施】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雷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大家应高度重视雷雨天的自身全。

2.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同学们应高度注意食品卫生安全,谨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中暑是炎热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之一,轻的病人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心慌及面色潮红,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甚至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因此,大家要注意防暑。

4.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要高度注意防洪安全。

5.游泳是夏季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消暑纳凉,愉悦身心的作用,夏季游泳,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4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9-28 上午 08:09:25

    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清凉油

  • avatar
    访客 2022-09-28 下午 04:20:21

    、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清凉油——主要

  • avatar
    访客 2022-09-28 下午 03:27:33

    着自己吹。 警惕车内中暑 夏日,室外温度往往超过40℃,车窗被太阳曝晒,吸收热量,加上车子密不透风,车厢内的温度更高。所以,当车在烈日下停了一段时间后,最好别立即上车,应打开车

  • avatar
    访客 2022-09-28 上午 10:23:06

    最好加些盐,盐可以补充体钠的丢失。 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