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地理知识大全
- 2、地理小常识·急·简单的
- 3、地理小知识有哪些?
- 4、地理小常识
- 5、地理小知识
地理知识大全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
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
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
植物地衣和苔藓,特有动物驯鹿焉。
南极冰原和冰山,企鹅海豹近海岸;
北极点与格陵兰,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生存条件;
耕林草建,伐垦泛滥,
流失沙化,人增地减,
采取措施,齐抓共管。
(2)水资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资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
保护资源,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为期较远。
(3)森林资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
保护资源,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净,净化。
(4)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
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
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
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5、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过快,环境资源受害;
人口城市迁移,带来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
26、世界人种问题
世界人种分清,要看肤发眼睛。
白居欧洋北美①,黄人主在亚东,
黑人非洋美国,种族歧视受轻。
①洋,大洋洲,后面“洋”字亦同。
地理小常识·急·简单的
中国的地理常识:地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岛屿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山脉
喜马拉雅山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最长的河流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
最大的峡谷
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上,有全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大峡谷,它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801公里,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湖泊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南部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部分地区则靠近寒带。
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
上海
地理小知识有哪些?
1、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2、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3、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4、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5、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6、南极洲:亦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地理小常识
1。“华东地区”一般指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上海市。
2。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3。南极大陆终年气候极低,冰雪覆盖,属于极地气候。
4。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米(24,000英尺)。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17.16英尺)。这些山的伟岸峰颠耸立在永久雪线之上。
5。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6。长江黄河所流经的省份:(1)长江: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11省市。(2)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
7。北美洲所跨气候带(从北向南依次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8。地球水体,其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冠水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1%,大气中水占0.04% 。
9。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
10。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11。雪要融化就要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中的热量被雪吸收了,人就会觉得冷,而在没有太阳的下雪天,如果冷就是因为气温低!所以在融雪的时候人们感觉会比下雪时更冷 。
12。发射卫星时,距离赤道越近越好,因为距离赤道越近,地球的离心力越大,因此可以节省火箭的燃料。
13。夏季,受暖锋雨的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丰富,达到一年中最大值。长江的径流量就大,那么就稀释了长江入海口的海水,从而使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就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14。 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天山山脉东段南坡的山间断陷盆地。北为博格达山,南为库鲁克山,面积约50,000平方公里。盆地中部低于海平面的约占4,000平方公里,艾丁湖面-154公尺(即米)。
15。曾母暗沙,位于南沙群岛南端(北纬3°58',东经112°17'),它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在澄平礁西南约52海里。根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船1985—1986年调查最浅处水深为17.5米,形如纺锤,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为水下珊瑚礁,面积2.12平方公里。曾母暗沙未被任何国家占据,我海军舰艇编队会不定时对曾母暗沙巡航。
地理小知识
天气谚语知多少
1.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这里说的钩钩云,是指钩卷云。这种云一般出现在低气压的前方。出现这种云以后,如果云高逐渐降低,云层变厚,说明低气压已接近本地,天气将要转为阴雨。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鱼鳞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出现一种鱼鳞状白色小云片,常常排列成行或成群,这就是卷积云。卷积云往往是由于高层空气不稳定,从卷云、卷层云变化而来。这种云往往出现在低气压的前方,随着低气压的迫近,将出现阴雨或大风天气。
“日枷风,夜枷雨”
“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
枷就是晕,是日光或月光穿过冰晶结成的卷层云,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内红外蓝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的前方,如低气压逐渐移近,云层将依次转变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接着就下雨。又因为在比较强的低气压区里,风力比较大,所以有这种云出现后,预示将出现有雨有风天气。另外,夜里的卷层云越厚,月枷里的星星越是看不到,表示低气压越迫近,所以还有“日枷风,夜枷雨,枷内无星连夜雨”的说法。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落黑云长,半夜听雨响”
这些谚语都是说在日落时,从西方地平线上有乌云升起,遮没落日,当天半夜就要下雨。还有“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和“乌云接日头,天旱不发愁”的说法。前者没有肯定半夜就要下雨;后者只讲要下雨,没有讲明下雨时间。总之,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要下雨的,但下雨的时间还得作具体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会下雨的原因是:在温带地区的天气系统,都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日落时西方升起了乌云,表明西方的阴雨天气系统正在向本地移动,所以半夜后就将下雨。但是在观察时要注意区分“乌云接得高,明天晒断腰。”“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这两句谚语是说虽然西方乌云接落日,但是乌云下部脱空,露了青天,太阳落下去时,仍可从云下露出。这表示那里乌云趋于消散,明天仍为晴天。
“炮台云,雨淋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早上馒头云,下午雷雨淋”
早晨地面温度低,低层空气稳定,一般不会产生对流云。如果清早就出现馒头状的积云或中空有堡状的高积云,表示空气层已很不稳定,到了午后,地面温度升得很高,低层空气受热上升,加上中层空气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积雨云,下雷雨。所以早晨出现了这种云,预示下午将有雷雨。。
“棉花云,雨快临”
“朝有破絮云,下午雷雨临”
象棉絮团一样的云,叫絮状高积云。有这种云出现,说明中层空气不稳定,到了下午容易产生雷雨。
“云交云,雨淋淋”
“云相磨,雨成河”
“云相交,大雨到”
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锋面附近,因为锋面以上吹南风或西南风,锋面以下吹偏北风或东北风,它们各按自己的方向带着云流动,从地面上看,就有“云交云”的现象,而在锋面附近都是下雨的,所以“云交云”预示着要下雨。
“瓦块云,晒死人”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或鲤鱼鳞片一样的云,多数在三、四千米的高空排列成行,空隙间露出蓝天,阳光可以透过,这种叫透光高积云。这种云多出现在高气压的范围内,空气层稳定天气少变。所以出现了这种云,表示明天仍是一个晴天,可以晒谷。
“乌头风,白头雨”
夏天浓积云的顶部仍为水滴所组成的黑色云体,而积雨云的顶部是白色的冰晶结构。浓积云一般不会下雨,但当云体经过时,有时刮大风;而积雨云一般都有雷雨。所以看到“乌头云”移来,将有一阵大风,而“白头云”移来时,就将下雨。
“江猪过河,当夜滂沱”
“江猪”是指雨层云下的飞乱云,云体支离破碎,活象一群群小猪仔。“滂沱”形容大雨的意思。飞乱云是在有雨点从雨层云中降落时,因云外的温度比较高,雨点落出雨层云底后,马上又化成水汽,之后,水汽上升接近雨层云底,又因变冷而重新结成一团团小云块。在满天乌云下有这种飞乱云,表明云中水汽十分充足,并且有了比较大的雨点,因此大雨马上会降落下来。有时这种飞乱云又会被大风吹往远处,吹到附近天晴的地方,所以夜间看到有象江猪状的云飘过“天河”(银河),是有大雨的先兆。
“扫帚云,泡死人”
“天上铁砧砧,地上水成滩”
积雨云的白色云顶,好象一把倒插着的扫帚,也象打铁用的铁砧。云往哪边移动,这“扫帚”或“铁砧”也往哪一边伸展。积雨云是由积云发展而来的。在积云还未变成积雨云之前,因为云块还不够高大,不见白色的扫帚形云顶。积云一般不下雨。后来积云愈长愈高,伸入了很冷高空,云顶结满小“扫帚”或“铁砧”。积云顶长出“扫帚”或“铁砧”后,就变成积雨云,雨点就会在冰粒和水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很快长成,雷电也出现了,暴雨马上落下来。所以积雨云的“扫帚”或“铁砧”形的云顶,是雷雨的先兆。
“云生胡子雨,云长头发雹”
远处有雨时,往往能望见那里的云和地面之间有下雨的阴影,好象从天空挂落的竹帘或布幕,也象云块长出的“胡子”,这叫雨幕,又叫雨幡(幡,飘着的长条纸带)。有雨幡的云多半是常下大雨的雨层云,所以看见了“胡子”或“雨幡”就是看到了雨。
云长“头发”,就是积雨云云顶。春末夏初的积雨云,有时会落冰雹。[/font][/size]
“早上云如山,必定下满湾”
象山头模样的云,通常是浓积云。这种云是夏天午后因太阳曝晒地面,水分大量蒸发而生成的。要是早上就看到了浓积云,到了下午低层暖湿空气大量向上流动,浓积云会很快发展为积雨云,并陡降暴雨。所以说“早上云如山”,是暴雨“下满湾”的先兆。
“二更上云三更开,三更上云雨就来”
这句谚语讲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情形。在那里,一边是海面,一边是陆地,在一天中,海陆的冷热变化不同。水比土不容易变热,也不容易变冷(水的比热比土大)。白天,在太阳的照晒下,陆地很快变热,而海水变热较慢;到了晚上,陆地很快变冷,而海水较暖。因此,夏天陆地上的积云,通常是下午大量出现,一般到晚上就消散了;而海上的积云,却要到傍晚才生成,然后到下半夜才消散。这是正常现象,也就是谚语所说的二更时起的云,到三更时会散去。但是海边半夜后生起的云,却不是当地形成的,它多半是随着低气压或锋面从别处移了的,等到它们移近时,天就要下雨了。所以三更后出现的云,会是下雨的先兆。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上阴不到明”
这是我国内地的情形。“晚阴晴”是指陆地上空午后的积云,到了傍晚因地面开始散热,一般不能继续长高,便四散铺开而遮住了大半个天空,变成晚间层积云。它不久会消散,所以傍晚的阴天是未来天晴的先兆。这个道理跟“二更上云三更开”是相近的;不过那是讲海边的情况,天空转阴转晴的时间要移后一些。“早阴雨”和“半夜上阴不到明”,都是说夜里从远处移来的低云,一般不会很快消散,所以一早起来就是阴天,这一天也将是阴沉的天气;而半夜里起云转成的阴天,还会因云本身在夜里散热,促使云中冰粒增大为雨点,以致等不到天明就会下雨;比“三更上云雨就来”,下雨的时间要提前一些。内陆和盆地常有的“夜雨”,多半是在“半夜上阴不到明”的情况下降落的。
“山罩雨,河罩晴”
罩在山头上的云,多是低空里的层云或雨层云。云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很丰富,容易有雨点生成。罩在河上的却是雾,它多半是夜间地面散热,挨近地面的下层空气变冷后凝成。太阳出来后,因地面受照晒而增热,下层空气的温度升高,雾便消散,天空将仍然晴朗。
“天空现箭云,必定起台风”
这里的箭云是指台风上空向四周辐射开来的卷云。一般在卷云的高度上盛行西风气流,但在夏秋之交,若有象扇子一样的一条条向四面散开的卷云从东方伸展过来,则常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
2.看风识天气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白天东风急,夜晚湿布衣”
在春季,当冷高原入海,从我国西部有低气压或低压槽向东移动时,长江下游地区随着低压的移近,偏东风就不断加强。而在低压的前部,常常多阴雨天气。所以“东风急溜溜”或“白天东风急”,同时云层加厚、变低,是低气压临近,天气转阴雨的征兆。另外,“东风刮得紧,雨儿下得稳”、“东风急,雨打壁”等谚语,意思也是一样的。
“春东风,雨祖宗”
“东北风,雨太公”
这里所指的东风或东北风的天气形势和前面相似。即冷空气从比较偏东的路径南下,我国西部有低气压移向江南,长江下游吹东北到东风。而在低压槽内或冷空气的前锋上,多阴雨天气。
“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
“夏东风,昼夜晴”
从这两句谚语中,可见根据东风预报天气,,必须区分季节。在春、秋、冬三季,长江下游地区吹东风,大多是上面所讲的那种天气形势。但在夏季,除了台风影响以外,一般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才经常吹东到东南风。副热带高气压本有下沉运动,而且这时冷空气只在北方活动,也不易南下与之交锋形成阴雨。另外,东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气温较低,对沿海地区形成局部雷雨也不利,所以夏季的东风大多为晴热天气。
“小暑里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空”
“小暑南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也叫”
小暑这个节气,在每年7月7日(8日)~22(23)日。燥风是指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东南风。如果这时起了燥风,风速较大,表示本地梅雨结束,进入盛夏,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将有一段比较长时间的晴热天气。夏季东南风虽不易下雨,但如在东南风前进的方向上有山脉,就会造成东南风的爬升运动,也可能形成云和雨。
“8月南风二日半,9月南风当日转”
“10月南风是灵药,早晨起风晚上落”
这里所说的月份,都是指农历。农历8月副热带高压已开始变弱,但仍有一定的势力。而北方冷空气已能侵入江南地区,每次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相遇时,常形成阴雨天气。所以这时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已不能长期维持,一般只能维持二、三天,就要转阴雨。所以说“8月南风二日半。”到了农历九、十月份,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减弱南退,冷空气势力加强,南下的次数频繁,转了南风后,往往是当天或第二天就转为阴雨天气。所以说“9月南风当日转。”“10月南风是灵药。”这两条谚语,能反映季节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但每年季节变化有早晚,使用时要灵活些。
“春(秋冬)南夏北,有风必雨”
这是说在春季或秋、冬季节里,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冷空气控制,如果吹南风,表示有暖空气过来,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产生云和雨。而在夏季,我国大部地区为暖空气控制,如果吹北风,表示有冷空气流过来,和暖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云和雨。所以春、秋、冬季节吹南风,夏季吹北风,预示天气将转阴雨。但这种情况在南方较少发生。
“西风刹雨脚,泥头晒不白”
这一谚语反映了:入春以后,特别是到了晚春时期,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处于劣势,而南方暖空气势力逐渐加强,处于优势。当一次下雨过程停止时,吹的是西北风,这表示由于冷空气的作用,使天气转晴。但这时的冷空气已经力弱势衰了,虽然它竭力把暖空气推走,使天气转晴了;但好景不长,暖空气马上又推了回来,和新的冷空气相遇,又形成阴雨天气。所以说“西风刹雨脚,泥头晒不白”,表示天晴的时间很短,连泥地的表面也来不及晒干。
“西北风,开天锁”
这条谚语用在冬季或早春时期,冷空气势力较强,当本地区转为西北风时,表示本地已为冷空气控制,暖空气已经南退,天气将转晴朗。所以把西北风看作可以象打开“天锁”一样地把阴沉的天空打开。在冬春季的阴雨天气中,当风向转为西北风时,就可预报天气将要转晴。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冬季或初春,如果连续吹南风,天气回暖,也出现晴朗天气。但这个时期冷空气势力强盛,只是暂时退却,新的冷空气很快会南下,同南风相遇形成锋面,天气转为阴雨。所以冬季和初春连吹南风,北风必然来“还礼”。
3.看物识天气
“燕子低飞蚁搬家,天气一定要变化”
这是因为下雨以前的空气湿度大,小飞虫的翅膀潮湿,不能高飞,燕子为了觅食,也飞得很低。蚂蚁对气压下降,温度升高,湿度增大等下雨的征兆,比较敏感,为了免于被水淹,在下雨以前忙于搬到高处或把窝垒高。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时,可以预报天气将转阴雨。
“缸穿裙,大雨淋”
“盐出水,铁出汗,大雨不少见”
夏天水缸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下雨以前空气湿度大,和水缸接触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饱和状态后,水汽就在缸壁上凝结成水滴向下淌,好象水缸穿上了裙子,预示将要下雨。同样,铁的温度也较周围气温低,而盐有吸水的性能,当空气湿度增大时,在铁上凝结成水滴,盐吸收了水分会发潮,都是下雨的征兆。有时水泥、石板地面或墙壁返潮,也预示天气将要转阴雨。
“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
这是因为将要下雨之前,一般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烟粒的比重加大了,所以不往上冒,而是顺着屋面或地跑,预示天气将转阴雨。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明”
在久雨天气转好时,空气湿度减小,小鸟感到比下雨天舒畅,因而发出叫声。此外,公鸡也往往在天气转晴前展开翅膀飞来跳去,并大声啼叫,也是这个道理。
早上云如山”,是暴雨“下满湾”的先兆。“二更上云三更开,三更上云雨就来”这句谚语讲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情形。在那里,一边是海面,一边是陆地,在一天中,海陆的冷热变化不同。水比土不容易变热,也不容易变冷(水的比热比土大
下满湾”象山头模样的云,通常是浓积云。这种云是夏天午后因太阳曝晒地面,水分大量蒸发而生成的。要是早上就看到了浓积云,到了下午低层暖湿空气大量向上流动,浓积云会很快发展为积雨云,并陡降暴雨。所以说“早上云如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