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哪些必要的法律常识?
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对自己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让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通过我们学习的法律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多一个角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也可以解决日常在工作生活当中遇到的麻烦。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还必须要了解的一些法律常识,其中就包括非常熟知的交通肇事罪。对于交通肇事罪来说,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发生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时候,自己和其他人到底谁需要付主要责任问题这方面是需要,大家必须要了解的法律常识。一般情况下,追尾是追尾的车辆负主要责任,那么弯道和直道发生碰撞的时候,可能就是弯道的车辆需要付一定的责任。那么除了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之外,就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是否还有抚养义务方面,因为很多家庭,他们对孩子过度的宠爱,导致很多成年人。在成年之后,也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啃老族,那么父母在自己的子女成年之后,其实就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提供一定的抚养费,用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其实父母对成年子女已经没有抚养的义务了。还有一个就是公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民法典当中,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所以在发生一些特殊情况之后,自己的父母和媳妇儿,其实都有一定的权利来继承自己的财产。还有大家需要熟知的法律知识,就是夫妻在离婚之后,需要哺乳的小孩需要跟随母亲来进行抚养。如果子女是青少年阶段,那么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就应该考虑子女本身是否愿意跟随自己生活,然后再分许自己的经济条件,法律会客观判断。
哪些法律小常识,有助于在职场工作中保护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剥削”和解的职场生活都是不可避免的日常。对于“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在面对“无良”老板提出的无理要求时,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默默舔伤,以期博得老板的认可,升职加薪。但是,仅是一味地忍耐,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通过掌握哪些法律小常识,可以在职场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以来一直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要求支付第一年(除第1个月,合计11个月)的双倍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休年休假:三倍工资
若劳动者因工作未享受应休的年休假,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该劳动者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该劳动者的未休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报酬。
根据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的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五条第3款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节假日加班:n倍工资
劳动者加班依法享有加班费。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劳动者离职:经济补偿
劳动者离职时要确认自己是否有权取得经济补偿。
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无过失性辞退(包括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患病后不能从事相关工作等情形);
用人单位破产重整进行裁员的;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未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情形,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未续订)时。
劳动者均可要求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额以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为基础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双倍经济补偿
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大学生出来工作需要了解哪些必备的法律知识?
零 导读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由于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尚浅,导致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
为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就业方面,这些法律知识值得同学们关注!
你不可不知道!今天带你先了解一下“三方协议”、“试用期”、“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等就业中的法律常识问题。
壹 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三方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以便于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三方协议书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有关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所以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使意向变为现实之后,毕业生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
在三方协议涉及的三方中,真正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学校只是作为一个见证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贰 试用期
/ 1. 试用期期限是随意约定的吗? /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2. 试用期期限是否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试用期期限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现实生活中,有些用人单位往往对于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经常会等到劳动者“转正”以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即使在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仍然计入劳动合同期限内。
/ 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想辞职,需要履行什么程序?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这实际上限制了劳动者的解除权,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对于这种约定条款,一般应确认为无效。
/ 4.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意辞退劳动者吗? /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得很清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其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举证责任无疑限制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随意性,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在这里,毕业生应当明确,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时,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无需提供自己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
/ 5. 我国法律对试用期工资是怎么规定的?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6. 试用期间的劳动者等于廉价劳动力? /
试用期间的劳动者绝对不能等同于廉价劳动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对此提出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用人单位不能让应届毕业生做廉价劳动力,遇到类似情况,毕业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权益。
叁 劳动合同
/ 1. 什么是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 2. 劳动关系从哪天开始计算? /
用人单位从用工之日起就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 3. 劳动合同应该何时签订?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4. 劳动合同有哪几种类型? /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 5.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
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③劳动合同期限;
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⑥劳动报酬;
⑦社会保险;
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6. 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初次用工,未与该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多支付几个月“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据此可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初次用工,但未与该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多向该劳动者支付11个月的“二倍工资”,即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满一年之时。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不再发生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后果,而是应当立即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7.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看清些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章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诉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报酬、安全生产状况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这些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毕业生应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肆 五险一金
什么是“五险一金”?
五险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而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由企业承担,个人无需缴纳。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则是非法定的。
说,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发生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时候,自己和其他人到底谁需要付主要责任问题这方面是需要,大家必须要了解的法律常识。一般情况下,追尾是追尾的车辆负主要责任,那么弯道和直道发生碰撞的
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劳动者离职:经济补偿劳动者离职
需要付一定的责任。那么除了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之外,就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是否还有抚养义务方面,因为很多家庭,他们对孩子过度的宠爱,导致很多成年人。在成年之后,也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啃
母和媳妇儿,其实都有一定的权利来继承自己的财产。还有大家需要熟知的法律知识,就是夫妻在离婚之后,需要哺乳的小孩需要跟随母亲来进行抚养。如果子女是青少年阶段,那么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