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礼赞郭沫若文学常识_太阳礼赞郭沫若原文

hacker|
122

文章目录:

郭沫若 太阳礼赞的写作背景

《太阳礼赞》写于1921年,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作者郭沫若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看着动荡的祖国,急切地盼望着一个新的中国的诞生。这种盼望就象诗中对太阳、对光明的渴望。这种盼望就是对祖国的一种热爱。

郭沫若《太阳礼赞》 赏析

精品诗欣赏/郭沫若 太阳礼赞

--------------------------------------------------------------------------------

太阳礼赞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

---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

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太阳礼赞的介绍

《太阳礼赞》是文学家郭沫若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首次发表在1921年2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作者用激情的语言赞颂了新生的太阳,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祖国的向往之情,以及愿意为实现光明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郭沫若的《太阳礼赞》和戴望舒的《夕阳下》进行分析比较

《太阳礼赞》,选自郭沫若的著名诗集《女神》,这首诗最鲜明地体现了郭沫若前期诗歌的雄浑豪放的特色。 这首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宏伟、壮丽、炽热。经过诗人的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力去追求光明,从而表现出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唱出了一曲激情洋溢的颂歌。 这首诗写海上日出时的壮丽情景和太阳东升后的无比威力,通过对太阳的礼赞唱出了对光明和理想的颂歌…

《夕阳下》: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诗人,更何况是生于锦绣江南的戴望舒。对爱的渴望,对人事的本能疑虑,使青年诗人的每一行间都充满着一种或柔情或忧虑的调子——在他人看来或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在年轻人的自身却确乎是真实可感的。

头两句具象描绘——“晚云在暮天上撒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很显然是李清照那首怀旧伤今的名词《永遇乐》头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碧”的化用,李词接下来是一设问:“人在何处?”《夕阳下》的诗句仿佛是这个设问的某种回答:“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的寂寞的幽灵。”

首节即把全诗那种凄凉冷戚的基调确立。尤其是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显得太过凄苦悲凉。

随后的两节,回到对凄清的具象环境的刻画。先是远山以哭泣来哀悼白天的结束,与之对举的是落叶以飞舞来欢迎即将到来的暗夜,然后是荒冢,幽深地、神秘地含着多少迷人的故事,连老树枝头的蝙蝠都着了迷,它们“缠绵琐细”地谈论着,顺着晚间泛起的水雾向“我”传来,仿佛“我”的思绪也被引向了那荒冢中的故事。

最后一节回到主人公“我”这里来,当幽深的黑夜从天边袭卷而来,“我”(我的思绪)并未被黑暗吞没,“我”还独守着寂寞,一种说不上是忧愁,亦说不上是欢快的寂寞。

通读完这首诗,最敲击人心灵的字眼是“寂寞”。这世上,有的人为“寂寞”忧愁;有的人为“寂寞”欢乐;而诗人仿佛是用一种非常感性的视角在享受“寂寞”,又用一种理性的思索在品味“寂寞”,这是面对寂寞的个性超脱。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下午 11:44:26

    ------------ 太阳礼赞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下午 10:30:03

    --------------------------- 太阳礼赞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