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rpg黑客帝国_二次元RPG游戏

hacker|
124

文章目录:

关于动漫展的动漫术语及常识?

1、什么是OVA?

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有别於一般电视上面播放的动画,这种动画不论在制作成本上与时间上都投入比电视版动画更多,而且只会以影碟(LD)及录影带(Video)的形式发行,"“理论上”品质画工方面都优於一般电视版,而且尺度也比普通电视动画宽松,艺术性的露两点是稀松平常(^^;。不过近年来许多旧片都被台湾的有限电视业者买来播映权炒冷饭,在有限频道播放,并且剪片剪得体无完肤,让观众完全看不懂,这种作法不知道是在考验观众的认知能力,而是在考验看过的人的记忆力。通常OVA一集的时间是25分钟,影碟则是一次收录两集为多。

2、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3、什么是“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

之后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著卖著,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 (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 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

4、什么是“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电视版动画导演的工作]

现今日本动画界比较著名的监督有庵野秀明,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被誉为日本动画三大作品之一,与《高达》和《Macross》齐名,之后《彼男彼女的故事》的再次成功更加巩固了他作为第一流监督的地位,现在炙手可热中。

几原邦彦,监督过著名的《美少女战士》,还有倍受争议的Otaku作品《少女革命Utena》,作品一贯以华丽得以及各种令观众似懂非懂的场景著称,他和庵野秀明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作品充斥着监督个人的恶趣味,使得他们的作品受到FANS狂热喜爱,但也会引起很多争议。尤其是几原邦彦,他的《少女革命Utena》常常是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讨厌的人也讨厌得要命^^。

押井守,成功监督过《福星小子》《机动警察》等诸多名作。在同一系列的作品中也能展现不同的风格,即可以拍得轻松搞笑,也能拍得伤感沉重,作品极具个性^^。另外由他监督的剧场版动画《攻克机动队》更是一部经典之作,在欧美地区的也相当不错。

5、什么是“Charactor Design”(人物设定)、“Mechanical Design”(机械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后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在人物设定方便广为国内Fans熟悉的如贞本义行,他的代表作有《蓝宝石之迷》(又译作《海底两万里》)以及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另外还有著名的大师级人物美树本晴彦和高田明美。美树本晴彦最著名的就是为《Macross》作的人物设定了,还有《高达》系列中的《0080》等,他设定的人物艳丽而富有人情味,眼神尤为迷人。而高田明美,则可以称得上是以为动画整容大师^^,她为多部热门漫画改编成动画化作人物设定,如著名的《橙路》和《机动警察》等,这些热门的少年漫画风格原本都不算精美,但一经高田明美之手后形象都大为提高,并且还保留了漫画的原形,不至于动画化后人物虽然美形了,观众却认不出了^^。她所绘制的《橙路》彩图集只可用美奂美轮形容。

而机械设定的名家,则首推大河原邦男和河森正治。前者为设计了著名《高达》系列,而后者的代表作是《Macross》。

6、“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7、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ize=+0]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后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8、什么是“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9、什么是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10、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11、动画(Animetor)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后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12、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13、什么是色指定 ?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14、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15、音响监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银英传等作品的音响监督-明田川进的访谈)

16、制作人(Produ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17、CV

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18、TV版

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作品,大部分的连续剧是一周一话半小时。

日本动漫名词解释

动画就是动画。“アニメ”这个词现在用来表述那些赛璐珞片式的动画(“日式”动画)。七十年代以后,(在八十年代之前,也有叫做“电视漫画”或“漫画映画”)漫画(还有少部分小说)被大部分日本动画公司改编成了动画。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都很注意将文化注入角色和故事中,并且也补正原漫画的内容。

和我们想象正相反的是,大多数动画面向的是儿童和少年。动画产业几乎只是漫画产业的辅助而已。很少有动画面向大学年龄,因此上,很大部分的成年漫画读者不关心动画。差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动画走到了他经济发展的最高峰。现在那些有名的漫画和动画都不得不转向了电视游戏。

机械(メカ/mecha)

题材广泛,包括任何器械、机器人或机器装置。特别是“巨型机器人”,好象是从《哥斯拉》之类的电影中最早出现的。机械设计似乎已经让动画作品达到了很高的阶段,但是它并不是漫画成功的重要条件。

剧画(gekiga)

“剧场影片”。如名所述,剧画剧情简单,很象通常的话剧电影。特征直白、平铺直叙、主义现实、人物简单。此类作家如白土三平和西都たかお,后来就要算鼪g明的电影。剧画在六十年代很流行(剧画是漫画的一个流派)。后来连手冢治虫也将剧画要素引入他的故事中。但是,剧画在衰退。现在很难在少年漫画中看到他的影子,尽管这种类型在四十岁以上的读者群中还有市场。

エッチ/変态漫画(H-manga, H, ecchi, hentai)

“変态”就是“反常/非正常状态”的意思,后来,就只指“反常”或“性的反常”。“H”或“エッチ”是“変态”的俚语简称,基本上就表示性主题。包含有直接的性或其他色情内容的漫画称作“エロ漫画”或“H漫画”。

〔“変态”这个词最初是用在一本杂志上(一本连载小说的流行类杂志)。“H”的意思是“変态さん(变态小姐)”。据说这是一个女性角色的名字。她用这个词来挑逗男人……八十年代以后,大多数日本人已习惯使用“エッチ”这个词来暗示性的含义了。〕

据某些调查估计,H漫画大概要占整个漫画产业的四分之一。他们几乎提供给所有类型的消费者,尽管这些标注上了年龄限制或是用塑料纸包了起来(在日本,找到一家只卖H漫画商店是很容易的。)。H漫画自称有最大的自由度,他们还分成若干子类别,其艺术深度宽度各不相同。另外,H漫画作家有些(不是大部分)也进了主流媒体。很多小出版社专门出品H漫画,并联合销售色情游戏软件、CD-ROM和其他同人志作品。

ロリコン(lolicom)

由“Lolita complex”两个词组合而成。这是对幼女的猥亵。日语中这个词是很粗俗的,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作为H漫画下的一个分支,ロリ漫画描写的是看起来很幼小的少女形象。在H漫画领域中,“Lolita”和“美少女”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

同人志(doujinshi)

字面上的意思是“同好出版物”。同人志是指那些风格相同的作者团体的组合,并不只指动画或漫画。一堆同人志作家称为一个“派系”。在漫画群里,现在所说的同人志是指业余作家、自己出版漫画、特别是画那些基于已有漫画或动画的作家们。

详细资料

什么是“同人志”?虽然可以用一堆复杂的定义来解释,不过还是采用最简单明了的说法好了。同人志,就是一种同好刊物,是无法、或者不愿,通过一般正规的发表渠道出版自己作品的狂热人物自己筹资出版的刊物。大家都知道,正规创作的发表,其实是满严苛的哦,不但要经历基础的文笔审核,还要顾虑内容、主旨等等各种的琐碎事项。而且,所谓“正规”,一般而言也就有“商业”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获选刊登的作品一定要经过编辑筛选,而并非所有创作者的作品都具有编辑眼中的商品价值哦。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一个具有“无限热情决心意志”的作者,主流媒体却坚决不采用你的“大作”,那么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出同人志喽。

所以,最初的同人志,和漫画并没有什么关系哟。

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同人志的诞生,是在日本的大正时期,白桦派的名作家武者小路笃实、志贺直哉等将他们文艺结社间同好的作品集结成书,并自掏腰包加以出版。不久日本的出现了很多这样由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合出的“同人志”,一时“同人志”成为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顿然风行一时。所以日后当“同人志”几乎已经成为“漫画同人志”的同意的时候,人们好象已经忘记了,最初同人志可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哦。不过个人的感觉,其实日本人这样的做法也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哦,因为按照这样定义的话,最先出现同人志的地方不可质疑的是在中国耶,远在当年使得“洛阳纸贵”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同人志了哦。所以呀,同人志在中国的传统,才是真正的历史悠久呢。

不过现在我们说的是漫画同人志,而漫画同人志的历史,的确要算日本最相当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原祖级漫画同人志集售会“comic market”已经有了二十六届的历史了哦。这个每年冬夏各举办一场的同人志售会,规模之大有点令人咋舌呢。不但参展的摊位有近万,而且两天的展期居然达到了现场参观人次五十万以上的骄人数字哦。

漫画同人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也就是“原创派”和“演绎派”。原创派顾名思义就是题材上完全自创,而“演绎派”则是以当红的商业卡通、漫画为基础,用自己的想法全新诠释哦。“原创派”的东西先不用提它,是不是有人对“演绎派”非常的不解呢?为什么明明是别人的作品却要自己来从新来过呢?耶,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就算是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期待哦。你所想要看的东西,你所期待的发展,或者你所关怀的人物,未必作者一定会让你如愿哦。事实上现在的作者,很可能就是抱着“很好,你要看剧情那样发展吗?我偏不”的宗旨在作画耶,最典型的大概就是clamp那帮恶搞的姊姊啦。如此说来,读者岂非非常的可怜吗?被人家玩弄在股掌之中的感觉哦。不过呢,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多自己画过就是了!!

所以,明白了么,为什么这种“将别人的角色、故事架构放在自己的笔下演出一个新故事”的同人志是如此的受人欢迎呢?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改变命运或者将来,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的期待哦。当然对于同人志作者来说,顺便决定一下别人的命运也是非常有趣的耶。

当然,任何一件事物的茁壮发展都需要契机耶,同人志之所以在十年前左右开始风起云涌的发展,也是当时环境造成的哦。一方面少年少女漫画的分类走到了顶峰,另一方面拥有全新意识和颠覆传统的新一代闪亮登场,漫画动画的商业触动了同人的热情,于是,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说起来当年的的少年少女们喜欢的是什么?没错哦,就是“圣斗士星矢”哦。想起来真的应该感谢车田先生,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是一部有着众多缺点的作品,但是纷纭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少年漫画中的美型的出现,确实促使许多的同人志作家“揭竿而起”的最初哦。

同人志故事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哦,从搞笑到美型到喜感温馨都会出现哦,而且也并不是只限于“圣斗士”一部而已哦。现在红透半边天的clamp 姊姊们就是同人志出身的哦,至于那位已经成为无数少女心中圣经宝典的“绝爱”作者尾崎南小姐,也是从《足球小将》开始走上“不归路”的哟。而且,南小姐还画过《灌蓝高手》的同人志呢。其他诸如《幽游白书》,《银河英雄传说》等等出场人物众多的漫画也是在劫难逃,纷纷被拉下同人的混水中。事实上,同人志的热潮和力度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至判断一部漫画作品是不是真的已经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和了解,看看它的同人志市场的火暴情况就可以了哦。相应的同人志小组,自然也就成为应运而生的东西了哦。

这种因为“同好”而自组社团、自行印制的漫画“同人志”,和商业体系下的漫画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处于未臻成熟的困境,但是自由自在的潜能,无所畏惧的勇气,翱翔天空的青春,实在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呢。

如今对于大陆来说,同人志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东西,据说全国的同人志小组已经达到了2万,而会刊同人志等更是层出不穷。但是,怎样使得这样凭借热情和感悟的东西一直发展下去,怎样从“同人”走向“商业”又保持同心的不便,这可能才是真正面临的问题哦。虽然真诚的祝愿也许并没有实际的帮助,可是还是祝愿:同人们,好走!!

狂热(オタク/otaku)

“狂热”。对死心塌地的爱好者的称呼。漫画オタク就是那些将漫画生活化到极至的家伙们。这个词也用来形容漫画迷文化,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贬义词。在日语里“マニア”也有这个意思。

“おたく”字面意思是“你的家”的尊称,是一种礼貌的叫法。这种称谓暗示那些爱好者们成天闷在家里,难得和外界的社会交往。

三无(やおい(yaoi))

是“やま(止ま)なし、おち(落ち)なし、いみ(意味)なし”的缩写,就是“无截止、无目标、无意义”的意思。此类漫画的特点是描写男性同性恋,一般是用热门故事里的角色。又称作“少年爱/Boys' love”或“shotacom”。やおい现象的发展同西方的“slash”同好小说差不多。

やおい漫画最初在80年代初出现,并有了相关杂志《June》(《June》称作“耽美糸”杂志)。现在有很多此类的漫画杂志,同人志中也有不少此类的作品。可以说大空翼这类的足球少年漫画也推动了やおい漫画的发展,现在やおい同人志占了主导。尽管やおい同人志已趋于饱和,大出版商们也倾向于使用此类漫画来补偿那些在剧画漫画中赔进去的钱。

中岛あずさ是有名的“やおい/少年爱”类作家和评论家。

《黑客帝国》《异次元黑客》《移魂都市》

三部都看过

《移魂都市》应该是最早的吧,感觉以那个年代有那样的变现力还是有一点冲击力的,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如果是稍微挑剔一点的人可能就不屑了。

《异次元黑客》也比黑客早,感觉世界观上比黑客还要有深度,也很值得讨论分析,提出了一个递归的命题,令人着迷。同时情节上也不乏吸引力,以一种老式侦探小说的外壳叙事也很有怀旧气息。

《黑客帝国》名声固然最响,但是如果只有第一部就结束了的话评价也许还会更高一点,至少我这么认为。把世界观阐述完了就够了,花哨的场面影响了影片对于深度的挖掘,商业价值掩盖了其它价值。比起来我更推崇黑客帝国动画版。

其它类似的电影嘛,当然都是科幻片啦,能到这个级别的确实不多了,我推荐《月球》,但是跟上面几部还是有区别的,虽不是世界观的,但是也包含了自我怀疑的部分。

最后补充一点,黑客导演两兄弟最初有拍黑客的想法是在1995年观看了一部动画片之后。这件事他们自己也说过。这部动画品是——《攻壳机动队》,如果你还没看过就太可惜了,这是我看过的最深刻的玩意了。当然毕竟是动画电影,如果你只是想看真人电影就算了。

关于《黑客帝国》三部曲的问题

注意,1里面不是在机械城的核心地带。。而是地下水路。机器都在地面。。地下水路。只有少量的乌贼巡逻。。从1里面他们遭遇乌贼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一直是在旧世界的地下水路。这个你应该能记得。。尼奥被救,是因为母体认为尼奥死了,因为尼奥吃下了那个药丸。所以母体断开连接,被当作死人处理。排入地下。。这个你能记住吧? 基努里维斯光着身子,在管道离穿梭。。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你这样的问题就等于是这样。。科学家告诉你宇宙是一次大爆炸产生的。宇宙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然后你问科学家宇宙外面是什么。本身没有意义这个问题。。

真实的世界是上面样子是无从回答的,谁也回答不了你。。本片这处表达的,是一种哲学思想。

关于这个哲学思想,也能解答,你第二个问题中人类到底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这个问题怀疑的人是笛卡尔,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以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展开的。

笛卡尔,认识到,人认识世界不外乎靠人自身的5种感觉。加入这五种感觉是假的呢。这5种感觉是虚幻的呢?比如你做梦的时候,你被催眠的时候。尤其是被催眠。感觉异常真切,甚至能回忆起你清醒时候都记不住的小细节。如此的真事。结果,其实是虚幻的。笛卡尔认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在第一个他的沉思里就讨论了到底什么是可信的。结果得出5感根本不可靠的结论。。

但是假如5感不可靠。我们所认为的真事世界,很可能就是一场梦境。。但是我们身为人类的本性,又希望能把握住确定的东西。。结果笛卡尔发现了。。他此刻在思考。不管这个世界的真实形态是什么样,不管这个血肉之躯到底存在与否。因为我们人类通过我们思考,可以确定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就是,我思考,我存在。

这句著名的话,便是出自笛卡尔。 影片表现的也是这个思想。人类只能确认自身的存在,却无法把握真正的真实。真正的真相。得出的结论。不外乎自己的存在是真的。形态是确定不了的。可能你已经发现了。这正是整部电影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以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所以,你说的最后的真实世界,不是导演能表现出来的。如果真的表现出来了,那也不是笛卡尔的思想了。这个思想的本身就是带有不确定性的。按照影片的象征意义。你的这个问题,真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已经触碰到了神的领域。没有答案。

关于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本身也稀里糊涂,但是建议你去骇客帝国贴吧,百度的。去看看。那里面对这个问题有所探讨,我也看了。但是我不是完全的认同这个看法。所以再此不向你多说。建议您自己去看一看。。呵呵。最后,祝您心情愉快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4 上午 09:25:47

    画面向大学年龄,因此上,很大部分的成年漫画读者不关心动画。差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动画走到了他经济发展的最高峰。现在那些有名的漫画和动画都不得不转向了电视游戏。 机械(メカ/mecha) 题材广泛,包括任何器械、机器人或机器装置。特别是“巨型机器人”,好象是从《哥斯拉》之类的电

  • avatar
    访客 2022-07-04 下午 03:03:22

    合出的“同人志”,一时“同人志”成为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顿然风行一时。所以日后当“同人志”几乎已经成为“漫画同人志”的同意的时候,人们好象已经忘记了,最初同人志可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哦。不过个人的感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