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为何会有很多有关地理的常识性错误?
- 2、有哪些历史常识却往往被大家错误认识了?
- 3、古代都有哪些现代人不知道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 4、清朝宫廷剧中最经常犯的常识错误有哪些?
- 5、有哪些现代人对中国古人的认知是错误或者偏颇的?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为何会有很多有关地理的常识性错误?
先来看《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宋徽宗时期,当时处于北宋末年,宋徽宗是北宋倒数第2个皇帝,故事主要发生在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而我们的作者施耐庵先生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一位江苏人,当时的各方面条件注定施先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需要什么资料直接电脑一查就清楚,前朝资料的保存、查阅对于当时的施耐庵来说都是个不小的困难,所以本书地理上、史实上都肯定要存在一些问题。
其实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试想,如果现在一样没有电脑技术,现代人也会发生这样的错误的。下面就来列举书中出现的两个经典地理常识错误吧。
书中第3回,描写史进从少华山(今华山)去延安府找师傅王进玩耍,行走半月来到渭州。渭州在今甘肃平凉,从华山到延安应取直北,无论如何不可能经过渭州。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现在你从南京往北京去,然后你开上车,一路奔西藏就去了,这简直是路痴中的路痴了,路痴还能抬头看看太阳呢,史进兄弟大概是走了半个月连头都没抬吧。
还有在书中第27回提到了十字坡,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濮阳范县,书中描写武都头从阳谷县出发,走到十字坡全长39公里的路途竟然走了整整十几天,这十几天的生活真是难以想象。武都头一定是用个人魅力折服了官差,然后让官差抬着他走来着。
其实《水浒传》作为一本小说还是成功的,但是总会有人把它当做史书来看,这就有点过分了,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对各路好汉人物的塑造,更妙的是施公把他们都代入到北宋末年那个年代,使得人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
有哪些历史常识却往往被大家错误认识了?
历史常识,按理说就是大家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的最基本认识,按理说本不可能出错。不过,实际上还确实有不少大家经常诉说的历史常识却偏偏是错误的。这里就给大家分享几点很容易被误导的历史常识类的错误:
(一)真的有烽火戏诸侯吗?
很多人对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不仅熟悉,甚至民间也有不少文化水平不高的民众对这个故事津津乐道,甚至做到了娓娓道来。然而,实际上,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大概率是假的。
烽火戏诸侯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但这个故事大概率是司马迁没有做过实地考证、道听途说而来的。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其实有几点是站不住脚跟的:
一是从传讯方式上看,烽火传讯并不是在西周时期适用的,而主要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广泛使用;
二是从史书的对照来看,在比司马迁的《史记》成熟更早的史书,比如战国时期的史书,尽管记载了申侯勾结了戎狄打败了周王,导致西周灭亡,但其中却压根没有记载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三是根据地理位置看,当时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与西周都城的距离各不相同。如果按照烽火传讯的方式,那么各诸侯国几乎不可能同时到达西周都城。
(二)古代的科举制度没有女性参加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举制往往是古代男性考取功名的必经之路。大家往往认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氛围和等级观念下,自然都是男性来参与科举制,女性地位那么低自然不可能参加科举制度。
然而,就在宋朝,这个后来产生了理学这种等级森严的朝代,却偏偏有女性参与了科举制度。
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当时有一名叫做林幼玉的九岁女童申请参加了童子科的考试,关键是还通过了当时宋朝的中书省的考察。当时的皇帝宋孝宗挺开心,还因为赏赐了这个女童一个封号。
那么什么是童子科呢?其实古代科举制度并不只有进士科,进士科只是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罢了。在宋朝时期,科举的考试科目之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科目,比如三礼科、九经科、明法科、学究科、词科、绘画科、武科等,自然还有这位九岁女童参加的童子科。
按照宋朝时期的规定,所谓童子科,其实就是年不满15岁,又能精通经书并懂得做诗词歌赋的少年儿童,在地方长官的推荐下参与考试,最终由皇帝亲自考试。
由于当时设置科举制度的官员估计也没有想到会有女性来报名,所以在规定考生资格的时候也就没有特别指出男性,因此就被这个林幼玉抓住了机会。
古代都有哪些现代人不知道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我们国家是有五千年悠久 历史 的国家,从上古原始部落到夏商周,再到清朝,经历了好多朝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改变,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的事情。
1、西瓜
关于西瓜的由来,有好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传说西瓜是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当时的名字叫稀瓜,大致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后来经过口口相传就变成了西瓜;第二种说法:西瓜产自非洲,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新疆,后在五代时期传入内地,因此得名西瓜。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更早。
2、玉米
关于玉米的由来,是明朝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到中国的。玉米最早出现于美洲地区,以墨西哥与中美洲更早一些,当地的印第安人在发现野生玉米并知晓这种植物可以食用之后便开始进行种植,种植 历史 距今大约有3500年。后来随着哥伦布大航海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玉米开始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3、纸
在中国最早开始用于记录的材料,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张,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能用于书写,东汉时期蔡伦在原有的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而后经魏晋南北朝开始广泛流行,并进一步提高,后造纸技术传入世界各地。
4、馒头
相传馒头是由诸葛亮发明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继续向西南进发,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前进。诸葛亮为了祭奠河神就令士兵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把面粉加水调匀经发酵后蒸熟,馒头取意蛮头,这就是馒头的起源。
5、货币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之间的贸易并不是纸币,最开始是用海贝作为货币。海贝可作为颈饰,有使用价值,同时也便于携带与计数,在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经考古发现,夏、商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很多与钱财有关的东西,都是以贝作为偏旁,后春秋时期开始铸做金属钱币,而后经历朝历代都有一定的改革和变化,逐渐变化成今天的钱币。
结语:以上几点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古代的一些知识,不知道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大家还知道哪些古代的知识,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清朝宫廷剧中最经常犯的常识错误有哪些?
说起清朝宫廷剧,我想很多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估计能说出一大堆,比如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然而,遗憾的是,在目前最常见的清宫剧中关于礼节规矩却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而且这些错误往往都是常识性的错误。由于错误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这里仅仅举一些清宫剧里比较常见和大家容易被“带着跑”的例子:
第一个是皇帝登基究竟该不该大吹大鼓。
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清朝新的皇帝登基时文武百官朝贺、当真是喧闹之极。然而实际上,新皇登基的时候,其实这些乐器尽管会被摆放出来,但是并不会真正发出声响。在古代,唯一的背景声音其实只有象征着清朝入关的根基,也就是骑兵的马蹄声和挥鞭声,而且不会很密集,而是零星响起罢了。
第二个这是见到一名官员都称呼为大人,比如大家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经常纪晓岚就叫和珅为和大人
实际上,按照当时清朝的称呼礼仪,一般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被称呼为大人的资格。那么什么级别的官员才有这种资格呢?
一般需要达到二品大员左右,才能被称呼为大人。至于很多表现皇帝下基层的剧情中,地方上的县令知府等级别的官员这些为大人,其实不大对,一般是叫做老爷才对。
第三个是在皇帝召见大臣的时候,几位官员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反复在言语上争斗,甚至发生口角。
这个其实在古代几乎不存在。比如在清朝时,在这个召见的过程中,其实是相当僵化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单人面试,往往只能皇帝负责发问,然后官员们回答,大概就是皇帝向某位官员问一句,这位皇帝才能因此回答一句这样的问答模式。至于其他官员之间是不允许互相说话和交头接耳的。
毕竟在古代,结党营私虽然难以避免,但当着大权独揽的清朝皇帝结党营私,这莫非是嫌弃命太长了吗?
第四个清朝皇帝宴请中,作为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是否会请一群长袖善舞的美女出来助兴,以表达对文武百官的抚恤之情呢?
在很多电视剧中往往表现了皇帝与诸位官员同乐,于是一起欣赏美人跳舞。然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历史上,清朝年初因为主要承袭了明朝的行政体制,因此设置了教坊司,宫中还有数量颇多的女乐。不过后来大概是皇帝不感兴趣,又或者是为了立个牌坊,体现皇家庄严,就撤销了所谓的教司坊,至于女乐也被相应废除了。换句话说,当时宫中的娱乐活动几乎就没有女人参与其中了。
至于妃子出来给宴会助兴?那就更想多了,根本不可能发生。
有哪些现代人对中国古人的认知是错误或者偏颇的?
很多,比如现代人认为古人裹脚是不对的,但其实在那个时候,不裹脚就会被批评,甚至会被驱逐家门,人们为了存活当然要忍受这些痛苦了。
的。烽火戏诸侯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但这个故事大概率是司马迁没有做过实地考证、道听途说而来的。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其实有几点是站不住脚跟的:一是从传讯方式上看,烽火传讯并不
5、有哪些现代人对中国古人的认知是错误或者偏颇的?《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为何会有很多有关地理的常识性错误?先来看《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宋徽宗时期,当时处于北宋末年,宋徽宗是北宋倒数第2
宫中的娱乐活动几乎就没有女人参与其中了。至于妃子出来给宴会助兴?那就更想多了,根本不可能发生。有哪些现代人对中国古人的认知是错误或者偏颇的?很多,比如现代人认为古人裹脚是不对的,但其实在那个时候
使得人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有哪些历史常识却往往被大家错误认识了?历史常识,按理说就是大家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的最基本认识,按理说本不可能出错。不过,实际上还确实有不少大家经常诉说的历史常识却偏偏是错误的。这里就给大家分享几点很容易被误导的历史常识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