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黑客帝国_黑客帝国佛教解析

hacker|
98

文章目录: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洞见》读书笔记一须实证

关健词。

幻觉,冥想,无我,空

下一步如何做。

参加一次专门冥想训练。看电影《小活佛》

金句。

1.我们的大脑有很多特性,其中一个就是欺骗我们。

2.一切关于世界的意义都是我们强加上去的。

3.你以为自己是电影导演,但其实你只是个观众。

4.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幻觉,刺破幻觉,看到事物的本相,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5.单靠高强度的冥想,本身并不能带来全方位的开悟。

6.苦的源头是贪爱,也被翻译为渴望和渴求或是欲望。

7.大脑的设计就是受他输入信息的控制,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伴随输入信息产生的感觉,如果你贪爱处理这些,感觉自然反射性的渴望令人愉悦的感觉,自然反射性的抵触,令人不愉悦的感觉,你将继续被周围的世界控制。

读书笔记。

一,逃离母体可通过佛法修行和佛教哲学。

《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所演的那尼奥,是一个公司的白领,每天干着自己该做的工作,然后有一天突然被一个叫墨菲斯的黑人头领找上门来,说红色药丸、蓝色药丸你选一个。吃蓝色药丸,你可以继续保持现在的生活,吃红色药丸你可以看到真相。这个尼奥最后选择吃那个红色药丸。当这个药一吃下去以后,他发现,他原来是被束缚在一个液态的棺材大小吊舱里沉睡着,他的肉体是完全被控制在那个地方的,“母体”把所有人全部掌控了。他只是一段程序,是一个幻象,自由的真相的人生是残酷的,是被这个“母体”所控制的。

二,感觉是幻觉

我们的一些感觉是来自于我们的基因设计,它会误报。比如响尾蛇的幻觉,有疤痕试验的幻觉。

20世纪80年代,一向社会心理学做的疤痕实验,一个化妆师对脸上画出逼真伤痕的人讲,实验目的是观察疤痕会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被要求去和他人对话,观察他人反应。实验对象在镜子里看见自己脸上的伤疤,但是在接触他人之前,告知伤疤需要一点修饰,以免破裂,这是伤疤被擦掉了。与他人接触后,实验对象接受询问,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意识到自己的伤疤对别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别人会有意识的躲避伤疤。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自我意识,再次造成了一种感知的错觉。

作者的体证。他在一次演讲前半夜醒来感到焦虑,他决定起身,开始冥想。他把注意放在呼吸上,同时也注意自身的焦虑,腹部紧绷的感觉,他对这种焦虑不做任何判断,他感受焦虑,观察他。他觉得这个焦虑好像是一条紧绷感编成的粗结绳,占据着腹部感觉焦虑的位置,但是不在紧绷了。后来焦虑仿佛从他身上剥离了,焦虑转化为中性状态就消散了。

也可以思虑来克服焦虑,比如问上败以后会断送职业生涯吗?搞砸的可能性大吗?这也是在质疑感觉的真实性。

有40名品鉴师是喝的是挂上高级标签的波尔多葡萄酒,他们认为,这些酒值得一品,另20人喝的是葡萄酒,挂的佐餐酒的标签,他们认为这些酒很普通,其实两种瓶子里装的是同一种葡萄酒。没有纯粹的快感,所有的快感都受你的信念所左右。

三,专注呼吸一一正念冥想

关注呼吸并不只是体察呼吸,是在于稳定心绪,是大脑摆脱日常的关注点,而能够观察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大脑需要关注对象,使其摆脱习惯性的思绪游荡。重新回到呼吸上就好。

好处。1.有助用心体察自己的感觉,有助于更用心的体察每日的生活负面的感觉,对你的控制会变弱。

2,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体会美,可以极大限度的改变自己的知觉。如闭着眼睛吃饭,味蕾发挥100%的潜力。

3,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从母体中解放的道路。

四,无我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眼耳等感觉器官)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人类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就认为五蕴不是我。佛陀讲到当你说色身是我的时候,你将权力加于色身,说让这色身这样这色身不这样,其实是做不到的,并没有真的控制这些东西。

如果你认为头脑中存在某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首席执行官怎么才能找到他呢?

五。空。不甚明白。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西方作者眼中的佛学

佛教是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主要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从地域上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

南传佛教主要进入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小乘佛教为主。

但是无论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很东方的东西。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位美国的科学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进化心里学作者。也就是说,作者是一个很西方的作者。

那么一个西方的作者写东方的东西,靠谱吗?

事实是美国有很多人在学佛,而且你甚至可以说西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佛学体系。这套体系,大约相当于是把亚洲佛教中的“超自然”因素全都去掉,只留下哲学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论。这大约是一套“现代化”的佛学。

万维钢老师说,西方佛学,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从不故弄玄虚,总是用尽可能简单明白的语言把道理说清楚。如果你说“这怎么可能呢?佛经怎么可能说清楚呢?佛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玄之又玄,必有我们不可理解的深意!”但这正是作者要做的?

赖特这本书,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尝试解释一些佛学的概念和观点。

本书300页,讲的内容也比较多,说实话读书笔记我也是写不太好,我还是讲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吧,主要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

作者上来就举了《黑客帝国》中的例子,类比我们人也生活在虚幻当中,我们平时的所感也是种错觉。

什么是“苦”

“苦”的巴利语,是 dukkha。英文中对 dukkha 的正统翻译,是“suffering”,正好对应中文的“苦”。但是,赖特说,有人考证,dukkha 在巴利语中的意思,也可以被翻译成“不满足”(unsatisfactoriness)。

最后的结论是说 我们的“苦”其实就是“不满足”, 好像还是有点那个意思。

快乐是错觉

作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解释了快乐的本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活着的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人就需要找到伴侣生孩子,也就是最核心的两个权利---生存权和生育权。

为了促使人类“乐意”去做这两件事情,就需要给人以快乐,但是快乐必须是短暂的,因为只有是短暂的,人才有动力去做第二次、第三次。

色即是空

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 —— 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那么翻译一下,声音就是声音,我们自己有了扰动,如果我不管那个声音,它就不会恼我。从某种意义上讲,声音令人不悦,那就肯定是你对它做了加工。

“无我”的巴利语翻译成英语是not-self,也就是不是我。那么无我的本意就是你认为 你以为的我未必是我。

大脑是个多元政体

而另外一本书《24个比例》讲的可能更有意思,大概就是说一个人大脑里面住着完全不同的24个人,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我来控制身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一下。

赖特讲的另外一个体验更加有趣,是他在冥想的时候。

什么意思呢?我尝试解释一下。

往内收,我冷眼观察这个疼痛,分析他,到底为什么会疼,疼到底有几分程度,这个时候我仿佛抽离出来,观察其他事物一般,仿佛身体不是我的一部分。

往外延展,我把身体往外延伸,我感觉我和世界是一个整体,鸟儿也是我的一部分,鸟儿的歌唱就仿佛表达我的愉悦一样。

这就是非常接近“无我”的境界了。

在古代,宗教是给人以寄托给人与宁静,那个时代生活比较艰难,很多时候完全靠着宗教信仰度过一个有一个难关。

到了现代,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但是很多时候人们也陷入物质的多与少、得与失当中,内心也容易陷入焦躁不安,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想想佛学中的“色即是空”,当你执念一个东西,一个想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可想想是大脑当中的那个模块,哪种物质反应使你产生这样的行为的,此时的执念到底是哪个我的想法!

至于冥想更是有用,是不是能达到“无我”的境界倒不是很重要,保持正念,它对焦虑和失眠倒是很有疗效,因为17年我也是通过冥想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间。

空与无我是佛学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通过他们,佛陀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唯有真相才能给人以真正的自由!

看《黑客帝国》里的佛学智慧,告诉你如何把命运掌握在

1.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生来从来不是被他人所打败的,而打败他的恰恰是他自己,人生若想达到光辉的顶点,就必须充分地相信自己,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的主人;选择自己的路,好坏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3.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

人,谁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自己.

4.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跪求黑客帝国里富含深意的句子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现实的讯号,欺骗人类的大脑,让人以为自己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社会里。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黑客( Hakers ),不断侵入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尔(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黑客的宇宙飞船。为了让他了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中,尼尔摸摸高背椅,问:“这都不是真的?”反抗军领袖莫斐斯( Morpheus )答:“什么是真实?真实该怎么定义?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你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互动的虚拟世界——我们所谓的“母体”。你一直活在梦世界,尼尔!”

这段话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大脑位于身内,为头颅、血肉、皮肤…等组织所包裹,根本接触不到外境!既然接触不到外境,我们却看得到、听得到、嗅得到、尝得到、摸得到,这真是奇怪的事。以视觉来说,光线只能射到眼球感知光线的部位,再进去全是光线照不到的内部组织,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是视神经系统负起传导的功能,让大脑以为自己能看到外境。视觉如此,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都是这样,外五尘(色、声、香、味、触)无法进入大脑,必须透过神经系统才能传送到大脑。既然大脑需要的只是讯号,并不是外境;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仿真神经系统的讯号,使大脑感受到虚拟的五尘境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类就不必那么辛苦的追求物理世界的享乐了。没有余钱到国外渡假的打工仔,只要在身上插上讯号线,预先选好想去的地方,由计算机产生虚拟现实,效果和真的出国渡假并没有两样。计算机甚至可以仿真你最“哈”的电影明星,让你在虚拟现实中,与她(他)相会。

毛斯( Mouse )问尼尔:“早餐〔麦片的品牌〕麦片你吃过吗?”“没有。”另一位黑客 Switch 答:“实际上谁都没吃过。”这段话很有意思,和禅师所说的:“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倒有九分神似。毛斯又说:“一点也没错!这不禁令人纳闷,计算机怎么知道麦片的味道?也许它们搞错了,也许麦片的味道其实很像鲔鱼三明治。我开始怀疑,就拿鸡肉来说,它们搞不清鸡肉的味道,所以和很多肉都像,也许……”

小时候我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我们用“酸、甜、苦、辣”等语言文字,来形容食物的滋味,可是天晓得,也许这个人的酸,是另一个人的甜,说不定这是某些人特别偏好渍酸食品的原因。譬如大部分的色盲,他们一样能分辨红绿灯,单独的颜色也不会说错,只有特殊设计的图形,才会说错;这证明色盲所说的青黄赤白,虽然和一般人一样,但所看到的颜色其实是不同的。根据脑神经医学的记载,曾有一个画家,发生车祸之后,所看到的东西全部变成黑白的。神经所传达的讯号,不等于实境,因此会因为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各别差异,使得我们所感觉到的外境也有所不同。譬如电视和摄影机的机型不同,或者有新旧、故障、传输障碍等因素,所摄取的影像固然一样,显示出来的画质,却有所差异。

莫斐斯说:“你曾做过一种梦,彷佛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要是你醒不过来呢?你该怎么分辨梦世界和真实世界?”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前面是说神经系统传达外境的讯号给大脑,讯号不等于外境,大脑所感知的外境,其实就是这些讯号。可是当我们在熟睡时,五官的分辨功能暂时停顿,根本就没有外境与之对应,为什么会有梦境?

梦中的见闻觉知,显然不是神经系统的讯号所能解释的,它是独立于外五尘而存在的。梦境大都很真实,很少人能察觉到自己正在作梦,可见梦境中的见闻觉知,和清醒时的见闻觉知,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平常只觉得梦境很像“真实”(清醒时所觉知的五尘境界),反过来说“真实”也很像梦境,全部不是实境、不是客观存在的外五尘,都是透过某种机制而模拟的;就像电视、电影的声光,都是经过转换的。这种模拟机制,无论是在梦境或清醒时,都是持续的运作。清醒的时候,它根据五官的神经系统所传递的讯号而仿真;梦境当中,则独立作用。

如果你只在电视上看过爱因斯坦,你不会说你看过爱因斯坦,照这个标准来说,你不只没看过爱因斯坦,你也没看过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你根本没看过任何人。乃至欲界的贪爱、两性的燕好,本质上与梦境并无不同,仍然是透过某种机制而模拟的;翻云覆雨拥抱了半天,竟然没有碰到任何人,我们就是这样活在人生大梦里!

那个能够模拟世间相的东西,唯识学称之为阿赖耶识,很像电影中的“母体”。母体无所不在,随处可见,它甚至在这房间。你从窗户外可以看到它,或在电视上也会看到它,上班时感觉它的存在,当你上教堂或纳税时也一样。它是虚拟世界,在你眼前制造假像,蒙蔽真相。“什么真相?”你是个奴隶。每个人呱呱落地后,就活在一个没有知觉的牢狱,一个心灵的牢笼。

对无知的人们而言,母体固然是心灵的牢笼,但反抗军却充分利用母体的特性,甚至仿照母体的模式,自行撰写数据加载程序。数据加载程序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提供衣服、器材、武器、仿真训练,和反抗军所需的一切。母体的作用广大,不一定是恶,了解真相的人可以将它运用在善的一面。

有的人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母体的作用,企图将它找出来,可是却找不到,终日寄挂着此事,乃至食不知味,有如行尸走肉——男主角尼尔就是这样。女主角崔尼蒂( Trinity )告诉尼尔:“我知道你来的目的,还有你在做什么。我知道你辗转难眠,每天晚上都独自一个人,坐在计算机前工作。你在找他。我也曾找过同一个人,当他找到我,他说其实我不是在找他,而是在寻找一个答案。有个问题驱使着我们,尼尔!这问题把你带来这里。”这里所谓的“他”,是指莫斐斯,象征真善知识。尼尔探求真相的心情,十分的渴切,要是没有这种心情,勉强把真相告诉他,他会受不了。

莫斐斯在解放尼尔之前,告诉他:“记住!我只能告诉你真相。”探求真相,解脱烦恼,便是修行的实义,这中间全都是“真”,如果有自欺或欺人的心态,便是背道而驰;但是很多人会因为现实利益,而选择虚假,甚至甘心受他人欺骗。譬如影片中有一个人物塞佛( Cypher ),他被解放之后,感到很痛苦,因为以前他活在花花世界,酒肉美女,尽情享乐,解放之后,只能活在狭窄破旧的宇宙飞船里,穿破旧的衣服,吃淡而无味像是浆糊的食品;他厌倦平淡的生活、厌恶与计算机人(计算机人是无明的象征)对抗,埋怨莫斐斯欺骗他,最后竟背叛反抗军,自愿为计算机提供电源,回到虚幻的花花世界里。

我问一位小朋友:“如果真实平淡无味,像是一坨浆糊,而虚伪却是有声、有色、有享乐,你要选择哪个?”他告诉我:“我宁可选择真实,不然的话,我会有被骗的感觉。”这位小朋友很有智慧,有的人恐怕宁可选择虚伪,譬如那些沈迷于网络游戏的朋友,明知道是假的,还愿意花大把钞票,把时间虚耗在游戏里,就为了提升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等级,以便打败更厉害的怪兽、魔王。还有一些热恋中的朋友,宁愿陶醉于甜蜜的谎言中,不听好友善意的规劝。

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少数修行人身上。修行人追求法界实相,好不容易得到真善知识的帮忙而找到阿赖耶识;然而阿赖耶识虽然是法界实相,却没什么滋味,就像是一坨浆糊,不久之后,他便无法安忍,起心去追求意识变相或神通境界,因而退失真见道位。退失之后,犹自以为更上层楼,反过来诽谤帮他明心的真善知识,甚至破坏菩萨僧团,宛如电影中的塞佛一般。

尼尔在训练程序中和莫斐斯动手过招,挨了几下重击,回到真实世界时,发现嘴角竟然在渗血,他感到很奇怪。 DVD 显示的国语字幕:“我以为这是假的?”莫斐斯答:“你的大脑认为是真的。”“在虚拟世界里死亡,也会死在这里?”“大脑死了,身体也活不了。”这段话很精彩,可惜和原文有些出入。

“你的大脑认为是真的”,原文是 “Your mind makes it real 。”,直译为:“你的心使它变成真的”。“大脑死了,身体也活不了”,原文是“ The body cannot live without the mind。”直译为:“没有心,身体便不能活”。很多人以为:“心的功能全部在于大脑,大脑就是心,离开了大脑,就没有心,”所以将“ mind 。”翻译为“大脑。”他们以为精神现象只是身体——特别是大脑——的附属品,照这样的逻辑,人死之后应该一切归于空无,不应该有中阴身,也不应该有未来世;所以这种想法其实是唯物思想、典型的断灭论。我们知道有些人可以在禅定或被催眠中见到自己的前世;既有前世,则知必有后世,由此可知断灭论不符合事实。

那些黑客明知道自己身在虚拟世界中,可是看到计算机人还是得溜之大吉。自己和世界都是虚妄,计算机人也是虚妄,怎么会有被计算机人杀死的事?又怎么须要逃呢?如《大宝积经》卷 105 所说:“何处有诸佛,法僧亦复然;父母本自无,阿罗汉空寂;是处无有杀,云何有业果?如幻无所生,诸法性如是。”虚拟世界中,即使有杀人和被杀,也都是幻化,并非实有其事;虽有业报,亦是如梦如幻的业报,与清净本心全不相干。

“你的心使它变成真的”,此处的心,主要是指末那识而言。解脱道的无明,分为“分别我见”和“俱生我见”,见道的人已经亲证“我空”(自己虚妄)和“我所空”(世界虚妄),断分别我见,但末那识仍然无法摆脱无始以来,认妄作真的惯性,此种惯性即是俱生我见,又称为“我执”。俱生我见与末那识相应,微细难断,必须到四果才能断除。以未断俱生我见这一点来说,三果以下的见道者和未见道的人并没有不同,都还有生死的问题。由于这种认妄作真的惯性,如梦如幻的业报,照样能让你害怕、痛苦。

毛斯便是这样,明知道是假的,还要去玩弄取乐,得意洋洋的向尼尔推介他所写的红衣女郎程序,说他可以安排尼尔在虚拟现实中与她相会。面对“电子皮条客”的讥刺,毛斯辩解道:“别管这些伪君子,压抑自己的情欲,就是否定与生俱来的人性。”不只凡夫如此,初见道的人也在所难免;不过见道的人不会讲这种话,因为他已经可以现观:七情六欲的心,是虚幻不实的。毛斯认妄作真的习气很强烈,既然会执着虚假的乐,就一定会执着虚假的苦,所以他后来在虚拟现实中被杀,就真的死了。

尼尔就不一样了!他也在虚拟现实中被杀,却能死而复生,进一步亲眼见到整个虚拟世界,只是一堆电子讯号。他的动作变得比计算机人更快,用一只左手对付计算机人全力的进击,还可以取胜——象征见道的人,现观无明的起处,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明已经无所能为。尼尔甚至钻入计算机人的身体,把计算机人炸成碎片——象征他已经粉碎了无明,能够脱离生死轮回——故事到这里也进入尾声。

电影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意象,包括:崔尼蒂料理了四个前来逮捕她的警察、一只虫子从肚脐钻入身体、插满管线的尼尔从白色的黏稠物中挣脱电池槽、尼尔在训练程序中很快的学会武术、祭师( Oracle )对尼尔的演示、计算机人企图打探锡安密码……等等,我不认为它们是单纯的剧情,读者不妨以佛法的知见自行解读看看。

电影"Matrix "《黑客帝国》,第二集于 2003 年上演,我现在讲的是在 1999 年的第一集。这部电影我已在有线电视上看过二、三次,但是精彩的对话太多,来不及抄下来,只好租 DVD 回家慢慢欣赏。这部电影真的很难得,即使佛教界自己筹资,拍一部电影来介绍佛法,恐怕也很难比《黑客帝国》拍得更好。它从头到尾都没有佛学名相,也没有佛像和宗教人物,讲的却是根本的佛法;虽然没有讲得很彻底,但只要稍加补充说明,就是很好的佛学教材。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现实的讯号,欺骗人类的大脑,让人以为自己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社会里。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黑客( Hakers ),不断侵入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尔(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黑客的宇宙飞船。为了让他了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中,尼尔摸摸高背椅,问:“这都不是真的?”反抗军领袖莫斐斯( Morpheus )答:“什么是真实?真实该怎么定义?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你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互动的虚拟世界——我们所谓的“母体”。你一直活在梦世界,尼尔!”

这段话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大脑位于身内,为头颅、血肉、皮肤…等组织所包裹,根本接触不到外境!既然接触不到外境,我们却看得到、听得到、嗅得到、尝得到、摸得到,这真是奇怪的事。以视觉来说,光线只能射到眼球感知光线的部位,再进去全是光线照不到的内部组织,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是视神经系统负起传导的功能,让大脑以为自己能看到外境。视觉如此,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都是这样,外五尘(色、声、香、味、触)无法进入大脑,必须透过神经系统才能传送到大脑。既然大脑需要的只是讯号,并不是外境;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仿真神经系统的讯号,使大脑感受到虚拟的五尘境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类就不必那么辛苦的追求物理世界的享乐了。没有余钱到国外渡假的打工仔,只要在身上插上讯号线,预先选好想去的地方,由计算机产生虚拟现实,效果和真的出国渡假并没有两样。计算机甚至可以仿真你最“哈”的电影明星,让你在虚拟现实中,与她(他)相会。

毛斯( Mouse )问尼尔:“早餐〔麦片的品牌〕麦片你吃过吗?”“没有。”另一位黑客 Switch 答:“实际上谁都没吃过。”这段话很有意思,和禅师所说的:“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倒有九分神似。毛斯又说:“一点也没错!这不禁令人纳闷,计算机怎么知道麦片的味道?也许它们搞错了,也许麦片的味道其实很像鲔鱼三明治。我开始怀疑,就拿鸡肉来说,它们搞不清鸡肉的味道,所以和很多肉都像,也许……”

小时候我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我们用“酸、甜、苦、辣”等语言文字,来形容食物的滋味,可是天晓得,也许这个人的酸,是另一个人的甜,说不定这是某些人特别偏好渍酸食品的原因。譬如大部分的色盲,他们一样能分辨红绿灯,单独的颜色也不会说错,只有特殊设计的图形,才会说错;这证明色盲所说的青黄赤白,虽然和一般人一样,但所看到的颜色其实是不同的。根据脑神经医学的记载,曾有一个画家,发生车祸之后,所看到的东西全部变成黑白的。神经所传达的讯号,不等于实境,因此会因为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各别差异,使得我们所感觉到的外境也有所不同。譬如电视和摄影机的机型不同,或者有新旧、故障、传输障碍等因素,所摄取的影像固然一样,显示出来的画质,却有所差异。

莫斐斯说:“你曾做过一种梦,彷佛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要是你醒不过来呢?你该怎么分辨梦世界和真实世界?”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前面是说神经系统传达外境的讯号给大脑,讯号不等于外境,大脑所感知的外境,其实就是这些讯号。可是当我们在熟睡时,五官的分辨功能暂时停顿,根本就没有外境与之对应,为什么会有梦境?

梦中的见闻觉知,显然不是神经系统的讯号所能解释的,它是独立于外五尘而存在的。梦境大都很真实,很少人能察觉到自己正在作梦,可见梦境中的见闻觉知,和清醒时的见闻觉知,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平常只觉得梦境很像“真实”(清醒时所觉知的五尘境界),反过来说“真实”也很像梦境,全部不是实境、不是客观存在的外五尘,都是透过某种机制而模拟的;就像电视、电影的声光,都是经过转换的。这种模拟机制,无论是在梦境或清醒时,都是持续的运作。清醒的时候,它根据五官的神经系统所传递的讯号而仿真;梦境当中,则独立作用。

如果你只在电视上看过爱因斯坦,你不会说你看过爱因斯坦,照这个标准来说,你不只没看过爱因斯坦,你也没看过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你根本没看过任何人。乃至欲界的贪爱、两性的燕好,本质上与梦境并无不同,仍然是透过某种机制而模拟的;翻云覆雨拥抱了半天,竟然没有碰到任何人,我们就是这样活在人生大梦里!

那个能够模拟世间相的东西,唯识学称之为阿赖耶识,很像电影中的“母体”。母体无所不在,随处可见,它甚至在这房间。你从窗户外可以看到它,或在电视上也会看到它,上班时感觉它的存在,当你上教堂或纳税时也一样。它是虚拟世界,在你眼前制造假像,蒙蔽真相。“什么真相?”你是个奴隶。每个人呱呱落地后,就活在一个没有知觉的牢狱,一个心灵的牢笼。

对无知的人们而言,母体固然是心灵的牢笼,但反抗军却充分利用母体的特性,甚至仿照母体的模式,自行撰写数据加载程序。数据加载程序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提供衣服、器材、武器、仿真训练,和反抗军所需的一切。母体的作用广大,不一定是恶,了解真相的人可以将它运用在善的一面。

有的人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母体的作用,企图将它找出来,可是却找不到,终日寄挂着此事,乃至食不知味,有如行尸走肉——男主角尼尔就是这样。女主角崔尼蒂( Trinity )告诉尼尔:“我知道你来的目的,还有你在做什么。我知道你辗转难眠,每天晚上都独自一个人,坐在计算机前工作。你在找他。我也曾找过同一个人,当他找到我,他说其实我不是在找他,而是在寻找一个答案。有个问题驱使着我们,尼尔!这问题把你带来这里。”这里所谓的“他”,是指莫斐斯,象征真善知识。尼尔探求真相的心情,十分的渴切,要是没有这种心情,勉强把真相告诉他,他会受不了。

莫斐斯在解放尼尔之前,告诉他:“记住!我只能告诉你真相。”探求真相,解脱烦恼,便是修行的实义,这中间全都是“真”,如果有自欺或欺人的心态,便是背道而驰;但是很多人会因为现实利益,而选择虚假,甚至甘心受他人欺骗。譬如影片中有一个人物塞佛( Cypher ),他被解放之后,感到很痛苦,因为以前他活在花花世界,酒肉美女,尽情享乐,解放之后,只能活在狭窄破旧的宇宙飞船里,穿破旧的衣服,吃淡而无味像是浆糊的食品;他厌倦平淡的生活、厌恶与计算机人(计算机人是无明的象征)对抗,埋怨莫斐斯欺骗他,最后竟背叛反抗军,自愿为计算机提供电源,回到虚幻的花花世界里。

我问一位小朋友:“如果真实平淡无味,像是一坨浆糊,而虚伪却是有声、有色、有享乐,你要选择哪个?”他告诉我:“我宁可选择真实,不然的话,我会有被骗的感觉。”这位小朋友很有智慧,有的人恐怕宁可选择虚伪,譬如那些沈迷于网络游戏的朋友,明知道是假的,还愿意花大把钞票,把时间虚耗在游戏里,就为了提升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等级,以便打败更厉害的怪兽、魔王。还有一些热恋中的朋友,宁愿陶醉于甜蜜的谎言中,不听好友善意的规劝。

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少数修行人身上。修行人追求法界实相,好不容易得到真善知识的帮忙而找到阿赖耶识;然而阿赖耶识虽然是法界实相,却没什么滋味,就像是一坨浆糊,不久之后,他便无法安忍,起心去追求意识变相或神通境界,因而退失真见道位。退失之后,犹自以为更上层楼,反过来诽谤帮他明心的真善知识,甚至破坏菩萨僧团,宛如电影中的塞佛一般。

尼尔在训练程序中和莫斐斯动手过招,挨了几下重击,回到真实世界时,发现嘴角竟然在渗血,他感到很奇怪。 DVD 显示的国语字幕:“我以为这是假的?”莫斐斯答:“你的大脑认为是真的。”“在虚拟世界里死亡,也会死在这里?”“大脑死了,身体也活不了。”这段话很精彩,可惜和原文有些出入。

“你的大脑认为是真的”,原文是 “Your mind makes it real 。”,直译为:“你的心使它变成真的”。“大脑死了,身体也活不了”,原文是“ The body cannot live without the mind。”直译为:“没有心,身体便不能活”。很多人以为:“心的功能全部在于大脑,大脑就是心,离开了大脑,就没有心,”所以将“ mind 。”翻译为“大脑。”他们以为精神现象只是身体——特别是大脑——的附属品,照这样的逻辑,人死之后应该一切归于空无,不应该有中阴身,也不应该有未来世;所以这种想法其实是唯物思想、典型的断灭论。我们知道有些人可以在禅定或被催眠中见到自己的前世;既有前世,则知必有后世,由此可知断灭论不符合事实。

那些黑客明知道自己身在虚拟世界中,可是看到计算机人还是得溜之大吉。自己和世界都是虚妄,计算机人也是虚妄,怎么会有被计算机人杀死的事?又怎么须要逃呢?如《大宝积经》卷 105 所说:“何处有诸佛,法僧亦复然;父母本自无,阿罗汉空寂;是处无有杀,云何有业果?如幻无所生,诸法性如是。”虚拟世界中,即使有杀人和被杀,也都是幻化,并非实有其事;虽有业报,亦是如梦如幻的业报,与清净本心全不相干。

“你的心使它变成真的”,此处的心,主要是指末那识而言。解脱道的无明,分为“分别我见”和“俱生我见”,见道的人已经亲证“我空”(自己虚妄)和“我所空”(世界虚妄),断分别我见,但末那识仍然无法摆脱无始以来,认妄作真的惯性,此种惯性即是俱生我见,又称为“我执”。俱生我见与末那识相应,微细难断,必须到四果才能断除。以未断俱生我见这一点来说,三果以下的见道者和未见道的人并没有不同,都还有生死的问题。由于这种认妄作真的惯性,如梦如幻的业报,照样能让你害怕、痛苦。

毛斯便是这样,明知道是假的,还要去玩弄取乐,得意洋洋的向尼尔推介他所写的红衣女郎程序,说他可以安排尼尔在虚拟现实中与她相会。面对“电子皮条客”的讥刺,毛斯辩解道:“别管这些伪君子,压抑自己的情欲,就是否定与生俱来的人性。”不只凡夫如此,初见道的人也在所难免;不过见道的人不会讲这种话,因为他已经可以现观:七情六欲的心,是虚幻不实的。毛斯认妄作真的习气很强烈,既然会执着虚假的乐,就一定会执着虚假的苦,所以他后来在虚拟现实中被杀,就真的死了。

尼尔就不一样了!他也在虚拟现实中被杀,却能死而复生,进一步亲眼见到整个虚拟世界,只是一堆电子讯号。他的动作变得比计算机人更快,用一只左手对付计算机人全力的进击,还可以取胜——象征见道的人,现观无明的起处,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明已经无所能为。尼尔甚至钻入计算机人的身体,把计算机人炸成碎片——象征他已经粉碎了无明,能够脱离生死轮回——故事到这里也进入尾声。

电影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意象,包括:崔尼蒂料理了四个前来逮捕她的警察、一只虫子从肚脐钻入身体、插满管线的尼尔从白色的黏稠物中挣脱电池槽、尼尔在训练程序中很快的学会武术、祭师( Oracle )对尼尔的演示、计算机人企图打探锡安密码……等等,我不认为它们是单纯的剧情,读者不妨以佛法的知见自行解读看看。

大乘佛法是以证解阿赖耶识为见道,阿赖耶识本体不生不灭,能够圆成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器世间、有根身(身体和器官),乃至走路、吃饭、穿衣服……等等。阿赖耶识的作用广大,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因此很难找到一个东西来做比喻,《黑客帝国》所述的“母体”,是我意外的发现。大家要注意的是,譬喻有它的极限,因此还是有不相同的地方,包括:阿赖耶识是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的,电影中的“母体”则是计算机创造出来的;而且“母体”只能创造虚拟现实,阿赖耶识却可以圆成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在电影里面,黑客可以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中来回游走,但明心的人永远只能活在虚拟世界中,一旦离开阿赖耶识,就没有“真实世界”可言。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读者可否告诉我:“了解虚拟现实,但未找到母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到母体而能驾驭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能完全理解母体,并完全改造它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您能回答这三个问题,您就知道解脱道和佛菩提道大概的内涵了。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ing has an end 出自哪部电影?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 has an end.

世间万物有始皆有终。

《黑客帝国》

电影主人公叫尼奥,他发现自己住在一个梦境里。他的生活其实是精心打造的幻境。他深陷幻境,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躯体被装在一个黏糊糊的棺材大小的吊舱里——很多吊舱中的一个,一排又一排的吊舱,每个舱内都是一个沉入梦境的人。这些人被机器大帝放入吊舱,在梦境中沉睡。

《黑客帝国》主角尼奥

电影里有一个关于“红色药丸”的片段,很好地阐释了尼奥所面临的选择——要么继续生活在幻境中,要么醒来,回归现实。反叛军进入尼奥的梦境,联络到了尼奥。反叛军首领墨菲斯向尼奥解释了当时的状况:“你是个奴隶,尼奥。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呱呱坠地之后,就活在一个没有知觉的牢狱,当一辈子囚犯——一个思想被禁锢的囚犯。”这是一个很严酷的选择:是选择被束缚的幻境人生,还是选择自由的充满真相的人生。说实话,这个选择太戏剧化,你也许会认为只有好莱坞电影里才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做的人生选择远没有这样重大,而是要平凡很多。然而,电影上映时,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要做的选择。

我所想到的这类人,就是所谓的西方佛教徒,他们在看到《黑客帝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坚信眼中的世界是一种幻觉——即使并非完全是幻觉,也是极度扭曲的现实,使他们的人生扭曲,对他们和周围的人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觉得,幸亏有冥想和佛学,他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待事物。在他们眼中,《黑客帝国》就好似自身经历的一种寓言,因而这部电影也被称作“达摩电影”。

天下怎么演变成世界的?(用佛学角度考虑),麻烦大神解释

整个宇宙就如同梦境是一样的 都是我们那颗妄想的心显现出来的幻象 要想了解这些 你必须明白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 比如色与空的问题 也就是物质现象的本质 色指物质 一切物质的真相并非如我们的眼睛所见 显微镜也无法达到根本 物质的真相 就是空性的幻象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物质可以分为所谓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分来分去最后它是什么那 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不是本来的面目 比如梦里的一切好像真实 其实不是!

、体会佛学的空

我们先从佛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出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与现代科学相契合的地方。 中国人其实对佛学思想多少都有一些接触,《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句子,大家多少都有耳闻,但要说佛经上到底讲了什么道理,恐怕就没多少人能说得很清楚。

这并不奇怪,深奥难懂,这点和现在的理论物理学一样,这也许是佛学与现代科学的第一个共同点吧,但我们把二者放在一起来看,会发现要比单独看佛经或单独看量子理论更容易理解。

佛学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么佛经中说的“空、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种空和幻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实际体验到这种空幻的感觉的。真正的体验需要长期的修炼,但我们可以取巧,让大家暂时体验一下空幻的真正含义。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空,什么是幻,我们现在一起先来做个思想实验(做这个实验前,最好确保没有别人的干扰):

假设在未来的某一年,科技已经足够先进,量子计算机已研制成功,对人脑的生理机制也有了重大突破。在这样的基础上,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开发出了一款网络游戏产品。该产品的原理是:通过与大脑接触的一个微型芯片,将人的所有感觉神经(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号与该公司服务器上运行的网络游戏平台进行无线连接,由于量子计算机的处理器、内存都异常强大,基于互动分形函数的软件设计得也非常精细,虚拟世界里的场景和现实的场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与虚拟世界里物品接触的感觉和现实世界里的感觉也是一样的。那么,现在请想象,您自己现在就在这样的游戏中!您现在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和感觉到的一切都是虚拟的......

维持这样的想象五到十分钟,能否体会到一点空和幻的感觉呢?如果你能体会到哪怕一点点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你那一瞥,已经窥到了一点佛学真谛的影子。这种感觉是你自己独有的,你无法用语言向别人描述,语言这种逻辑系统在此会失效,所以佛家有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然,千万不要误解佛经上曾说过我们是在一个网络游戏中,这只是个比喻,但佛经上说的空、幻,和你在实验中体会到的空、幻是一样的。对于这个思想实验,也许有人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电影《黑客帝国》里有类似的情景,美国的一个当代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其一本《理性,真理和历史》的著作中也引述了一个叫“缸中之脑”的一个思想实验,说的也是相似的情景。但是要说这种创意的来源,还是要追溯到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

佛家认为,我们每个人,就像身处在一场三维的立体电影当中,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虚幻的。我们看平面电影时,电影画面其实是由一帧一帧静止画面连续放映而成,电影中的人物景象只不过是光影的把戏,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并不会把二维电影中的画面当作是真实存在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三维的立体电影中,就像刚才的思想实验描述的那样,我们还有把握作出同样的判断吗?我相信没人敢有把握做这样的判断。霍金在2002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所作的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众演讲中开玩笑说:“也许我们真的只是一个被连接起来的巨型的计算机模拟系统,我们发出一个启动信号,摆动一只虚构的脚,踢在一块虚构的石头上,计算机发回一个表示疼痛的信号!我们未必不是一些被外星人在电脑游戏里摆弄的角色!”

是的,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自己是否处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但是我们有办法用佛学的原理判断霍金的外星人控制说、网络游戏的思想实验、《黑客帝国》场景以及“缸中之脑”实验是不可能实现的,具体的证明将在后文提及。

如果大家有了那么一点空幻的感觉,可以更好的帮我们理解佛家的理论,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一种理论好像太不可思议,也太科幻了!但是,佛经实实在在就是这么说的。其实抛开佛经不说,现在物理学家的宇宙观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是离谱和科幻的,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多宇宙论”。该理论认为,真实的宇宙是一种高维度的宇宙(超弦理论认为是十维),我们目前这个空间加时间的四维宇宙只不过是若干低维宇宙之一,我们看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其实是整个高维宇宙波函数的一个投影,我们就像可怜的二维平面人无法想象三维空间的情况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更高维的空间是怎样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物理学家们也同样无法想象,因为所谓的高维空间只是数学推导的结果,并不是任何人可以在大脑中构想的。

既然是同样的科幻,科学与佛学也就可以彼此握握手,不要再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坐下来就具体的问题来具体探讨。

相对论与佛学的比较

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不能仅仅是数学形式上的成功,同时也应该是能够被人们正确理解和接受的理论,如果相对论的这个基本矛盾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说明,针对相对论的责难将无休无止。但是,自从相对论诞生以来,不论维护相对论还是反对相对论的专家学者,都没有从根本上去寻求解决相对论两个原理基本矛盾的办法,都只是针对各种佯谬进行表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实际上并不能根本地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从佛学角度出发,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解决相对论基本矛盾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分别的念头我们在安静时就可以察觉,但是,念头又是由更细微的分别念组成,细微的分别念还由更加细微的生灭所组成。这样的生灭就不是一般状况下可以察觉到的。按照佛经的记载,一弹指含二十瞬,一瞬含二十念,一念含九十刹那,一刹那含九百生灭。在华严经中,记载了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佛告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此识教化非无识也。”在这段对话中,弥勒菩萨说,一弹指之间,就有320兆个细微的念头。实际上,佛经中涉及到的数字概念都是方便说,无非是表达生灭心的细微而已。 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分别心划分为三个层次:最粗的级别为分别觉,其次为分别念,最细微的称为分别识,也就是佛法中的生灭。我们把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时钟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假如我们的分别心处在时针的层次,我们只能察觉到时针的运动,如果分别心处在分针的层次,那我们可以察觉到时针和分针的运动但察觉不到秒针的运动。如果分别心处在秒针的层次,那么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我们都能察觉到。相应的,佛法说,我们普通人都处在分别觉的层次上,也就是时针的层次,更细微的分别念和分别识我们察觉不到。那么普通人要怎样才能察觉到最细微的生灭呢?佛经里说,要修炼到八地菩萨以上才可以。 由于这样细微的分别识,现象世界得以生成。我们把现象世界认为是真实的世界,是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最细微的分别识,因此看不出现象世界的生灭性。分别识以极快的速度生灭。我们再来看光量子,光是一份一份发出的,两份光子之间有一个间隔,如果用佛家生灭的观点来看,这难道不是一种生灭吗?一份光子是生,间隔表示灭,没错!这正是佛学与科学的共通之处!所谓的光,按照佛学观点,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分别识生灭所产生的幻象,而光传播的速度,正是对应于分别识生灭的速度!

对于禅定中发生的时间变慢现象,我们还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道家的世界生成观

老子的道德经是对终极真理“道”进行了直接的描述和阐释。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在这一章中,老子首先阐明了“道”不是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可以感知到的。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就是指“道”即看不到也听不到,通过触摸也得不到。老子进一步阐释,“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句话的直译是:“其上面不明亮,下面不昏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老子首先已经说过,道是“视之不见”的,那么这里为何又出现明亮、昏暗这种视觉的名词呢?我们分析一下就可得知,老子并非是用明暗来形容“道”,而是强调“道”是既不明亮,也不昏暗,也就是说,“道”是无法分别的,无所谓上下,自然也就无头无绪,但却又连绵不绝,对此,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命名。但是既然要用文字写下来,老子还是尽可能用贴切的语言来描述:“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就是说,“道”是无形无状,但“道”又能显现出万物的形状。那么“道”是如何显现的呢?老子称之为“惚恍”,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更详细的阐述了“惚恍”生物的原理,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所谓惚恍,直译即是一闪一闪,或者忽明忽暗。这不就是佛家所说的生灭吗?正是如此!老子已经非常清楚明白的说明了我们这个现象世界的根本就在于生灭!“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即是说,“道”生万物的原理,仅仅就是生灭而已。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是说,在生灭之间,就产生了森罗万象的大自然。

至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佛道两家所阐述的世界生成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大家在用各自的语言对同一原理进行描述时,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含义上会使后人觉得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偏差。况且,“道可道,非常道”,对“道”的描述本来就不是语言可以胜任,勉强为之,自然使后人难以明白其真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大致确认,老子所说的“道”,与佛家所说的真如自性应该是一个概念。如今,我们借助现代科学理论,无疑能更深刻的领悟古老东方哲学的深邃思想。这种比较同时充分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原理。即,看似表面矛盾的东方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理论,其实最终阐释的道理是统一的。而通过现代科学理论,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古老的东方佛道思想。反之,通过佛道理论,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现代科学的一些原理,如光速不变原理及相对性原理。这就是把古代智慧思想与现代科学成果放在一起比较而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通过融合东方智慧思想来看相对论,我们得到了一些感悟和收获。我不清楚爱因斯坦本人是否对佛学或东方哲学思想有过研究,但其本人对佛学有着相当高的评价,在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中,记录了这样一段爱因斯坦的话: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爱因斯坦的这个评价也许仅是出于直觉,但他的直觉无疑体现了爱因斯坦对真理的某种洞察力,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原因之一吧。

佛学破解量子迷雾

佛家认为,连续生灭的分别识,迷失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佛学中称为真如,或法身,是具有无限潜能的。用现代科学的术语,则是具有无限的能量和无限的维度。由于起了无明妄心,进而产生分别识,最初的分别识象一颗种子,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梵语意为能含藏一切的种子。由是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意识和末那识。知觉系统使我们产生了四维时空的幻象,而对幻象的执著,使意识产生实有的感觉,这种感觉被写入末那识,而末那识又写入阿赖耶识。因此,无限潜能的真如被自我产生的幻象束缚。

所谓的光,只是连续生灭的心识所产生的幻觉,而粒子、物质等实体,只是分别执著心中的相应显现。对于任何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去追究现象后面的规律,但所有的规律都是建立在连续生灭的幻象之上,并没有一个象柏拉图所想象的纯粹规律和理念的世界。我们常常以为,这个世界如此有规律的运行,一定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然而这一美好愿望,是建立在有一个客观实在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的科学家潜意识中认为,现象世界,有一个本质,而科学家的目的就是去找到这个本质。这个本质披着一件叫做大统一理论的华丽外衣。如果世界的确是客观实在的,不因我们的观测而改变。那么,这样的大统一理论就一定能找到。但是,延迟选择实验和阿斯派克特实验,以及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尖锐矛盾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科学家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能够转变观念,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其实是可以在一个新的系统上得到统一的。我们经常说要量体裁衣,从佛学的观点看,现象界的本质是空,所以体已经没有了,大统一理论这件华丽的外衣我们暂时用不上。丢了这件表面华丽的外衣并不可惜,我们很快将会拾起一件缀着夺目明珠的外衣。

我们暂时抛开钟爱的客观实在性,看看佛学有没有办法统一这两个看似尖锐冲突的矛盾,如果不行,我们再重拾起来也不迟。

我们认为宏观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因为宏观世界的运行看起来稳定而有序,我们根据经验和规律就可以推算出可以验证的结果。在奥运会射箭比赛中,选手向箭靶射出一支箭,这支箭将会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奔向靶心,如果选手水平够高,那么可能命中九环或十环,若发挥失常,顶多一环或零环。可是如果这支箭遵循量子规则,结果就会很吓人:箭一旦发射,我们马上就找不到它的踪迹,如果看台是环形的话,看台上任意一个观众都有可能被箭命中,我们完全不知道哪个观众会如此幸运得到这支箭,我们只知道某些位置的观众“中奖”几率会大些。

同样的一个世界,就因为宏观和微观的观察角度不同,为何差异如此巨大?

前面我们说过,普通人是处在分别觉的层次上,而现象界却是建筑在我们本体极细微的分别识之上。我们无法感知到那种细微的生灭,因此我们所感知到的宏观现象都是连续的。就像我们看电视,电视图像其实是电子不断打在荧光屏上不断生灭的光点,但我们的分别觉分辨不出,因此意识中产生的就是一幅连续运动的图像。

当我们去探索亚原子粒子世界时,往往仍然带着对宏观现象的固有思维,认为微观亚原子世界也应该是连续的。特别是当看到粒子在云室中的轨迹,或者感光屏上一个个小亮点时,更加深了我们的这种看法。然而从佛学的角度来看,粒子这个概念,是我们将宏观分别觉层次的概念生搬硬套到分别念或分别识层次上的一种违法乱用。在宏观层次,粒子的概念包括刚性的、连续的等性质,这种性质用在分别觉层次没有问题,但亚原子世界是我们分别念和分别识层次的现象,用粒子等概念就完全不适合。任何基于分别觉层次的概念用在亚原子领域都是人们的臆测,那么应该用什么概念呢?

在潜意识中,我们认为宏观的物体是确定的,于是自然认为由仪器产生出来的粒子也就是确定的。然而实际上,任何宏观现象,仪器、设备、人的身体以至粒子、空间、时间、宇宙等等一切我们能够说出的现象,统统都是函数或规律“投影”在我们真如自性中的幻象。所谓的函数或规律是与现象相伴相生的,投影只是方便的说法。就像我们照镜子,镜中像和镜子一定是相伴相生的,而真如更像是光的角色,因为有了光,镜中像的存在才成为可能。因此,当我们用分别觉层次的概念去描述分别念或分别识的领域,相当于用已经发生投影的结果去描述还未发生投影的状况,自然就产生了逻辑矛盾。而未发生投影时的状况是什么呢?正是我们本体的状况。我们的本体真如,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本身没办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也就是说,如果用我们宏观分别觉层次的逻辑语言去形容真如的境界,一定是错误的。我们的语言,甚至连更深层次的分别念和分别识的状况都无法描述。而数学语言是基于现象的描述,虽然可以描述分别念和分别识的大致状况,但对绝对空无的本体依然毫无办法。因此,佛经中常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词语形容真如境界,其目的就是要人们走出逻辑思维的框框来看透现象的本质。这里所说的“看透”,佛家的术语叫做“悟”。只有自己通过亲身实践,才可能通过“理悟”和“证悟”最终明白真如境界是怎样的。

如果理解了佛学的以上原理,我们再看延迟选择实验就不会那么惊奇了。插入还是不插入半透镜直接决定了函数的“投影”方式,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至于光线走了多少光年,或者是从哪条线路过来的,全都是我们的臆测。也许您还会觉得奇怪,光线难道不是从亿万光年远的距离传播来的吗?我不得不说,那只是您的想象,所谓的光,只是一种幻觉,时间,也是一种幻觉,亿万光年的空间,仍然是一种幻觉。当然也许您会说,人类的火星探测器不是已经登陆火星,甚至取回了样本吗?难道也是幻觉?

这也许短时间里很难理解,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探测手段,只要我们去探测,或者说,只要我们去看、听、去感知现象,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如果科技足够发达,飞出太阳系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想一想,所有的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无一不是函数在真如自性中的“投影”,即使我们的身体去到了宇宙的边缘(如果有的话),我们看到的终究不过是一种现象,终究不过是追求一场迷离的梦,这样的追求,只会离我们本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就是佛学与科学的不同点,科学追逐现象,佛学洞察本质。科学在绕着现象转了一大圈后,终于与佛学只剩下一层窗户纸的距离了。勇敢的学者,会毫不犹豫的捅破它,回归到佛学博大精深的怀抱中,怯弱者仍然会止步不前,于是继续着小猫捉自己尾巴的游戏。

运用佛学理论,量子理论中的一些迷雾也就很容易被拨开。我们来看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当我们要进行一次测量的时候,实际就是要求完成一次函数在真如本体的一次“投影”。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投影,直接决定我们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当我们用确定的方式得到位置的信息时就表示函数已经投影得到了一个现象,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现象。所谓的动量只是人们对自己头脑中虚构出来的粒子的臆测,那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会有关于动量的知识。同理,若是我们采用测量动量的方式来投影,我们将得到关于动量的所有信息,但仅此而已,因为投影已经完成,关于位置的信息只是头脑中的臆测,一旦投影完成,一切就已确定。这是由现象世界的本质决定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测量手段不够先进。

我们回到漆黑房间里找苍蝇的那个比喻中。从佛学的角度来看,所谓一直在房间里飞翔的苍蝇根本就不曾实际存在过。当我们既不用照相机也不用摄像机进行观测的时候,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当我们采用一种观测方式进行观测时,我们就得到了一种确定的知识,但这种知识的获得仅仅是因为观测行为的发生而发生。比如说,有可能在我们拍照时,由于某种原理使苍蝇的图像投影在镜头上,从而使我们误认为有一只客观存在的苍蝇在房间里飞翔,而事实上,根本没有这样的苍蝇存在。所以,在亚原子领域,得到波动图像还是粒子图像,仅仅取决于我们选用哪种观测方式。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曾提出了一个“飞矢不动”的悖论。意思是说,飞在空中的箭,看起来是连续运动的,但如果我们在任何一个瞬间把画面定格,我们得到的将是静止的一个画面。那么无数个静止的箭加在一起,仍然是静止的,运动的箭在哪儿呢?按照现代科学理论,空间和时间都有最小单位,即普朗克空间和时间。所以芝诺的说法是成立的。如果从牛顿经典运动理论出发,芝诺的这个悖论不可能被化解。因为在牛顿那里,运动是绝对的,连续的。是运动的就不可能是静止的,是静止的就不可能是运动的,这是一对不可化解的逻辑矛盾。所以,从芝诺悖论也可以看出牛顿经典运动力学在涉及到一些本质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局限性。

我们反思一下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矛盾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毫无疑问是可以成功描述各自领域的一些现象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有各自适用的范围。我们很容易发现,两种理论都离不开一个常数,那就是光速。光速的概念其实可以把两种理论串联起来,而且,两种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建立在光的概念之上。我们需要仔细考察两种理论的基础。

相对论的公设是:光速相对于每一个观察者都是恒定的。

量子理论的公设是: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传播的。

我们很容易从佛学角度看出这两种理论的差别,相对论的公设——光速恒定,是站在我们分别觉层次来描述现象。而量子理论的公设——光的不连续产生,其实是站在分别念或分别识层次来描述现象。那么现在就很清楚了,二者其实都是正确的理论,只是前提不一样,适用的范围也就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就会产生矛盾。就像“飞矢不动”的悖论中那样,站在射箭者的角度来看,箭是运动的。而站在与箭一起运动的一个参考系来看,箭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在牛顿经典体系中是一对不相容的矛盾,但在相对论中却得到化解。同样的,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矛盾,在佛学中也得到了化解。在佛家看来,只要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世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可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终于可以化敌为友,各自相安了!

如果现象世界只是一种幻象,这种幻象世界最有可能是完全由信息来描述的全息世界。我们知道,利用数字信息可以建构出虚拟的世界,VR技术正是利用数字信息建构出仿真的虚拟世界。如果我们的现象世界也是一种虚拟的幻象,是一种全息的世界,那么信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样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有必要对信息这个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

4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10-25 下午 04:37:04

    甜,说不定这是某些人特别偏好渍酸食品的原因。譬如大部分的色盲,他们一样能分辨红绿灯,单独的颜色也不会说错,只有特殊设计的图形,才会说错;这证明色盲所说的青黄赤白,虽然和一般人一样,但所看到的颜色其实是不同的。根据脑神经医学的记载,曾有一个画家,发生车祸之后,

  • avatar
    访客 2022-10-26 上午 01:34:41

    学的观点看,现象界的本质是空,所以体已经没有了,大统一理论这件华丽的外衣我们暂时用不上。丢了这件表面华丽的外衣并不可惜,我们很快将会拾起一件缀着夺目明珠的外衣。 我们暂时抛开钟爱的客观实在性,看看佛学有没有办法统一这两个看似尖锐冲突的矛盾,如

  • avatar
    访客 2022-10-25 下午 11:43:34

    挣脱电池槽、尼尔在训练程序中很快的学会武术、祭师( Oracle )对尼尔的演示、计算机人企图打探锡安密码……等等,我不认为它们是单纯的剧情,读者不妨以佛法的知见自行解读看看。大乘佛法是以证解阿赖耶识为见道,阿赖耶识本体不生不灭,能

  • avatar
    访客 2022-10-25 下午 02:02:53

    自知”。 当然,千万不要误解佛经上曾说过我们是在一个网络游戏中,这只是个比喻,但佛经上说的空、幻,和你在实验中体会到的空、幻是一样的。对于这个思想实验,也许有人会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