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房价未来的走势会怎么样?
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影响房价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国家经济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后续房价是涨是跌难以预估,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买卖房产。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19房价走势最新消息是怎样的?
2019年准备买房的注意了,国家颁布了房价的三大好消息,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房价的走势。
第一就是征收房产税的确立。
征收房产税是为那些持有多套房屋的人和炒房的人而设定的,而且一旦这项政策落实下去,拥有多套房子的人可能就要亏了,因为只有的房子越多所要缴纳的税也就会越多,毕竟占的资源越大,要交税那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第二就是鼓励支持第一套住房。
国家为了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为了能够保持房地市场的稳定,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心,此次采取的差异化调控,如果说是第一道住房或者改善性住房的话,国家是表示支持和鼓励的,不但可以减少首套住房的减税,还能有效的对炒房客进行严厉的打击和遏制。
第三就是公积金贷款。
大家都知道用公积金买房是比较划算的。为此国家已经与开发商进行了谈约,开发商应积极的配合相关部门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工作,并要提供相关的资料。
这几项消息发布后不仅给买房的人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还会有效的遏制炒房者,未来的房价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信大家也都希望房价能够跌下来,让大家都能够买得起房,对此国家也做出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房价下跌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已。
哪位清楚房价最新走势?
房价走势最新消息“
1、首先是一二线城市开始降温,从城市影响看,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的成交量环比上月同期分别下调了42%与16%。
2、另外苏州、济南、长沙等城市的成交量也出现了环比下调。整体来看,二线城市成交开始降温。其次,在房价方面,此前一路上涨的现象正在遏止。从市场成交价格看,北京、深圳、合肥、苏州、南京等地前期出现的价格明显虚高的二手房房源,正在大幅降价到市场正常水平。
3、在楼市调控政策之下,首付提升使得大量项目面临重新筛选意向客户,因此不得不推迟入市;另外新政当中“限制涨价”的条款也使得近期新增预售骤减。国家表态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是最近楼市里的热点内容,所有专家都对国家的这一表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国家收紧对房价的态度之后,房价肯定会出现降温。
全国新房降价12%,接下来房价走势会如何?
据统计局发布我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的情况统计出了相关数据,据相关媒体报道,全国新房降价12%左右,在此期间有些人忧愁而有些人开心,那么接下来房价走势会如何呢?
其实从全国新房降价12%左右可以看出房价后期应该是稳中有跌,甚至部分城市房价会出现贬值的情况,而具体原因如下:
1.疫情影响。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近两年多来各个行业都不太景气,也就会导致很多人收入也会大大缩水。对于准备购房的人群来说,甚至买房已经不在计划当中,在这种状态下,房地产为了稳住市场以及自己的盈亏状态,甚至降价也会将房子出售。
2.房产税扩围。我国已经明确了房产税扩围,这样一来很多城市就会加入到房产税的试点当中。当试点完成过程中,就会有很多房子出现抛售的情况,这种状态下也会诱发房价不断下跌,甚至出现低迷的情况。
3.饱和因素。据相关资料和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而且库存量还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疫情影响同样也会导致房价下跌的状态。
房价下跌最新消息有哪些呢?
1.对于一线新房下跌的最新消息是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以往上涨0.4%,涨幅比上月已经扩大0.2%个点。
2.对于二线城市房价下跌的最新消息,则是比以往下跌0.3%。而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整体上涨0.3%,但后期又出现回落0.7%的状态。
3.对于三线城市房价下跌,最新消息表明比以往下跌是0.3%,三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
今年房价走势到底如何?
今天的中国经济
1.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今天的中国经济
1.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
① 技术是未来创新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十几二十年前,那些做生产性创新的企业当时很寂寞,但他们不做套利,不做价差,不做资产负债表扩张,坚持投到从未来看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上,笑到了今天。谁在这方面更早发力,谁在今天就能有收获。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企业家内心的逻辑和未来发展的潮流方向是否一致、是否相互关联决定的。
② 价值创造的根本逻辑
整个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基本逻辑,正在从负债驱动型的资产升值、追逐套利、寻租、价差的扩张逻辑,走向以生产性创新和竞争力为主导的价值创造逻辑。
由于中国城镇化率还只有60%多,存量商品房有两三百亿平方米,每年即使更新3%、4%,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房地产还是有发展的空间,还是一个大行业。但是从大逻辑来看,从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开发贷以及居民按揭贷款的上限“封死”,可见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就是金融资源对房地产的支持有了一个明确的天花板。
中国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比欧盟平均水平高,金融资源不能再更多地用于与资产负债表扩张相关的东西。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拉响了警报,提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防风险等等。那一年有些房企的骄傲达到了历史峰值,后续还接着扩张资产负债表扩张,现在就难以为继。就算做的再大,无非意味着将来倒的时候占地面积比较大。
这就是企业发展逻辑错误导致的后果。
2.目前中国经济的三个问题
中国经济肯定是有问题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三条:
① 需求收缩
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按道理需求已经还很大,但开始收缩了。
② 供给冲击
从过去一两年出口高增长来看,冲击供给主要并非外因所致,应该更多找内因。比如政策叠加导致的“合成谬误”。
③ 预期软弱
中国经济有问题,有些并非经济本身的问题。中国经济不能靠隔三差五的座谈会去鼓劲,而应该让企业家和市场经济主体有预期、有信心,愿意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去发展。
二、国运大逻辑及企业家责任
1.中国大周期背后的逻辑
① 国运周期与“十四五”规划
过去几十年,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来看,可谓“十倍速增长”,1978年占1.7%左右,2020年占全球17.4%。
1978年中国GDP占美国的6.5%,2001年是美国的1/7,2008年是其1/3,2016年美国大选,中国GDP是其60%左右。大选后四年美国开始打压中国,但目前中国GDP是美国的3/4左右,不降反升。
接下来几十年,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很清晰,接下来三个五年计划从2021年开始,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再有三个五年规划,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从未来战略导向看,强调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对外开放、大循环,并没有掉头和转向。
但是在这个大周期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变化,比如地产去金融化、医疗去市场化、教育去资本化、媒体去非公化、互联网平台去垄断化、媒体去流量化、娱乐去庸俗化、中小学生去网游化。
大周期里的逻辑变化也需要高度重视。
② 共同富裕背后的逻辑过去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也强调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后面那句话也许更加重要。追求共同富裕是有社会基础的,因为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2/3的人月均收入在三千块钱以内。
去年有几个月,网上针对某家上市公司及其创始人开展巨大争论,把企业界曾被公认为教父级的人物在网上群殴。很多群殴都不顾事实和逻辑,但确实说明了民情的变化。
因此今天企业家无法回避社会和民众的吁求,无法回避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我接触过一些供应商,他们说外企是60天准时付款,而中国企业是6个月付款,还是商票,有时还拖延。这就是对利益相关方的不负责任。
现在做企业只想赚钱而缺乏利益相关者意识是走不通的。一旦被社交媒体曝光就是社死,无论谁,无一例外。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诠释是辩证的。
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同时也提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的时代
① 技术是未来创新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十几二十年前,那些做生产性创新的企业当时很寂寞,但他们不做套利,不做价差,不做资产负债表扩张,坚持投到从未来看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上,笑到了今天。谁在这方面更早发力,谁在今天就能有收获。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企业家内心的逻辑和未来发展的潮流方向是否一致、是否相互关联决定的。
② 价值创造的根本逻辑
整个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基本逻辑,正在从负债驱动型的资产升值、追逐套利、寻租、价差的扩张逻辑,走向以生产性创新和竞争力为主导的价值创造逻辑。
由于中国城镇化率还只有60%多,存量商品房有两三百亿平方米,每年即使更新3%、4%,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房地产还是有发展的空间,还是一个大行业。但是从大逻辑来看,从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开发贷以及居民按揭贷款的上限“封死”,可见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就是金融资源对房地产的支持有了一个明确的天花板。
中国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比欧盟平均水平高,金融资源不能再更多地用于与资产负债表扩张相关的东西。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拉响了警报,提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防风险等等。那一年有些房企的骄傲达到了历史峰值,后续还接着扩张资产负债表扩张,现在就难以为继。就算做的再大,无非意味着将来倒的时候占地面积比较大。
这就是企业发展逻辑错误导致的后果。
2.目前中国经济的三个问题
中国经济肯定是有问题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三条:
① 需求收缩
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按道理需求已经还很大,但开始收缩了。
② 供给冲击
从过去一两年出口高增长来看,冲击供给主要并非外因所致,应该更多找内因。比如政策叠加导致的“合成谬误”。
③ 预期软弱
中国经济有问题,有些并非经济本身的问题。中国经济不能靠隔三差五的座谈会去鼓劲,而应该让企业家和市场经济主体有预期、有信心,愿意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去发展。
二、国运大逻辑及企业家责任
1.中国大周期背后的逻辑
① 国运周期与“十四五”规划
过去几十年,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来看,可谓“十倍速增长”,1978年占1.7%左右,2020年占全球17.4%。
1978年中国GDP占美国的6.5%,2001年是美国的1/7,2008年是其1/3,2016年美国大选,中国GDP是其60%左右。大选后四年美国开始打压中国,但目前中国GDP是美国的3/4左右,不降反升。
接下来几十年,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很清晰,接下来三个五年计划从2021年开始,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再有三个五年规划,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从未来战略导向看,强调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对外开放、大循环,并没有掉头和转向。
但是在这个大周期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变化,比如地产去金融化、医疗去市场化、教育去资本化、媒体去非公化、互联网平台去垄断化、媒体去流量化、娱乐去庸俗化、中小学生去网游化。
大周期里的逻辑变化也需要高度重视。
② 共同富裕背后的逻辑过去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也强调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后面那句话也许更加重要。追求共同富裕是有社会基础的,因为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2/3的人月均收入在三千块钱以内。
去年有几个月,网上针对某家上市公司及其创始人开展巨大争论,把企业界曾被公认为教父级的人物在网上群殴。很多群殴都不顾事实和逻辑,但确实说明了民情的变化。
因此今天企业家无法回避社会和民众的吁求,无法回避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我接触过一些供应商,他们说外企是60天准时付款,而中国企业是6个月付款,还是商票,有时还拖延。这就是对利益相关方的不负责任。
现在做企业只想赚钱而缺乏利益相关者意识是走不通的。一旦被社交媒体曝光就是社死,无论谁,无一例外。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诠释是辩证的。
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同时也提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
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四是坚持
可谓“十倍速增长”,1978年占1.7%左右,2020年占全球17.4%。1978年中国GDP占美国的6.5%,2001年是美国的1/7,2008年是其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