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常识教育教学模式_政治法律常识教育教学模式有哪些

hacker|
113

文章目录:

如何创新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创新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打破常规,让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中学会创新

旧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学习。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不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常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学生的说法。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主动与学生互换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权利》这一课时,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要求他们模仿老师设计出教学过程。我首先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出一个同学作为组织者,组织同学们进行集体备课。我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要求他们模仿老师设计出教学过程,哪组设计得好,哪组就派代表来讲。我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时,先给他们一些教学设计做为参考。接着,要求学生模仿设计,很多同学做得很好。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备课”,在正式讲课前就把课本知识消化了很多。在学生们的设计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设计非常棒,他们在模仿老师的设计中有很多创新的亮点。在他们的设计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其中有一个组的设计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他们把消费者比喻成上帝,全课他们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重要的上帝。对于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决定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把消费者比作上帝。

环节二:倒霉的上帝。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有时还会受到厂家和店家的戏弄,使得顾客在消费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如何在政治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

新课程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政治学科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法制教育。那么,如何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挖掘政治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教师要遵循政治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其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政治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以现行的教材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途径。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利用高三政治常识中内容,教育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树立自觉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做个成熟的消费者。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政治学科教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法制教育的素材。教师不能把这些重要的法制教育资源浪费掉。因此,只有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恰当地把握尺寸,才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同时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法制教育。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讲《经济生活) 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节时。笔者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模拟招聘会。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面试的经验和技巧。不仅让学生更早地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形式。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所以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进宪法中有关规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等法制内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利用多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进行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广泛了解各种信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讲《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节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收集了正反两方面内容的大量图片、视频。如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大走私案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庭审图片等。学生面对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同身临其境。个个义愤填膺,心潮澎湃。由此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进行了税法知识的教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

注重课堂小结中进行法制教育。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内容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在学生的探究中进行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举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会遇到商场打折销售商品,不合格的商品不实行三包,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商家对不合格商品进行退换吗?有什么法律依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明确把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作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法制教育,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上好初中的法律常识课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律知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 法律 教学 方法 探讨 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上好法律常识课,实现教学目标,是摆在我们中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现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近几年教法律常识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法律知识水平 教材里提到的不少法律条文,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如《刑事诉讼法》、新《刑法》、《产品质量法》等;教材中有法律观点的解释也不同于以前,像“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原先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的限制,我们大多数中学教师的法律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甚至有些学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如“反革命罪”、“投机倒把”罪,就已经不再提了。这说明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也可能忘得差不多的那点法律知识。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一桶水”,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任务,教师必须虚 心好学,注意充实提高自己。 当我担任初中《法律常识》的教学工作后,就借了一些法律书籍和报刊学习,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为上好法律常识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搜集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的课增添了不少色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二、选案例,似案释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现在生活中真实,具体的案件事例引入课堂,结合教学内容启发诱导,从具体到抽象,这既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在讲授“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时,现列举我们身边的事例,我校有一位学生,在小学时就有偷摸的行为,偷同学的文具用品,受过学校的处分,升入中学又去偷同学们的自行车和拦路抢劫一个民工的一部手机,被抓判刑入狱的案例。然后叫学生对应教材内容分析“这几个学生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的两种行为哪一些个是违法行为?哪一个是犯罪行为?犯什么法?违法行为能否成为犯罪行为?”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我归纳小结,这样学生不仅理解的透,记得牢,还受到启发教育。 因为生活中发生过的有关案例事例举不胜举,要求教师把好关,有两个原则要遵循:一是经济性原则,课堂时间有限,不允许教师海阔天空讲故事,浪费学生时间,比如讲“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有的教师列举几个人的若干行为,费了不少时间和 精力才讲清,而我只列举了一个人的两项行为,就让学生理解熟记了。二是针对性原则,要求联系社会热点(如扫“黄、赌、毒”),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如有的学生法纪观念淡薄、小错不断,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努力挖掘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把他们拿到课堂来。例如,讲授“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时,先讲述了本校初三年级的一位学生因被另一同学嘲笑而怀恨在心,于是叫社会上的青年帮助出气,结果闯了祸的事例。然后和学生一道分析事情的因果是非,最终得出了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鲁莽行事,教育教学效果都很好。 三、注意教学形式,提高教育实践 初中《法律常识》教学内容的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而不是完整系统的讲解法的一般原理及各个部门法,也就是说,通过使学生了解一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以培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所以,教学时应着力于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制观念,再将法制观念外化为守法、用法行为,要达到这种知与行的统一。过去那种教师一方“灌输教学”的应试教育肯定是行不通,必须改进教学形式,使之生动活泼,对学生有吸引力,才有可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为此,我在《法律常识》教学中: 1、 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堂上,引导,启发学生读教材议案例,讲看法,做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与其他教师协作搞活动。当讲到“依法保护环境”时,我联系语文、地理、生物老师共同发起“环保”问题的征文、演讲比赛。 3、 寻求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如请公安人员,戒毒所的同志到校做反毒问题报告会,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法制宣传展览,旁听法庭审理等。 这些教学形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过去“我教你听”的教学弊端。这种切实、生动的法制教育既长见识又增能力,学生普遍表示欢迎。 四、通过比较对照,讲好法律基础知识 初中《法律常识》教材重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但若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做基础,也谈不上提高法律素质,所以必须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案释法,讲清讲透,除此之外,对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相似、相联、相对的法律概念及观点,可以通过比较对照,辨析其异同,分析其联系,从而强化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例如:讲授前言“学习法律常识”时,引入几个由于法盲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讲“正当防卫的含义”时,我引入“非正当防卫的情况”来对照分析,帮助理解。 实践证明,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讲解法律概念和观点,是行之有效的,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知识,还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辨别,分析等思维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应当看到,法律意识 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决不是只靠学校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就能实现的。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才能完成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将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课既是法律常识课,又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素质教育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律知识课堂的教学效率。

谈谈如何将法律常识,法治思维,法治风尚等在教育教学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管理者还应身体力行,把法治思维方式运用到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制定决策、办事情的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也应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在关系学生重要利益的事项上,尤其在学生违纪处理、宿舍使用、学籍事务等方面,切忌利用手中权力资源,轻视甚至漠视大学生权利保障。要做到信息公开,使学生在正式程序中获得表达民主愿望的机会,消除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抵抗情绪,进而树立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心。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发挥遵法守法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带头模范守法是建设法治校园的关键。高校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自觉接受监督。高校要加强依法治校,坚持校务公开,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条件。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念,进而影响大学生法治思维。高校管理者要秉承依法治校,努力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在大学学习中,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要加强法律素质培养。法律素质指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理念,才能养成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以往重视法律知识讲授转变为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领会法律精神,以及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即使有再多的学时分配,也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法律条文具体内容,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努力改革和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由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方式等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枯燥,采用传统讲授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成为空洞简单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培养法治理念的兴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把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而不能完全界限分明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讲道德和讲法律。

法治思维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只是靠学习、记忆法律知识,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不断推进,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如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法律征集意见讨论,可以申请参加法律听证会,可以参加法院公开审判的旁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合法行使监督的权利,等等。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8-20 上午 05:27:00

    备课。我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要求他们模仿老师设计出教学过程,哪组设计得好,哪组就派代表来讲。我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时,先给他们一些教学设计做为参考。接着,要求学生模仿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