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的文化常识_子罕第九主要说的什么事

hacker|
151

文章目录:

《论语》:“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夫子为何如此,是为了表达对

论语是散文不是小说啦!

子罕篇第九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原文】

9·1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原文】

9·2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原文】

9·3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4),礼也;今拜乎上,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评析】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原文】

9·4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

9·5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原文】

9·6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但孔子这里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原文】

9·7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原文】

9·9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释】

(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评析】

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到了晚年,他头脑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为严重。

【原文】

9·10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5)。

【注释】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原文】

9·11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原文】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1)韫匵:音yùn 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贾:识货的商人。

(3)沽: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评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2)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释】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原文】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原文】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

(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原文】

9·24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释】

(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原文】

9·26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原文】

9·27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原文】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后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注释】

(1)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原文】

9·31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2011/8/6 6:35:45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即普通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被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被改变。”

【读解】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

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从“三军可夺帅也”的“夺”说起

《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的坚硬怎能“夺走”?丹砂的颜色怎能夺走?这两个“夺”,全是“改变”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可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这有点儿太不像话了。上官大夫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这么公开撒野吧,得装装样子吧。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敢抢宪令,这事弄到楚王那儿,上官大夫不得挨收拾?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儿说屈原的坏话,整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就是上官大夫得知屈原起草宪令,想要更改。

求孔子论语子罕第九的全文解析

道家《论语》之“子张十九”

孔子之后,一分为八;八家观点,各有不同。

本章,我们简录几家的观点。

在上章,我说过:《论语》是讲议(讲义),是原宪辅助曾参讲学,边讲边议的“讲议”!

论语的地位是不是仅止于此?也不尽然。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说: “仲尼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再看《先进》的18段:

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上章说过,名是自称,18段四人称名,难道是他们一齐自称?

在我看来,这不是自称,也不是对四个人称呼,而是称呼四派!

想想“周公语鲁公”;想想《韩非子》的“子张之儒”。

韩非子不属于儒家,所以称其派为“子张之儒”;如果他在孔门师派,自称本派肯定是“师”;如果他和我一样是“孔门参派”,在派内或许称其为“子张”,但其他场合肯定会称其为“师”!

他称用字、自称以名。为显示差别,我们会敬称子张;为显示相同,我们则应说“这是我们孔门的师(派)”。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在我看来:《论语》为原宪所著,故自称宪;成书于“参派”,故称曾参为曾子,称本派为参;后被多家门人编辑流传,作为辅助教材使用,故称“柴、参、师、由”。

在我看来:《论语》以孔子为子(老师)、以老子为老(老老师),直接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基础,出于同类竞争的关系,导致除老孔直接著作之外,再无基本思想传之于世。

恰恰是因为并合老孔,《论语》才会流传广泛!

以语成论:用一句句零散的言语,构筑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才是《论语》的本来面目。

顺便说说颜回。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颜回字子渊。在《论语》中,称颜回两处,皆经孔子之口;称颜渊者比比皆是,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章说,“论语称赞颜回,有某种程度上的惺惺相惜”。

上章又说,“原宪的地位与颜回相同,都是助师(辅助老师)。不同在于:颜回做孔子的助师,原宪做曾参的助师。”

相同的地位其实也意味着传承,意味着《论语》初稿于颜回、原宪成书、众人进述……

当然,也可能(甚至多半)不是颜回初稿,只是原宪自诩。

进述的人有哪些?想想在《论语》中姓和字合用的人——譬如闵子骞。

原宪写《论语》,自称为宪,我讲论语,却不能称他为宪,而应敬称原思。如同原宪敬称颜渊……

同样,闵子骞讲论语时,他应该用自称为“损”;其弟子转述他讲过的论语,就不能用“损”,而应改用敬称“闵子骞”……这样一来,论语就发生了改动,改成“闵子骞”了。

所以,从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论语的变迁。

时代不同,对称呼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代的我们,犯不着再拘泥于“姓、名、字”,只要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从“颜渊死、颜路请车”来看:颜氏一脉主张厚葬,且没有参加《论语》的编辑。

原宪自诩得颜渊传承,颜渊是颜氏一脉,颜氏和《论语》又不对路,这里面的糊涂帐呀……

颜渊一死,他的思想和身体就分家了:原宪认为思想重要,得到思想就意味着得到传承;颜氏认为身体比较重要,能够厚葬就意味着得到传承……

这、像不像北京城里的孔子像?

有些人呀,简单地立个偶像,就自称为嫡,却不知道《论语》恰恰反对“偶像崇拜”!

越扯越远,还是回头,讲讲本章。

孔子之后,一分为八;八家观点,各有不同。

本章,我们简单摘录一下几家的观点。

有几点要事先声明:1、《论语》摘录,是摘录有特色的几家,没特色的,如“柴也愚”(高柴没自己特色,只是简单重复)就不在摘录范围;2、特色的反面就是缺陷,如果不认为有缺陷,我们就把思想融合到《论语》里了,犯不着在这里特别指出,所以,这里是批评居多;3、我讲《论语》更在千年之后,没法系统地看各家之言,批评起来更是有失偏颇。

告罪之后,展开批评。

【原文】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原文】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却不能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道德),又怎么说他没有(道德)?”

【原文】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我的理解(1-3):

师也辟,

师是子张;辟是开辟、也是逃避。

仁者之花,有离、有藏、有灭。三仁之中,子张放弃了藏,他的选择只有离或者灭。

而离更是为了寻找一个灭的地方……

没有了藏,这就是:师也过。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

一个士遇到危险,能不能躲起来?要不要拼命制止危险?

换句话问:地震时,范跑跑该不该跑?

大部分人认为不该,子张也认为不该。——这就是“士见危致命”。

再问一句:天上掉钱,你拾不拾?

有人拾、有人不拾,子张的选择却是“想一想该不该拾”——这就是“见得思义”(先想再做、做该做的事)。,

“祭思敬,丧思哀。”则说:一旦选择,就要把它做好。

这是第一段。

想该怎么想?再以范跑跑为例。

地震时,如果范先想一想,他会想什么?——废话,当然是想该不该跑了!

那么,他到底该不该跑?

前面讲过“军和民”,现在再讲“士和人”。

地震时,范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跑是本能。不跑就对不起生命。

地震时,范拿着国家的工资(士),不跑是本分。跑就对不起工资。

跑是人、不跑是士。所以,范的选择,最终是“士和人”之间的选择。

而且,范有权选择!——这就是“民可使由之”。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对于范,《论语》是“无可无不可”;子张呢,却不认同范的选择。

在“士和人”中选择人、在“君子小人”中选择小人,无疑是德的倒退、道的丧失。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价值?死了又会有什么影响?

子张的这种观点,与当前批判范的主流观点是不是很类似?

子张说过还能做,我们呢?只会巧言令色!

师之过过在哪?过在把道举得太高;师也辟辟在哪?辟在把世界想得太理想。

师把道举得高,我们的言语也跟得上;师把道举得高,我们实际上却不认同。

说句难听话,人们跟着子张,其实如同送葬:去时浩浩荡荡、来时如鸟兽散,子张呢,被丢坟里去了……

师之过,还过在于他的交友之道。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话多半是孔子说的,也是《论语》的观点,但子张和子夏各持两端:

尊贤是不是交友?容众是不是交友?嘉善算不算交友?矜不能算不算交友?子夏偏向于否、子张执着于是!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张执是,所以不管我贤与不贤,不管别人好与不好,只要来交,都能交友。这样的交友之道,未免太滥!

不能拒人的交友之道,算得上什么交友?

本段(1-3),谈子张(师),以及师之一脉的特点。

【原文】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即使是一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恐怕它局限于可取,而不能达到远大目标。所以,君子不去做它(小道)”

【原文】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原文】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原文】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我的理解(4-7):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子曰:“商也不及”。

我们再来看一下子夏,先从第三段的交友谈起。

“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可的人我与他交友,不可的人我不与他交友。这样的交友方式好不好?

不好!子夏所言,不是交友之道,而是拜师之道!

真正的交友之道是什么?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任何事情都要“慎终追远”,交友也是如此。

对于交友,我们慎终,就是想“我们交友留干什么?”;我们追远,就是想“我们根据什么而交友?”。

如果我们因旅游而交友,就是“驴友”;因赌钱而交友,就是“赌友”;因吃喝而交友,就是“酒友”;因文学而交友,勉强算上是“文友”;聊天而交的朋友就是“聊友”……

有人说“我们是因感情而成为朋友”,那就再想想:我们平常是拿什么互相接触、来维系我们的感情?

想一想,追远一下:我们交友,交的是些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又应该交些什么样的朋友?

所以,从追远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以文会友”!

再来慎终,再来想“我们交友留干什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想一想:从小学到现在,从儿时到成人,有多少的朋友来了又去、去了不再来?

我们为朋友的远离而伤感,却很少去想:朋友为什么远离?

“驴友”,会因为某人不再旅游而远离;“赌友”,会因为某人不再赌钱而远离;“酒友”,会因为酒场的中断而远离;“文友”,也会因文学爱好的转移而远离……

但如果我们有共同信仰,我们就很难远离。——这就是“以友辅仁”。

对于交友,子张太滥,子夏太少;子张的朋友泥沙俱下,子夏呢、却不能给朋友以帮助……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只是方法……是我们与朋友相处的方法。而不是交友之道。

再说第四段“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说“道是良性循环、不是永恒存在。”。一个难表述、不存在(?)的过程,怎么分出大小?又如何去观?——除非,子夏将道视为一个存在。

同时,小道不为;大道一般人难为;要想找中庸之道,又要先把大道小道找齐了(攻乎异端)。一般人跟着子夏,怎么学道?

“商也不及”,我们跟着商,很难找到“道”。

在子夏眼中,大道是什么?是学。

天天看书就是好学;学过思考就会有信仰(仁);再通过学习就能得到道……这是5到7段。

子夏重学,可“吾生也有涯、而学(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同时,我们真的只要学习就会“拥有仁、得到道”吗?让我们接着看……

【原文】19.8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

【原文】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原文】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我的理解(8-10):

商之道,还注重信。

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做得正,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就会让别人对我有信心----也就是得到别人的信任。

“小人过必文”,他们用信任掩盖错误;我们则勇于认错,用坦诚换取信任。

俨然是信心的外在表现;温则是信心的内在底蕴;厉更是信心的言语表现。

信心的功用是正己,信任的功用是正人!

拥有信心,我们就会俨、就会温、就会厉;拥有信任,我们就可以劳、可以谏!

没有信,我们劳民、民会以为厉己;没有信,我们谏君、君会以为谤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的作用。

论语第九篇子罕原文及翻译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单独提利字,一般都与天命或仁道并提。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鲁国达巷地方有人说:“伟大呀孔子!他的学问渊博,却不能成为名家。”孔子听到了,对他的学生们说:“我该专心干何事?专心驾车呢?还是射箭?我看还是驾车吧!”

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也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礼制。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子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磕头,这是符合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磕头,(免去堂下的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众人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的面貌酷似阳虎,匡人受过阳虎的害,把孔子当成阳虎,于是孔子在匡邑存有戒心。不过他还自慰地说:“文王已经不在,但是他的礼乐典章难道不在我这儿吗?上天如果要丧失这些文化,后死者的我便不得参与这个文化了;上天如果不让这种文化丧失,匡邑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向子贡询问:“夫子是个圣人吧!他怎么那么多才能?”子贡说:“他原本就是天生的圣人,又多才多艺。”孔子听到这些话就说:“太宰真了解我吗?我孤儿出身,年少贫贱,所以许多事都会做。君子需要多才多艺吗?不需要的!”

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子张)说:“老师曾经说过:‘我不为世所用,所以有闲暇去学习这些技艺。”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是没有。有粗鄙的人来问我,在他虽然是好象空无内容;我却只从其问话内容,正反对比分析找出答案回答他。”

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凤凰没有飞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这样到头了吧!”

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见到他们时,即使他们比自己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赞叹一声说:“越抬头看,越觉得崇高;越深入学,越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很能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他以文献知识广博我的见解,又以礼制规范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尽了全力之后,好象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再进一步追求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

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这段时日以来,由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吗?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有管吗?”

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哪。”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

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把乐曲的篇章进行整理,使《雅》、《颂》各有适当的安排。”

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从来没见过喜欢道德超过喜欢美貌的人。”

19、子曰:“譬如为山,本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进的。”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孔子说:“与他谈话,而从不显得懈怠的,大概就是回吧。”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可惜他已经过世了,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没有见到他停下来。”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谷子生长了却不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呀!开花的却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

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会比不上现在的人呢?不过,到了四十岁或是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望,也就不值得敬重了。”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听到义正词严的话,能不接受吗?但是要改正过错才可贵。听到委婉顺耳的话,能不高兴吗?但是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光是高兴而不加思索,表面接受而实际不改,我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不要学习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27、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念着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呀。”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真正冷了,才会发现,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对事情不迷惑;有仁爱心的人不忧愁;有勇气的人不畏惧。”

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可以一起立身处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

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是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出自论语哪篇全文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出自《论语 子罕篇》

子罕篇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7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8-19 上午 05:05:02

    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原文】 9·24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