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如何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学同样讲究教学环境。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体育物质环境是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各种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保证。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激发师生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运动的欲望。学校的体育风气、社会舆论等软环境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能够督促学生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不仅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伸。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课内外的一体化,有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就要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校园体育文化。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内涵
体育环境指的是围绕体育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的各种物质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能量的总体,也就是指对体育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
1.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
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运动设施环境、自然环境和时空环境。运动设施环境主要包括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等要素,它是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场所内器材设备、场地布局、装修色调、活动的空间范围、光线、空气等都对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指那些人力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时空环境是由学校内部的时间和空间两大因素制约的特定环境。
2.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
人际心理环境是指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它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让学生认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掌握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据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仅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谐和,能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团结合作精神的体育活动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心理环境,是强化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良性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依托。作为体育教学基础的物质环境,它是一所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体育课相关活动项目的开设,限制学生体育活动的范围,从而影响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物质环境得以保证的情况下,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较擅长的项目,加大锻炼的强度,延长锻炼时间,而并非在教师的强制下,仅仅做一些简单的跑、跳运动。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上分析,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喜好,而非从生理上考虑是否有益于健康。所以学校的体育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绪和兴趣。教学环境不良,学生的锻炼热情就不会高,在体育学习中就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自然就很难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措施
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按照自身特点,自主选择,使学生主动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优化师资队伍,以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整体上形成学校的体育文化,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校园体育氛围,最终达到一种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的最优化的学校体育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1.优化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
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包括运动设施环境、自然环境和时空环境。对于运动设施环境,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安排,以保证教学中必需的器材、场馆等。对于自然环境,学校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对于时空环境,因为不同的时间安排和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与空间密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地点等。
2.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外的体育兴趣小组(注意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体育竞赛项目,校外体育活动(如以军训和社会实践为契机,变化体育活动形式)。这些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体育活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从而营造出更加主动、生动的学习氛围。
3.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教师优化体育教学方式,可以强化体育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是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立体模拟、平面模拟、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呈现动态过程,从而增强体育教学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既参考标准的体育动作,又直观地看到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发现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质量。
4.优化师资队伍
进行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中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对体育教师除了技术上的培训外,相应的教育理论培训同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态,因材施教。因此,学校优化师资队伍,适时的师资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
5.优化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内部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体现的一种体育文化氛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环境。
学校的体育人文环境,是在学校长期重视体育的前提下形成的。学校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向学生传递体育文化的重要信息,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
如何将校园足球引入课堂的课题研究
校园足球要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必须解决这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要转变家长社会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特别熟足球训练学习的观念,树立强身健体从脚下做起的观念,割除把体育锻炼和文化课学习对立起来的不正确思想
如何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建议
总体建议: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应试教育倾向,解决好学习为什么、教学为什么、办学为什么的问题。
2、整体推进。坚持系统设计,准确把握各项改革耦合性和关联性,科学安排,精心组织,相互衔接,统筹兼顾,争取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3、重点突破。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攻坚克难,务求实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创新发展。坚持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充分激发基层的改革主动性和创造力。
4、市域统筹。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在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市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加大在重点改革、重大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推进改革。
5、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新型关系,基本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推进学校管理向教育家办学转变,考试招生向多次机会、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转变,教学方式向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转变,评价标准向育人导向、多维综合转变,监督机制向社会参与、主体多元转变。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县域、城乡、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具体措施:
1、全面深化德育综合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动地方、学校德育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衔接,促进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实践活动系列化、层次化、科学化。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积极发展社团组织,支持共青团、少先队开展团队主题活动,
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自主选课学习日活动,丰富普通高中选修课,提高选修课开设质量。发挥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推进特色高中建设,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育人机制。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探索早期救治、康复与教育紧密结合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模式。
3、创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深入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生命化课堂构建等课题实践,改革实验教学,强化综合实践和劳动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深化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改革。
实施普通中小学运动场地提升工程和体卫艺设施器材配备工程,积极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活动。开展市级体育艺术传统学校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游泳、足球、传统艺术进校园等特色活动。
5、深化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
6、强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
7、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完善职普统一、学生自主报考、学校自主录取的考试招生录取机制,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录取平台升级工程。实行一考多取,统一组织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和分批次录取。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大致相当。
8、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探
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将品德养成、学业发展、身心发展、艺术素养等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及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班额标准化、家庭教育等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科学指导。
9、改革校长评价制度。推动考核中小学校长与考核学校相结合,建立“底线管理+特色发展”的办学评价体系。制定中小学校长学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关注学校差异和发展变化幅度,促进过程性管理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专业评价和民主评议相结合,提高校长管理能力。
10、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把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基本标准,加快建立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制定加强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和工作绩效,将教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评先选优、职务(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严禁单纯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师。
11、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教育工作管办评分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第三方对学校办学水平、校长办学业绩、学生体质、区域教育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建立学生、家长评价学校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鼓励支持社会、学校等发展专业评价机构。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填报志愿和分批次录取。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大致相当。8、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将品德养成、学业发展、身心发展、艺术素养等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及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班额标准化、家庭教育等与
含技工学校)招生录取平台升级工程。实行一考多取,统一组织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和分批次录取。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大致相当。8、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
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学同样讲究教学环境。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体育物质环境是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