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主要扶贫措施和方法
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主要扶贫要激发贫困户锐意进取的斗志。
在帮扶工作中,首要任务是要唤起贫困经营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们要积极地与贫困户进行沟通,为其规划人生蓝图,制定一系列帮扶措施。
针对贫困户的生活和思想现状,不抛弃、不放弃,派专人对其进行教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加大党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帮困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贫困户产生强烈的社会归属感,荣辱感,幸福感。
扩展资料: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时年出台,纲要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扶贫
最新精准扶贫脱贫常识,看完就知道有多实用
一、怎么定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二、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什么是“五问”,“六看”,“两查”,扶贫干部必读
1、“五问”
一问家庭成员,了解该“兜”还是该“扶”;
二问家庭资源,了解贫困户收入来源和发展条件;
三问家庭收支,了解贫困户“两不愁”问题;
四问干部帮扶,了解扶贫项目措施落实情况;
五问扶贫政策,了解贫困户政策知晓度。
2、“六看”
一看吃,看是否实现温饱;
二看住,是否有危房;
三看健康,查看病历、报销单据,看是否落实健康脱贫政策;
四看帮,查看明白手册记录全不全;
五看扶,查看各类扶贫项目是否落地;
六看现场,查看帮扶实物和扶贫项目实施现场。
3、“两查”
一查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再次夯实贫困户基本信息;
二查阅存折(财政一卡通),核实贫困户收支准不准、扶贫资金到账没到账。
扩展资料
扶贫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贯彻生产自救方针,采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产和“以工代赈”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改变农村面貌,保障贫困户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阶段二,个案型的扶贫阶段。1978年以后,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入手,依靠国家、集体力量和群众互助,采取干部分工负责、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阶段三,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阶段。1983年起,国家在继续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同时,投入更大力量对贫困地区实行经济开发。
在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各有关部门、机关、团体积极配合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挥当地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开辟生产门路,实行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精准扶贫的“五问”、“六看”、“两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扶贫最新精准扶贫脱贫常识,看完就知道有多实用一、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
网-精准扶贫的“五问”、“六看”、“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