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的原型是攻壳机动队吗_黑客帝国原型动漫

hacker|
73

文章目录:

攻壳机动队的背景是什么?

剧情简介:

不远的将来,世界进入一个高科技时代,人类、生化人和机械共同存在。更厉害的是人类和机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类”已经开始忘了自己是人“人类”,人类的器官可以替换成机械,而电子生化人也开始拥有了部分思想。“攻壳机动队”是电脑时代对抗犯罪的特殊行动部门,影片的主人公巴特就是服务于与此一个机械化的人类,在他的大脑中仅留有些许人类的记忆。有一天,一个玩偶机器人杀死了自己的主人,巴特和他的搭档开始了调查,在重重的阻力中逐步的接近真相……

历史记录:

《攻壳机动队》是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画作品。主要作品如下:

1989年4月22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开始在YOUNG杂志上连载

1991年10月5日 发售漫画《攻壳机动队》的单行本

2001年6月28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1.5之人类错误处理器》的单行本发售

2003年7月23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2之人机交流界面》的单行本发售

随后押井守导演把漫画拍成了电影。剧场版动画如下:

1995年11月18日 首部剧场版《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首映

2004年3月6日 剧场版第二集《攻壳机动队2:无罪》(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首映

2006年9月1日 剧场版第三集《攻壳机动队 SSS》(Ghost in the Shell :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首映。(注:本作导演为神山健治)

电视版动画片如下:

2002年9月6日 首部电视版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在收费电视台开播,共26集

2004年1月1日 电视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 2nd gig》开播,第二部的攻壳动画,共26集

士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漫画早在1980年就有了,也就是说士郎正宗早在1980年之前就遇见未来的网络电子生命的产生的必然性

士郎正宗这个人不简单呢

提个问题,黑客帝国和攻壳机动队有什么关系

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以前看过攻壳机动队,

剩下的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黑客的编剧说灵感来至攻...

攻壳机动队好看不?看点?几部?

相比之下(如果鲁鲁修有资格和他比的话),鲁鲁修就是狗血了。

真正看懂攻壳的人都会对其他动画不屑一顾的,包括某些“神作”。

看点:

1.极度真实的科幻描写,完全写实的背景设定。(国家、政治的设定都取材自现实世界)

2.深邃的内涵,极富韵味的剧情。(无论TV版还是剧场版,剧情都非常精彩)

3.Production I.G的超精良制作。(攻壳的剧场版成本是日本动画电影中第二高的,TV版制作成本是第一高的,画面、音乐自然不必说,超出其他大部分动画一大截。)

攻壳机动队分为剧场版两部和TV版两部52集,另有OVA三部,其中第三部OVA是TV版的续集。

TV版和剧场版剧情上没有联系,风格也大不相同。

欢迎访问我的空间:

动画赏析栏目有几篇关于他的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

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谁抄袭谁的?

攻壳机动队(1995年)早于黑客帝国(1999年)。相对于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来说,黑客帝国更像是一个在那个时代对未来网络技术,AI发展方向的集大成者,楼主可以看看与黑客帝国同时代的科幻电影很多都和黑客有着相似之处,所以说黑客是在将攻壳机动队所提出的思想发扬光大者,正是黑客帝国的巨大成功,让世人同时给与了攻壳机动队极大地肯定。攻壳机动队是黑客帝国的灵感来源,所以说黑客帝国的出现是此类影视作品的巅峰,而攻壳机动队是这个领域超酷的先行者。

推荐下经典电影还有没有像《黑客帝国》

确实,黑客帝国三部曲真的很好看,让人过瘾~

正好,我也找过类似的电影,推荐给你~

《黑客帝国(动画版)》(有助于你对黑客帝国三部曲更深的理解)、《攻壳机动队》(不是今年的,是很多年前上映的,日本押手井的,黑客帝国的原型)、《彗星来的那一夜》、《盗梦空间》(非常烧脑,过瘾啊~)、《万能钥匙》、《禁闭岛》(小李子演的,烧脑~)、《蝴蝶效应1》(后几部不好看)、《致命ID》、《恐怖游轮》。

除了《彗星》是别人推荐,其他电影本人全部看过,表示任何一部都让人过瘾,给人的印象是:非常烧脑佩服编剧脑洞又细思极恐引人深思但没那么恐怖的电影,秒杀国产片10条街,不解释了,希望你能喜欢~

求《攻壳机动队》对《黑客帝国》的影响。

1999年,一部叫做《The Matrix》(《黑客帝国:矩阵》)的电影刮起了一股从北美席卷世界的科幻浪潮,也是在这个时候,许多电影爱好者开始关注一部制作于1995年的动画电影《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同年11月,在Matrix Virtual Theatre(),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在访谈中透露动画攻壳机动队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在2003年,黑客帝国系列第二集和第三集相继上映,反响较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北美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为黑客帝国年,然而2003年科幻迷的焦点却是由Production I.G.制作从2002年9月6日开始在收费电视台PerfectSkyTV公映的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即攻壳机动队TV版第一季。同时在网络上,认为黑客帝国系列在哲学思想,背景设定、拍摄手法、甚至分镜上抄袭攻壳机动队的言论盛嚣尘上,在国内和台湾的许多BBS中甚至为此爆发了几乎持续一年的口水大战。那么,所谓攻壳机动队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动画,为何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呢?

所谓攻壳,字面意思是“攻击型强化装甲外壳”的简称。攻壳机动队则是为了打击生化人和机器人犯罪,由政府成立的特别行动机构,正式名称是公安九课,因配备大量的攻壳车(一种人工智能战车)而得名。攻壳机动队最初是由士郎正宗1989年4月22日连载于青年杂志月刊Young Magazine海贼版的漫画,漫画并不长,连载每三个月一篇,从公安9课的成立开始,到主角素子离开公安9课结束,一共12篇。整部漫画并没有日本漫画传统式的大工业时代情节,仅仅拘泥于传统科幻作品中人与机器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主题鲜明地指向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经典哲学问题(其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中的Ghost意为灵魂,即指意识,Shell意为壳,即指意识的物质承担者),作者士郎正宗甚至用了1/6的篇幅讲述了两个游离于整体剧情外却与漫画主旨息息相关的故事。由于是纯正的OTAKU向漫画,整部作品题材偏冷,内容复杂晦涩,而且受89年宫崎事件的影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ACG界相当低迷,因此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在初始并未引起除资深科幻迷外的广泛关注。

1995年,以福星小子和机动警察成名,号称“原作粉碎机”的怪才导演押井守推掉了预定跟今敏合作科幻漫画《SERAPHIM》的机会,执导了攻壳机动队电影版。这部电影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电影。或许多多少少对除日本外世界其他地方的观众而言,电影这种媒介较之漫画相对更容易接受些罢,电影攻壳机动队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世界性(特别是欧美地区)的空前成功,好评如潮,为攻壳机动队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1996年,电影攻壳机动队打败了好莱坞大牌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经典影片《真实的谎言》,占据当年年美国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排行榜)第一位,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昆汀·塔伦蒂诺更是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嘉。境遇对于漫画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

押井守曾说“改编原作,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新意,这样的改编是多余的。”因此电影攻壳机动队似乎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士郎正宗漫画中的喜剧元素,大幅度地薄弱了漫画中那些往往让读者困惑费解的政治宗教背景,甚至为了突出主题而简化次要元素的信息量,把故事背景从四次非核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移至香港,而在画面上呈现了押井守习惯性的灰暗写实,阴冷压抑,为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押井烙印,然而主角素子那句已成为经典对白的“网路是无限宽广的”暗示的貌似悲观实则充满希望与热情的结局,不但契合了漫画作者士郎正宗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态度,还体现了押井独有的对进化的全新定义即科技进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生物进化方式,这种定义从根本上模糊了人与机器的区别,既然意识可以看作是某种信息集合体的衍生物,那么在高科技背景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根本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意识其实已经被实体化,物质对于意识在时间上的先在性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当意识可以随便复制,创造、修改,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可以随意更换时,此“意识”真的就还能说是“人”的“意识”么?。正因为如此,押井在电影中借主角素子的口,说出了他/她的疑惑:“……当我浮向水面时,仿佛变成了另一个我”。而素子对这一问题的肯定答案,在日本ACG界由于95年因EVA的火爆而中兴后呈现的泛末世情结中可谓是一个异数。

就人物刻画来说,电影版的人物相对漫画版差异是相当大的。漫画版中的女主角素子是个相当狡猾强悍的女子,甚至被同事们称作“母猩猩”;而在电影中,素子虽然依旧强悍,但比原著中深沉冷漠了许多,从而使她产生自我怀疑的情节也显得更合情合理,就次要角色而言,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比原著丰满了许多,巴特,荒卷等不再是如漫画中一样仅比路人甲路人乙多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在很多特写镜头中,巴特的表情几乎能让观众从他的瓶盖眼中看出复杂的眼神,这不能不说是押井的功力。

电影攻壳机动队的配乐是由87年创作《红眼镜》时就和押井搭档的川井宪次负责的。这个爱打麻将的老头前不久还特地被徐克请来负责《七剑》的配乐,在亚洲,他是与久石让齐名的作曲家。但他为中国音乐迷所知所推崇一开始可以说完全因为攻壳机动队的配乐。尤其是片头那段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鼓点+保加利亚合唱。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部电影的音乐,但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中体会到那种神秘诡异却又神圣庄严而有时又带着些许无力的感觉。和后来攻壳机动队SAC以及SSS中菅野洋子的配乐相比,川井宪次的音乐缺少时代感。这是它最大的缺点,但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点。虽然菅野洋子使用了大量摇滚的音乐元素以及电子合成器,让她的音乐非常契合攻壳机动队的未来高科技背景,但相较而言,川井的曲子所走的“神秘主义路线”更容易让电影观众迅速理解导演押井的思路,进入到对电影所反映的问题本质的思考中去。正是如此,有很多人认为在SAC和SSS中菅野洋子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实在有风头盖过动画本身的嫌疑。但我认为,大部分原因应该可以说是由于TV版/OVA版和电影版在思想主题、整体构架等许多方面的特点不同罢。不论是2002年的SAC还是2004年的SAC 2nd GIG(GIG意为Global Information Grid)以及最近的SSS(SSS意为Solid State Society),主题已经没有过多地在思维与存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纠缠,而是重点探讨存在者中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较电影的主题而言,算是比较“高级”的问题;而就时间长度来说,TV和OVA都有电影无可比拟的篇幅优势,因此TV和OVA的整体构架比电影要显得松散。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配乐作曲家在创作上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是可以并且应该被理解的。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14 上午 11:03:45

    菅野洋子使用了大量摇滚的音乐元素以及电子合成器,让她的音乐非常契合攻壳机动队的未来高科技背景,但相较而言,川井的曲子所走的“神秘主义路线”更容易让电影观众迅速理解导演押井的思路,进入到对电影所反映的问题本质的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