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 2、有趣的天气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 3、小学生预防雷雨小知识
- 4、关于气象的知识有哪些?
- 5、关於气象的小知识四年级
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1.降温
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大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3.冻雨
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
4.雾凇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中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5.暴雨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扩展资料:
1.早晨有露水一般是晴天
为什么有露水时,一般是晴好的天气呢?这是因为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散热很快,田野上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含水汽的能力就减弱了,这样水汽就纷纷地凝附到草叶上、树叶上、石头上。而多云的夜间,地面上好像盖了一层大棉被,热量不易散发出去,气温不下降,蓄寒的水汽也就不容易凝结成露水了。
2.雨后经常会有彩虹
一场大阵雨后的空气中,天空就飘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太阳光通过它们时,先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这时,如果有人站在太阳和雨滴形成的”雨幕”之间,就会看到一条色彩缤纷的彩虹。
3.冬天一般都会下雪
冬天来了,为什么会下雪呢?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地面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而高空云层的温度就更低了。云中的水汽直接凝结成小冰晶、小雪花,当这些雪花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气流托不住它了,它就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就是下雪了。如果有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就好像一只大手托着雪花似的,雪花在云层里长大的时间就会长一些,降下的雪花也就比较大。
4.先看到闪后听到雷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
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有趣的天气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有趣的天气科普小知识有如下:
1、打雷时是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
答:先看见闪电。
2、春季来了,有什么样的景象?
答:冰雪消融、植物发芽、冬眠的动物苏醒等。
3、夏天为什么小狗要吐舌头?
答:为了排汗降温。
4、蚂蚁搬家说明什么天气要到来?
答:下雨。
5、有哪些动物在冬季会冬眠?
答:熊、蛇、乌龟等。
6、二十四节气中,地下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的节气是哪个?
答:惊蛰。
7、影响交通运输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答: 大雾、大雪、暴雨、台风、龙卷风等。
8、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小学生预防雷雨小知识
夏季到来,雷雨天气增多,为切实加强学校夏季安全管理,让小学生充分认识雷电的危害,并学会预防雷电袭击的知识,现将雷电小知识讲给大家。“遇到雷雨天气时,在室外活动师生应立即进入建筑物并关好门窗,不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杆雨伞,尽量不骑行自行车;要远离阳台、金属栏杆、金属防盗网、电线等导体及建筑物外墙,不使用水龙头、淋浴器,尽量不使用电话,同时,关闭电视机、电脑、音响等用电设备。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打雷时不要站在操场上。
为什么要学习防雷小知识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夏季是雷雨季节。从今年5月27日起,省防雷中心已经发布了预报:宣布我省进入雷电高发期。资料显示,每年都有学生在雷雨天气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造成很大的悲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提高防雷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雷击事件的发生。那么,掌握相应的防雷小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据专家介绍,如果说在室内(学校或者说在家)遇到雷电天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2)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4)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5)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6)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这是我们在学校、或者说室内的防雷办法,那么,如果在室外,或者上放学的路途中遇到雷电天气,应该怎么办呢?
(1)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2)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和大树等物体,千万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否则是很危险的。
(4)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不要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
(5)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关于气象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气象的知识有如下:
1、打雷时是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
答:先看见闪电。
2、春季来了,有什么样的景象?
答:冰雪消融、植物发芽、冬眠的动物苏醒等。
3、夏天为什么小狗要吐舌头?
答:为了排汗降温。
4、蚂蚁搬家说明什么天气要到来?
答:下雨。
5、有哪些动物在冬季会冬眠?
答:熊、蛇、乌龟等。
6、二十四节气中,地下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的节气是哪个?
答:惊蛰。
7、影响交通运输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答: 大雾、大雪、暴雨、台风、龙卷风等。
8、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9、给我们带来影响的冷空气主要是来自东南西北哪一方向?
答:北方。
10、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哪一天的白天最短?
答:冬至。
关於气象的小知识四年级
1. 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小气候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
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