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工信部: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180万辆
易车讯 近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沙龙”上,工信部表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加30%以上,达到180万辆。
此外,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计划,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此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管理规范也正修订完善,以进一步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当天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出预期,其中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近30家企业的60多款车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据初步估算,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透露,明年的工作计划正在制定中,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中短期来看仍然是一个以慢充为主、快充包括换电在内作为补充的体系。到2025年,慢充的充电桩端口预计有望达到1300万端以上,包括私人用户的自有桩以及公共桩,公共快充80万端。换电站去年年底是300座,2025年有望增长10倍,达到3000座。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
从销量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经悄然来袭。
近期,有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包括特斯拉、小鹏汽车、广汽埃安AION S Plus、大众旗下ID.6 CROZZ和ID.4 CROZZ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都宣布了涨价的消息,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上涨最多,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埃安AION S Plus次之,价格上涨了7000至14000元。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也都有提价,上涨区间为4300至5900元。其它未直接提价的电动车型,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而车企这一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退坡30%,2022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同时该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也就意味着截至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动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查为依据的,尤其是助力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们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起到了超越预期的成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初步完成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潮流趋势,“补贴”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关注重点。可以预见,在未来补贴彻底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也将稳步在序地实现增长。
缺芯风波延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小于求
回顾2021,“芯片短缺”是全球车市及所有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问题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已达198.2万辆,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012.2万辆。
众所周知,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出乏力,伴随主机厂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使众多车企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了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因此也出现了加价抢购芯片的现象。同时因缺芯问题带火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独特的景象。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2021年汽车销售量趋势如何?
首先,尽管新冠肺炎的爆发加速了经济衰退,但中国在2019年售出了2500万辆76万辆乘用车和1辆商用车。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是全球汽车制造商增长战略的基石,也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早期,西方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资企业,现在依靠引人注目的、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拥有率只有19%左右,远远低于德国(59%)和美国(84%),这两个国家潜力巨大。
其次,从供应方面看,2021年上半年将有208款新车上市,上海车展发布的部分新车将在下半年上市交付。结合新车型市场的爬升周期,将为下半年市场增长带来新的动力。然而,随着芯片短缺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不同程度地停产,并提高了个别车型的价格。在终端销售层面,随着部分车型库存的减少,汽车终端销售优惠范围有所收紧,不利于市场潜力的释放。考虑到汽车市场的经济、政策和发展势头,预计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触底反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48万辆,同比增长12.0%。
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头车品牌销量快速回升,腰部以下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未来品牌会越来越少。然而,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特别长,消费过程或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其演化过程将相对较长。但这一趋势已经出现,销量越来越多地向龙头汽车企业聚集。消费升级,汽车单价上涨。
最后,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平均单车价格为16万辆,消费升级趋势十分明显。消费升级有三个驱动因素。
是全国整体经济环境比较好。消费者口袋里有钱,购买力提高。
消费者的购买方式多样化,按揭分期付款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原来,我手里只有10万块钱买一辆车;现在有10万元可以买30万、40万甚至50万辆车。
追求质量和消费质量。每个人都在追求品牌或产品品味。尽管目前投资者的地位很强,经销商协会的地位很难改变,但销售模式的改革必将给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带来好处。本研究发现,直销模式的实施可以让汽车制造商创造一个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购车旅程,满足客户对公开透明价格的需求,无需协商和谈判,为客户提供非接触式销售服务,这已成为疫情后的一种新的常规需求。
2016年到2021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
您好,答案如下,是2021年的汽车销售额。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工业结束3年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汽车强国迈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伴随供给端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问题在新的一年逐步改善,中汽协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表现好于2021年。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44.4%
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分别高于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1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
odel Y上涨最多,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埃安AION S Plus次之,价格上涨了7000至14000元。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也都有提价,上涨区间为4300至5900元
户的自有桩以及公共桩,公共快充80万端。换电站去年年底是300座,2025年有望增长10倍,达到3000座。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