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2、北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产业融合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 3、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 4、新能源未来的趋势怎么样?你有了解吗?
- 5、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的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内容
- 6、新能源有什么发展趋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规划》不仅明确了十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且对新能源发展路线以及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十年目标:产销累计突破500万台
虽然目前我国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量产的企业还较少,产销也不过万余台,但是这似乎并没有成为工信部制定未来10年新能源发展目标的障碍。《规划》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为了突出该《规划》的可实施性,工信部还将总体目标细分为两个阶段目标,即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初步实现产业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基本掌握先进内燃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具有自动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统成为乘用车标准配置,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5.9升/百公里。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普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内燃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汽车燃油经济性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4.5升/百公里。
2)主要任务:突破电动电池瓶颈
按照《规划》的要求,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路线为,以纯电动汽车(纯电驱动)作为主要战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然而发展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是三个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
为此,《规划》将突破电池瓶颈作为了未来十年的一个研发重点。《规划》指出,未来10年,要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开发新型正极材料和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加强电池管理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提高电池比能量;重点开展电池优化设计、工艺创新和装备改进,提高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生产一致性;开发电池自激活电压控制和热控制等新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以改进电极材料循环性为重点开发长寿命电池体系;提升电池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推进电池零配件和系统组合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降低成本。
同时,《规划》规划还要求,要全面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发展体系;扎实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到2015年,公共领域试点城市数量达到30个以上,私人购买试点城市数量达到20个以上;健全标准体系,2012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建立以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为主的充电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做好准备。
3)保障措施:财税双管齐下
为了保证在2020年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达到500万台的水平,该《规划》还对保障措施从财政、税收、奖罚措施、管理制度等9个方面进行了细化。
《规划》指出,2011-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2011-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其中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50%。
在税收方面,2011-2020年,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2011-2020年,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新能源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
同时,在融资方面,国家将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等,充分发挥现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
此外,国家还准备将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有关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目录),享受国家关于自主创新产品、节能产品等政府优先采购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及公共机构,实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制性采购,逐步扩大采购规模,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采购比例不得低于10%,节能汽车不得低于50%。
4)产业格局:两大5小集团形成
虽然《规划》要求在十年内实现新能源车量产,但是,依然要防止一哄而起,避免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出现。
《规划》指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3-5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到2020年,培育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亿瓦时、具有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分别形成2-3家锂离子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骨干生产企业。
重点培育和分别形成2-3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驱动电机、自动变速器骨干生产企业。重点支持整车企业联合新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1家汽车电子和1家电力电子功率元器件专业化企业集团。
北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产业融合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11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工大桥旁便民立体停车场4楼 ,京能超级充电站(工大桥站)正式投运。场站一期配备了10台由智充科技研发的智能快速充电桩,总功率达1200?kW,用户只要充电就可享受2小时免费停车,场站同时配置了休息室及其他便捷服务设施。京能高新科技董事长宋兆星表示:“利用该停车资源投建快速充电站,使便民停车与便民充电合二为一,将极大的缓解周边居民充电难问题。年底,场站还将新增数台大功率充电桩以辐射周边商业写字楼等用户。彰显首都企业响应发展新能源、服务社会民生的责任。”
京能超级充电站(工大桥站)开业剪彩
活动现场,北京京能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垂直充电解决方案商”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是首个由初创科技公司赋能国有能源集团共同创新的案例,也是十四五计划公布以来,首个地方国企响应国家发展号召,投身充电新基建的行动。成为引领探索模式创新、发挥优势特长、助力中国新经济崛起的“领头羊”。
京能高新科技与智充科技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成为万亿市场充电桩“领头羊”或许只需三天
继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共同被纳入到了“新基建”范畴之后,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
行业频迎政策利好,2020年值得被重新定义为充电桩行业爆发元年。从09年开始,经历了行业起步,参赛者鱼贯而入、行业高速发展后陷入滞缓、淘汰与整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在2020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加持下,进入了又一轮的整合期。谁能真正理解充电桩行业的未来趋势,谁就能抓住时机独占鳌头。
跟随政策东风,大量的资本竞相涌入其中,不仅各个省市地区颁布了推进充电设施布局行动方案,企业也加快了投资和入局的步伐。今年5月,上海市推出的行动方案显示,预计在3年内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6月,北京市也提出,2022年将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100个左右换电站。能源企业不甘落后,国家电网宣布,2020年全年将投资27亿元新建充电桩7.8万个。南方电网宣布,计划未来4年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
北京京能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属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京能集团”)旗下企业,作为北京市国资委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京能集团也开始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在充电服务行业中寻求一席之地。
入局充电服务行业,“投建”、“设备”、“运维”,即前期资金投入、设备硬件及后期充电场站运营是三个必然要考虑的环节。环顾充电行业市场,大致有以下几个模式,“设备”、“投建”、“运维”全部由同一主体负责,这样将造成巨大的前期投入和后期运维压力,门槛较高,且盈利困难,在行业内只有星星充电、特来电以及部分车企能够应用这种模式;第二种,是“设备”、“投建”、“运维”分别由不同主体负责,然而这种模式会造成风险分散和盈利的分散;第三种模式,是“设备”是某一桩企生产的,“投建”、“运维”是由另一方来做,但这个模式要求投建运维方既有资本,又有运营服务、宣传引流能力,而且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满足对设备改进优化的需求。
京能高新科技显然没有采用以上三种模式,作为“投建”的主体,它将“设备”及“运维”全部委托给了制造设备和有丰富运营经验的桩企兼充电服务运营商——智充科技,作为投建方,京能高新科技只需要出钱购入设备即可,不需要运营经验,托管给智充科技即可坐收大部分的利润。一旦运营中需要任何的调整优化,由于“运维”和“设备”是同一方,也能以最快速度在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上落地实现。
京能高新科技和智充的合作,标志着国企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充电市场,利用双方的核心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快速打造充电服务品牌、布局充电网络。
这种快速和流畅的解决方案,最快只需要三天:在现有电力的情况下,智充的充电设备送达、现场施工只需一天,第二天做设备调试,智充设备自带平台、支付功能,只要一通电,就可以联网,5分钟内部署完毕,用户可直接微信扫码支付,一切布置好之后,第三天就可以正式开业了。
京能超级充电站(工大桥站)一期10台120 kW智能恒功率直流充电桩已全部投入使用
曾经不好做的生意,如今未来的趋势
上文提到设备硬件及后期充电场站运营都交给桩企的模式,是曾经并不被看好的生意。2015年,丁锐从特斯拉离开创立了智充科技,他将智充的研发团队分两部分,一部分研发IoT智能充电桩,另一部分研发运营管理后台系统,用“智能硬件+软件SaaS”的模式为运营商提供充电解决方案。
这种曾经不被投资者看好的最费力的模式,却助力智充脱颖而出,成为了运营商背后的角色,在2019年收入翻倍增长,并且获得了来自于京能高新科技的代运营邀请,成为了首个由初创科技公司赋能国有能源集团的案例。
在硬件方面,智充科技开发了全智能化交流(慢充)及直流(快充)产品,共有六个分类型号,可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5G技术,智充的智能充电桩可自动化管理与用户的充电流程,通过连接地锁、停车道闸等实现自动场站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部署实现低成本C端服务平台搭建、通过智能通讯系统识别车辆和电池、通过自动化的故障诊断快速维护设备。
在软件方面,智充开发了一套类似于美团商家版或者阿里钉钉的数据化、流程化的SaaS管理系统,涵盖了运营充电桩所需要的一切功能,如:资产管理(桩、站、司机)、财务管理(收费、退费、开票)、效率管理(会员系统、营销系统)、售后服务(在线客服、在线排障)、数据分析管理等,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免费推出全新功能以提升用户效率和体验。
丁锐提到,他希望能够构建一套公共的解决方案,可以被任何大中小型客户用于运营他们to C(作者按:对司机)的充电服务。目前,智充科技增值及代运营服务快速发展,深度积累行业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0多个省市的客户群,服务数千个充电桩,平均使用率为30.3%。截至今年十月,智充客户直流桩年均单桩收入突破15万元。
代运营服务不仅仅是软硬件的支持,是量身定做的充电解决方案。从前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场站运维等服务,全部可实现7*24本地化运营。比如,通过53项评估要素、122项评估指标,为客户在基于城市充电网布局的精准大数据模型下进行选址;为客户合理配置产品方案、事先预测投资回报;根据属地供电企业要求设计产品,设备安装到位后进行调试和上线;为充电场站设计和实施丰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通过场站实时监控和7*24本地化运营进行维保服务;完善的支付体系可以支持第三方平台监控、充电流水秒到账等。
值得一提的是,智充科技合作了新能源90%流量入口,拥有国内一流的融合服务性平台,流量基数大,具有非常大的商业引流价值。智充科技合作商囊括国家电网、京东物流、顺丰快递、蔚来汽车、比亚迪汽车、腾讯地图、百度地图、保利地产、万达集团等政府平台、电网企业、充电运营商、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和地产及物业等商业领域巨头,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出行可接触到的方方面面。
目前,智充科技已形成一套以“智能设备”+“云端服务”相结合的全新充电生态理念。利用先进的移动客户端、后台联网管理等革命性技术让电动汽车充电桩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电器”,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技术最为先进的充电设备及方案解决商之一。与京能高新科技的合作,是智充模式赋能国企的一次成功案例,也是国有企业跻身充电桩行业的双赢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你好,中国新能源光伏发电新能源行业前景非常的好!
在最近召开的十四五计划会议中,明确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要求,为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光伏发电光技术降本空间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化确定性强,是未来主要发展的低成本节能发电方式之一。
未来,我国很多城市农村家庭房屋、建筑的屋顶都会安装光伏电站,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按照我国2050年近零排放,深度脱碳的愿景目标,“十四五”能源转型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快。大家可以看到,煤电基本要关门了,煤炭提前达峰是大概率的事件。另外,我们要力保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风电和光伏就要担当主力了。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2.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样我们才能为2030年光伏累计不少于8亿千瓦,实现25%的非化石能源打下基础,进而再一步实现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所以我们要坚信并且看见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发电电源。
所谓,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而且,国家在推动光伏发电普及上,每年都会有补贴政策发布。
2020年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补贴竞价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按10亿元补贴总额组织项目建设。即是户用补贴总额为5亿元,工商业与地面竞价项目位10亿元。
2020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权威文件,明确说明里2020年光伏补贴政策。明确到: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8元。即是,户用电站每发一度电的补贴是0.08元。
由这两个政策可以得出,2020年的户用补贴规模为:
按照户用光伏总补贴额度5亿元、年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测算,并按照50万千瓦区间向下取整确定。
当户用光伏度电补贴强度为每千瓦时0.08元时,5亿元÷1000小时÷0.08元/千瓦时=625万千瓦。向下取整为600万千瓦。即6GW。即是2020年可纳入补贴的容量为6GW。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解读,2020年纳入规模的户用项目为:2020年1月1日~并网截止日。需要重点强调是:国家不允许提前抢户用指标,先建先得的行为。
所以,整个资本市场和社会对新能源发展非常看好,值得期待!
新能源未来的趋势怎么样?你有了解吗?
新能源未来趋势很好,发展势头强劲,它符合人们低碳生活的需要和环保规定的要求,但据我了解新能源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新能源发展未来的趋势很好,是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它受国家诸多政策的支持,也符合人们低碳绿色生活的需要,能避免大气污染出现,但现在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新能源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就会影响新能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放慢新能源的发展速度。
一、中国能源需求大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很大,现在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这种情况存在也加快了对能量的消耗,于是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政策,对石化能源加收了消费税抑制能量的过分消耗,在这种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就成了满足能源需要的重要渠道,所以它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能源的种类
中国的新能源除了人们熟悉了太阳能以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存在,风能,水能以及核能还有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都有很好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利用价值,特别是中国的风能储量很大,合理利用会让它转化成电能用于工业生产。而水能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有效利用,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已经实现了水力发电,并实现西电东送,解决了国内很多地区遇到的能源短缺问题,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太阳能发展空间大
太阳能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利用,可以进行光伏发电,也可以生产上太阳能电池,在这两个方面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市场,但它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逐步提高,会让太阳能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我们会拥有巨大的太阳能市场。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的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内容
“新能源技术投入将步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各种清洁能源技术不会偏废任何一种。这或是未来二三十年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性重点。”“对各类新能源分析很深入,包含很多子课题。这项工作进行了好几年。有很多单位在做这件事,草案很厚,草案早就完成了。”
“国家对能源的规划分别有战略性的重点和近期的重点,战略性的重点就是影响今后中国二三十年的清洁能源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今后的产业化,要储备技术等等,需要做一些战略性的投资。”
十几年前,欧美汽车业尚代表着全球汽车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新能源车似乎一度接近市场化阶段,那么新能源车就要来了么?2009年,有了众多欧洲汽车厂商和企业到处搞新能源车试点,有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2015年将有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豪言,有了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车终于与振兴经济、创造就业、拯救地球搭上了关系,因此社会各界都全力支持。
我国大型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12月底,我国已有近70家企业进入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行业,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
太阳能产业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286万平方米、太阳房1468万平方米、太阳灶112万台。为促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健康发展,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近年将这一产业的能效标识制定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太阳能利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该项目标准的制定工作。
全世界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在思考拯救经济的同时也在为实现能源自主而积极努力,可再生能源、核能和节能技术成为了各国积极发展的对象。在我国,核电建设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同时在金融危机面前,核电也是我国保增长的重要投资方向。
新能源有什么发展趋势?
2018年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531”新政利大于弊,未来光伏、风电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针分析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配置机制,进一步优化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布局,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持续强化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是管理层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拟定的现行方针。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596万千瓦,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69%。而截至到2018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同比增长12%。这其中,包括水电装机3.48亿千瓦、风电装机1.76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6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691万千瓦。
以风电、光伏为例,在风电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261万千瓦,同比增长30%,风电发电量2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从新增并网容量区域分布来看,新增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内蒙古(193万千瓦)、江苏(156万千瓦)、山西(117万千瓦)、青海(110万千瓦)、河南(86万千瓦)、湖北(79万千瓦),合计占到全国新增容量的59%。
在此基础上,风电热门市场海上风电也在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02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92万千瓦)和福建(9万千瓦)两省,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5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255万千瓦)、上海(30.5万千瓦)、福建(19万千瓦)。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565小时,同比增加了178小时。其中,弃风电量为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7%,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曾经困扰行业的弃风限电情况,正在全面改善。
在光伏方面,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也总体稳健,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6474万千瓦(光伏电站1179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万千瓦)。在此背后,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1740万千瓦,同比减少37%,分布式光伏则新增1714万千瓦,同比增长12%。
从新增装机布局看,华东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58万千瓦,占全国的24.8%;华北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42万千瓦,占全国的24.4%;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587万千瓦,占全国的17.0%。而与风电一样,全国来看,光伏遭遇弃光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缓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857小时,同比增加57个小时;弃光电量4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3亿千瓦时,弃光率为2.9%,同比降低了2.7个百分点。
在业界看来,光伏装机增长重心正在向我国东部,电力市场消纳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转移。同时,分布式光伏的增长更快,意味着管理层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531”新政长期积极影响大于短期阵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光伏行业密集出台了《关于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下达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特别是4月13日,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征求意见。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两个文件是对光伏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层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管理办法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但紧随其后,对于光伏行业影响似乎更为重大的一项政策,业界称为“531”新政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颁布。
从“531”新政的内容来看,“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内容,看似是扼住了光伏行业命运的喉咙。按照新政,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和扶贫电站均由国家层面直接安排和管理。其中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下调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降低补贴强度。
这一变化曾令业界哗然,前瞻数据亦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4万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虽然分布式成为“逆”势攀升的典型代表,但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却同比减少了37.2%。
此外,“531”新政发布后,在资本市场上,以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光伏组件企业形势尤为严峻,净利润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而大部分光伏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均出现了下滑。
不过,慌乱过后,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认为,“531”新政的颁布实为利大于弊。
虽然短期内光伏企业将面临不小的挑战,但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共识,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尽早实现平价上网,“531”新政的颁布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如今,各界应该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导下,光伏产业正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上下游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更为积极地通过技术的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块集体回暖,部分个股甚至呈现大幅上涨。在业界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会议释放了较为明确的光伏“十三五”装机规划上调信号。对于2018全年光伏发电量,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接近40GW,比“531”刚出台时业内预计的“30GW以内”要好得多。不过,关于“十三五”全国光伏装机规划究竟上调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而可期的光伏政策环境迎来边际改善,有效扭转此前“531”新政带来的市场对光伏产业的悲观预期。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2022年能够实现平价,而现在正是平价上网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报告,新政对于光伏企业的压力将逐渐退去,光伏成本和价格仍将处于“快速下降通道”。接下来的光伏市场将呈现无补贴项目与补贴项目共存状态,同时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心,待相关政策细化后,其有望重新激发下游应用端的投资热情。随之而来的还有行业信心,业界专家指出,2019年将有新一轮补贴指标,业界千呼万唤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将正式实施。
风电竞价预示平价上网已经来临
今年,风电行业也迎来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两项新政,《通知》要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这意味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时代的告终,风电平价上网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但存在较为严重的弃风限电、非技术成本高等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印发的《通知》及《指导方案》,意在解决这两项不必要的成本,为实现风电平价上网扫清了障碍。
在风电新政发布后,有专家表示,风电建设管理办法是地方政府自主确定年度建设规模,并通过行政审批确定具体建设项目,但在具体的指标分配上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不透明、难以公平等问题。这会导致将风电资源配置给不具备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消纳条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风电项目建成后不能及时并网。还有可能衍生变相向企业收费等问题,从而增加风电开发过程中的非技术成本。
《通知》提出,尚未配置到项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陆上风电和未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各项目申报的上网电价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同时,《指导方案》也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项目竞争的前提条件。《通知》及《指导方案》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地方政府配置风电开发指标规则和依据,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有利于发现风电的真实成本,加速风电平价上网到来。
与“531”新政相似,风电新政从长远来看能够解决我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样,会对行业造成短期的阵痛,《指导方案》对竞争要素提出了要求。包括:对开发企业的能力,包括投资能力、业绩、技术能力、企业诚信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对设备先进性,包括风电机组选型、风能利用系数、动态功率曲线保障、风电机组认证情况进行;对技术方案,包括充分利用资源条件、优化技术方案、利用小时测算、智能化控制运行维护、退役及拆除方案、经济合理性等评价。
因此,风电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各环节的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包括设备制造能力、EPC总包资质、工程建设优势与项目运营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风电企业将会生存下来,经不住市场竞争考验的企业或将被淘汰。
12月初,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和《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以促进海上及陆上风电有序规范建设,加快风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化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风电竞价细则。
12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宁夏风电基地2018年度风电项目竞争配置评优结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业32个风电项目参与配置竞争,其中16个项目拟满额配置,4个项目拟减额配置,平均承诺电价为0.4515元/千瓦时。
而这两项地方政策的公布,都预示着未来电价仍有下降空间,风电平价上网正在加速到来。也为未来风电市场以及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消纳有待进一步改善
除上述光伏、风电两项重要政策外,今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简称《计划》),其中提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连续跃上新台阶,为缓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新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风电等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建立清洁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计划》中制定了,优化电源布局,合理控制电源开发节奏;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的体制机制;深挖电源侧调峰潜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促进源网荷储互动,积极推进电力消费方式变革;落实责任主体,提高消纳考核及监管水平等相关措施。
同时,《计划》中已经对我国未来光伏和风电的利用率以及弃用率提出了目标。2019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高于90%(力争达到92%左右),弃风率低于10%(力争控制在8%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基本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2020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未来,对于光伏和风电行业的发展,有专家指出了以下几点,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政策,分省确定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标;严格执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等监测办法,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前提下有序组织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平价等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率先在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市场消纳条件落实的地区,确定一批无须国家补贴的平价或者低价风电、光伏发电建设;按照《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开展各种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扩大跨区消纳,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纳工作。
风电、光伏未来仍是能源转型主力军
根据有关目标,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但2017年,作为绝对主力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相关规划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要达到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科技公司赋能国有能源集团共同创新的案例,也是十四五计划公布以来,首个地方国企响应国家发展号召,投身充电新基建的行动。成为引领探索模式创新、发挥优势特长、助力中国新经济崛起的“领头羊”。京能高新科技与智充科技正式建立
电池安全性;以改进电极材料循环性为重点开发长寿命电池体系;提升电池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推进电池零配件和系统组合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降低成本。同时,《规划》规划还要求,要全面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发
慢充)及直流(快充)产品,共有六个分类型号,可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5G技术,智充的智能充电桩可自动化管理与用户的充电流程,通过连接地锁、停车道闸等实现自动场站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部署实现低成本C端服务平台搭建、通过智能通讯系统识别车辆和电池、通过自动化的故障诊断快速维护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