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全知道的笔记_国学常识精版

hacker|
73

文章目录:

百家讲坛 国学知识笔记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小渔村

高楼林立的广州夜景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分得很细,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哲学里面又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等许多内容,是个综合的学科。因此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国学很难作为单独的学科确立它的“名分”。我先简要回顾一下历史:

国学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编者注)。他以传统的小学作为国学的基础。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方法。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认为这就是国学。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中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我们追根求源,都在这里。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先生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那里,国学的范围就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

在那个时代,知名学者对国学的理解就是不同的。还有这些知名学者研究的路线、范围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态度、目的也不一样。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来。胡适先生研究国学,他自己讲得很清楚,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它们扫除掉。

我觉得给国学定义很难。比如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但中国自己也有研究所谓“汉学”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把中国所有的学问都叫作国学,那范围就太大了,应该要把国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传统文化里。

尽管这些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哪有历史?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于是大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一个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盲目追求别人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别人的附庸。

国学经典与教育笔记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一)

师德的本质是树人和育才,把人培养成人,培养成有才能的人。

教人的目的是教化,学习的目的是要为己用。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一)师:1、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榜样、对象。2、《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能让人学习。

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自己就能让(供)人学习,成为别人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韩愈:道有很多含义。大路。可以理解为法则、规律、方法等。传道:教师要知道、明道。求其正。教师要知天道,酬勤,地道,厚德,人道,相处。授业:就是交给知识、本事。有业可授。教师的业要精。宽厚的背景精深的业务。解惑:指点或帮助学习解决问题。德、才、师。

(二)德:德者德也。精神或心理的深化。道德是人化高低程度的体现。

(三)修:贯穿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过程就是积善的过程,不仅要有善念,还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实实在在的修。

(四)养:1、滋养,养好自己,滋养他人。过程是缓慢的。理解现实条件下的价值观,保持成长和向上的趋势。2、养成,把应该有的道德华为己有。养的过程要相伴终身。

国学知识笔记

首先得说说何谓“国学”?为什么要研究“国学”?国学的含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相对于晚清以后“西学东渐”而言;从这点上说,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应该特别指出,由于历史形成的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脉是儒家,儒学是中国学术的正统,甚至把《论语》奉为“东方圣经”。这恐怕不符实际,对此容后再及。至于为什么要研究国学,我完全同意一位学者所说,研究国学是为了把握历史文化的走向,是为了承前启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能够站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奇怪的是,在“西化”风潮中,反而流行起“国学”,这好像是相反的;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这不,五四运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新检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时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就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现在我们提倡正本清源,也正在于强调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如“整理国故”不是复古一样,还要反对保守主义的倾向。

因此,“国学”一词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五四的时代精神,现在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有位学者提出看法,认为“国学”这个概念经不起推敲。最起码的一点,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国学”无法囊括;再者现代学术不断细化,统统放在一个篮子通称之为“国学”,恐怕也难以说清。为此他以为“老老实实叫‘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就很好”,不必另树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国学”大旗。看来不无道理;但好像未能圆其说。

于是我联想到又一位学者曾经提出的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论述,对“国学”不失为很有见解的诠释。按中国古老的说法:“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我的理解是,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一个是无形象含有规律准则的意义,一个是有形象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据《辞海》释义)。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两者有联系,却又截然不同。正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变化的、包容的、吸收的方方面面,又经过辉煌灿烂的“百家争鸣”的洗礼,“国学”于是和传统文化搭界,同时又以这样的遗传基因界定的。至于上面提及主流正统的误识,完全是出于汉武帝时由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的“一道同风”的结果。且不说九流十家吧,光是法家一家,在缔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作用决不亚于儒家。唯有“儒法互补,儒法交融”,才构成中国专制主义的核心理论——汉承秦制,后世又承秦汉制度;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轨!

还是这位方家兄说得明白,他说:文化传统应该是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国学”只能包括在其中,而不能等同视之。他还举例说明:古老的东西只要慢慢失传了,如《周礼》中的许多规矩、制度,也就从传统文化变成已死的“文化遗迹”了;外来的东西只要被中国人广泛接受,与中国文化接轨融合,它就可以称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了。比如西服、芭蕾舞之类,我们今天是没有人会把它看成是传统文化的,但是再过若干年,它们就可能像我们今天看胡琴、金刚经……一样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儒术当然功不可没,但是儒家的作用,不过替法家冷酷无情的专制主义为之“节文”,为之“缘饰”点“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使之增加点“人道”,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说到这里,一直没有露脸的文化传统应该亮相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说白了是一部封建主义统治的人治社会史;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传统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人权,与之俱来的自然是三纲六纪的意识形态。因此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堪称无孔不入。直到今天,封建思想的残余仍弥漫四方,如“家长制”就是。它根深蒂固,驱之不散。这,便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经过这样的勾勒,轮廓已经出来了。大致可以这样归纳:其一、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影响所及几乎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并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其二、与传统文化的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相反,文化传统则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其三、它已经形成了中国人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由此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专制主义”。换句话说,那是千百年形成的以王权思想为特征的文化传统,其积淀比新形成的价值体系还要深厚,因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制度。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小渔村

高楼林立的广州夜景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分得很细,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哲学里面又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等许多内容,是个综合的学科。因此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国学很难作为单独的学科确立它的“名分”。我先简要回顾一下历史:

国学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编者注)。他以传统的小学作为国学的基础。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方法。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认为这就是国学。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中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我们追根求源,都在这里。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先生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那里,国学的范围就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

在那个时代,知名学者对国学的理解就是不同的。还有这些知名学者研究的路线、范围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态度、目的也不一样。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来。胡适先生研究国学,他自己讲得很清楚,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它们扫除掉。

我觉得给国学定义很难。比如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但中国自己也有研究所谓“汉学”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把中国所有的学问都叫作国学,那范围就太大了,应该要把国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传统文化里。

尽管这些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哪有历史?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于是大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一个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盲目追求别人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别人的附庸。

4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下午 09:28:55

    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下午 08:14:22

    义统治的人治社会史;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传统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人权,与之俱来的自然是三纲六纪的意识形态。因此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堪称无孔不入。直到今天,封建思想的残余仍弥漫四方,如“家长制”就是。它根深蒂固,驱之不散。这,便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经过这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下午 04:20:56

    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实实在在的修。(四)养:1、滋养,养好自己,滋养他人。过程是缓慢的。理解现实条件下的价值观,保持成长和向上的趋势。2、养成,把应该有的道德华为己有。养的过程要相伴终身。国学知识笔记首先得说说何谓“国学”?为什么要研究“国学”?国学的含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

  • avatar
    访客 2022-07-11 上午 03:04:08

    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哪有历史?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