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词平仄看石头记真伪_石字的平仄

hacker|
99

文章目录:

律诗的四声和平仄在实际中如何辩别?

旧体诗,四声中平声算平,上、去、入算仄。

新体诗,由于普通话把入声归入其他三声,所以按普通话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算平,上(第三声)、去(第四声)算仄。

用普通话是无法区分古诗的平仄的。

不知如何辨平仄,哪位了的能告知在下?

四声调与平仄

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现代的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为一个高平调 2、阳平:为一个中升调 3、上声:为一个低升调或低平调 4、去声:为一个高降调 相应的,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

详细的请看

古诗词里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总称为仄声,仄即不平之意。此四声与今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所不同。普通话里已没有入声字。古入声字部分归为阳平和阴平,部分归为上去和去声。由于普通话里没有了入声,因此,现代人在欣赏和创作格律诗词时,对平仄的把握往往感到困难。

简单地说,今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平声,第三四声称为仄声。

在当今诗词界,对平仄的运用问题,有这么一个看法,即按普通话的声调来判断平仄,不必拘泥于古人的韵书。

至于平仄在格律诗词中的位置即哪个字该用平声哪个字该用仄声,古人在长期的诗词创作实践中已制定了严格的规范。格律即严格规范之意。因此,只要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填词便可。

格律诗词不同于新体诗的地方,在于新诗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而格律诗词则必须严格按照格律的规定。如违反了格律则不能称为格律诗词。正如老毛所说“律诗必须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格律虽严格、规范,但为了给诗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古人也创造了一些变通的格式和方法。最普遍的是俗语所说的“一三五不分,二四六分明”,即律诗里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以不按格律规定的平仄,但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必须严格按格律规定的平仄来写,不能自行创造随心所欲。当然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的,即在不出现三平调三仄调的情况下,一三五可以不分。

但在创作诗词时并非每个人都百分百地遵循格律的规定,有时还故意违反格律,有时为了不因词害意又不得不违反格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便不合格律。崔颢的《黄鹤楼》前几句也不合格律。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这首绝句更是不合格律。(李白这首静夜思一般归为古绝,便不存在合不合格律这个问题了,因古绝属于古风诗的一种,古风诗是没有格律要求的)。

详细的请看:

传统声律学音韵学对平仄系统的解释有着严重的误区,最大的弊病就是“望文生义”,其次就是生吞活剥西方节奏理论,张冠李戴。现在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

最早的关于四声的解释,当推唐释神珙所引《元和韵谱》的话:“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者直而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声仄声的名称,以及类似形象化的解释误人不浅,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平声似乎是“平衍”或长而重的声调,仄声似乎是“不平衍”或短促而重的声调。

近代学者沿袭这种误导的同时,生吞活剥西方声律学,把平仄系统看成是构筑汉诗节奏律的基础,在诗歌理论里产生了误导。

早在五四时期,就有王光沂在《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里说:“在质的方面,平声则强于仄声。按平声之字,其发音之初,既极宏壮,而继续延长之际,又能始终保持固有之强度。因此,余将中国平声之字,比之西洋语言之重音,以及古代希腊文之长音,而提出平仄二声为造成中国诗词曲‘轻重律’之说。”

王力先生也承袭这种解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关于第一个问题,声调自然是‘音高’(Pitch)为主要特征,但是长短和升降也有关系。依中古声调的情形来看,上古的声调大约只有两大类,就是平声和入声。中古的上声最大部分是入声变来的,小部分是平声变来的(或者是由平声经过了上声再转到去声)。等平入两声演化为平上去入四声这个过程完成了的时候,依我们的设想,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三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这样,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了。“平”字指的是不升不降,“仄”字指的是“不平”(如山路之险仄),也就是升和降。(“上”字应该指的是升,“去”字应该指的是降,“入”字应该指的是特别短促。古人以为“平”“上”“去”“入”只是代表字,没有意义,现在看来恐不尽然。)如果我们的设想不错,平仄递用也就是长短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王力《汉语诗律学》p6——7〕

至于平仄规律的作用,王力先生进一步推演为:“ 关于第二个问题,和长短递用是有密切关系的。英语的诗有所谓轻重律和重轻律、英语是以轻重音为要素的语言,自然以轻重递用为诗的节奏。如果像希腊语和拉丁语,以长短音为要素的,诗歌就不讲究轻重律或重轻律,反而讲短长律或长短律。(希腊人称一短一长律为iambus,一长一短律为trochee,二短一长律为anapest,一长二短律为dactyi,英国人借用这四个术语来称呼轻重律和重轻律,这是不大合理的。)由此看来,汉语近体诗中的“仄仄平平”乃是一种短长律,“平仄平仄”乃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律和西洋诗律当然不能尽同,但是它们的节奏原理是一样的。”〔王力《汉语诗律学》p7〕

其实,早在1931年,朱光潜先生就他的《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里,以北京方言为例,运用语音学知识,证明平声与仄声不存在轻与重、长与短、平衍与曲折的对比,因而平仄系统与汉诗节奏无关。我也考察过许多现代方言语音的实际声调,也的确如此。但这种研究方法有一些不足,一是几个方言不能以偏概全地证明所有现代方言具有相同的结论;即便是把现代每一种方言都作了考证,也不能证明古代语言也具备相同的结论。再说,这种考据太烦琐,不是所有读者都愿意读下去的,这种论述很难得到普及。

旋律是音乐三大要素之二,旋律美在诗歌音乐美中的地位,决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诗歌的旋律美并不神秘,它与音乐特别的歌曲音乐旋律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构成旋律的要素、发展手法,二者极其相似。

音乐的旋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旋律,也就是曲调,它包含“音调”、“节奏”、“曲调线”和“调式”四个要素。狭义的旋律则主要指“曲调线”。有趣的是,诗歌的音乐美也包含四个要素:“声调”、“节奏”、“语调线”和“韵式”。二者不但名称一一对应,而且而且四要素在旋律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也极其相似;尤其是在歌曲创作里,二者更有血肉的联系。

构成音乐旋律的第一要素是音调的音高;当音调的高低起伏形成的曲调线与一定的节奏和调式相结合时,就形成了音乐的旋律。拿鼓点和小提琴来说吧。鼓点纯以轻重徐疾的节奏震撼人心,它是没有旋律的,因为它没有音高的变化;多了音高变化的小提琴,就能以悠扬婉转的旋律美来动人心弦了。

构成诗歌旋律美的第一要素,当然也是音高。当汉诗语言的声调和语调的高低起伏所形成的语调线与一定的节奏和韵式相结合时,就形成了汉诗特有的强烈的旋律美。

英俄诗以音强为第一要素,它们的节奏美是强烈的,但它们的旋律美感却比较微弱。因为它们只有语调变化而缺乏声调变化;它们的音节的音高虽不是一成不变,但这种变化微弱、单调且不固定,远不及汉语声调音高变化之繁复、优美、严整,特别是不可能人为安排音节的音高变化以加强旋律美。外国人赞叹中国人说话象唱歌就是这个原因。

歌曲作曲家们对声调、语调和乐曲旋律的关系都深有体会:“在创作歌曲的音乐主题时,要注意音调的进行尽可能与歌词朗诵的语调的起伏达到一致,以便歌词内含有的感情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歌词也让人听得清楚。”(注1)“诗词和曲调之所以能互相结合而成为一种艺术——歌曲艺术,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互相结合的因素,这就是声调上的抑、扬、顿、挫。”(注2)“曲调和语调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基本是一致的。实际上,曲调的本身就包含着语调的色彩。”(注3)

甚至可以说,歌曲的旋律,就是在模仿歌词的节奏以及声调语调的抑扬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强化、调整等艺术手法的加工而写成的。这种模仿的痕迹在歌曲里是处处可见,在地方戏曲里更为突出。

为了让大家更加更清楚地看出这种模仿的痕迹,我把几首歌词的声调仿造五线谱的形式标示在乐谱上,与曲调谱作一对照。

为了比较的方便,语音中的五度分别译成变调唱名法中的音阶“1、2、3、4、5”〔在实际中的语音五度的音域比乐谱中的五度要宽〕;因语调引起的音高变化暂不考虑,声调的语流音变则按实际读法译出。

在传统诗词格律中,有一句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十分符合音乐旋律发展的规律。

我们应当明白,在音乐曲调里也好,在声调和语调里也好,最重要的不是它们的绝对音高,而是它们的进行方向。因为任何乐曲、声调、语调,它们的绝对音高是可以改变的,而它们的进行方向却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的。例如A调的歌曲,我们可以唱成B调、C调……,而乐曲里乐句的进行方向不会因此而改变;同样,我们说同一句话,可以抬高或降低嗓门说,而各个字音的声调的进行方向也不会变化。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合理内核,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和阴法鲁先生早就从歌词配曲的角度有所察觉,他们在《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里指出:

“姜白石的字调系统,是地地道道的‘平、仄系统’,而不是四声系统;歌唱的高低,也与后来的江南平、仄系统相同,是仄声〔上、去、入〕高而平声低。在实际应用时,所谓‘高、低’并不是绝对的音高而言,而是指向高上行或向低下行的两种不同的进行方向而言。例如,‘仄仄’所成之逗,并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高音,而是配上几个从低向高的音列;同样‘平平’二字所成之逗,也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低音,而是配上几个从高向低的音列。

应当知道,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平仄以及声调的实际调值是不同的。我们现在准备用普通话的实际调值来分析平仄系统,以方便新诗的写作。

在语音学里的声调,主要是指音节的音高变化,一般采用五度标示法,“5”表最高度,“1”表最低度。

在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

阴平:高平调,调值为55。大体是高的平衍调值,发音后稍抬起,最后稍下降,首尾差别不大。

阳平:中升调,调值为35。起头比阴平低,逐渐上升,升到高度5,终点比阴平的起点还高些。

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

上声:降升调214。起头比阳平的起头还低些,略为下降,然后升高,终点近于阴平的终点还高些。升起来的一段时间短。

去声:全降调51。起头象阳平的终点,然后猛降下来,到最低度1。

这里特别要谈谈变调,古典诗词格律中许多奇怪规定往往与变调有关。

我们单一念一个音节的词,可以明确地念出四种声调。可多音连念,就会发生声调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变调””。

变调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近代口语中的轻声〔轻声大家比较熟悉,我不加解释〕;另一类是口语中受生理限制发生的变调,这种变调被称为“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在普通话平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上声的变调,上声只有从从容容读它〔主要是单独读或处在句末〕才可能读出它短而弯曲的尾巴,而连读的时候,很容易把这弯曲的尾巴挤掉;具体说,上声在非上声前面变成低降调211,上声在上声之前接近阳平35。其它声调也有许多细微的语流音变,它们对诗词格律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详细的请看:

;story_id=4757

另外,还可以参看:

;threadid=1448

怎样区分诗词中的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想了解古诗词的平仄!

古诗规则——平仄规则

平 仄 规 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

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

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

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

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

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

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

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

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

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

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

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

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

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

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五绝】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

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 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 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 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 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 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七绝】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

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 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句押

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五律】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 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 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 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 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 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 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 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 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 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 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 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

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七律】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

3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上午 03:54:08

    低下行的两种不同的进行方向而言。例如,‘仄仄’所成之逗,并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高音,而是配上几个从低向高的音列;同样‘平平’二字所成之逗,也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低音,而是配上几个从高向低的音列。应当知道,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平仄以及声调的实际调值是不同的。我们现在准备用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上午 05:01:05

    升,升到高度5,终点比阴平的起点还高些。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上声:降升调214。起头比阳平的起头还低些,略为下降,然后升高,终点近于阴平的终点还高些。升起来的一段时间短。去声:全降调51。起头象阳平的终点,然后猛降下来,到最

  • avatar
    访客 2022-07-10 上午 09:07:55

    ,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