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初一为朔日,初二为什么日?初三至三十都为什么日?
每月初一为朔日、 十五为望日、 三十为晦日。
不是每天都有一个称谓,而是一旬一个称谓。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
朔日相对应的月末称作晦日。
每个月的盈日、朔日到底是指哪一天,大小月的盈日、望日、朔日是否不同呀?
新月为朔,满月为盈或望。
廿九到初二左右,月亮背对地球,隐晦不见,称为晦日。
初三左右,月亮可见边缘,形成峨嵋月,
初三到十五月圆,月亮逐渐丰盈,称为“渐盈”。
初八左右,月亮可见部分过半,称为上弦月。
十五前后,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形成满月,即称为盈或望。此后月亮渐亏。
廿二前后,月亮逐渐只能看见一半,称为下弦月。
由于月球公转时间比地球的29天要多,但比30天要少,所以人们将剩余的部分积累起来,足够一天之后,就放到下月中间,也就形成了大月,因此大小月的月圆、月晦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大致说来,月圆时间在十四到十六之间,月晦时间在廿九到初二之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解释一下什么是朔日和望日吗
1、朔日:
指每月的第一日。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
2、望日:
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相关介绍: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就是农历的一个月。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
扩展资料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中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几乎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日
望日和朔日是什么意思
望日和朔日的意思:
1、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
2、朔日,指每月的第一日。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几乎同时出没,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几乎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